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炒青类绿茶的加工工艺。目的是提供的工艺所加工的成品茶应具有色香味形俱佳、质量较高的特点,并且机械化程度高、适合规模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炒青类绿茶初制加工干燥成形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锅内炒干或在滚筒中滚至足干;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方式,所采用的热风温度为30-200℃,热风流量为80-800m↑[3]/h,待毛茶含水量低于6%时即可出锅或出滚筒。炒茶锅或滚筒炒茶机的主轴转速为6-40r/m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尤其是炒青类绿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炒青类绿茶(眉茶、珠茶)初制工艺基本相同,都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眉茶的干燥成形工艺是在锅里炒干或在滚筒内滚干,其条索为长条形,习惯上称为炒青或长炒青茶。珠茶的干燥成形工艺也都是在锅里或滚筒内进行干燥成形作业;其外形呈圆紧颗粒状,宛如珍珠,亦称圆茶,也称圆炒青茶。炒青类绿茶的传统干燥成形工艺中,无论是采用炒茶锅或是滚筒炒茶机,都是采用锅体外部或滚筒体外部加热(热源是柴火、煤或电)的方法完成干燥成形工艺的。由于高温热量是从外部通过锅体或滚筒体再传导给揉捻叶,锅体或滚筒体的温度较高,且不易控制;因此在干燥成形工艺时,揉捻叶易粘贴到锅底或筒体上,并容易出现焦化、闷黄现象;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掌握,成品茶色泽不够绿翠,香气混杂,味觉和口感较差,产品造形不够秀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炒青类绿茶初制加工工艺的改进,该工艺应能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所加工的成品茶应具有色香味形俱佳、质量较高的特点,并且机械化程度高、适合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炒青类绿茶初制加工干燥成形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锅内炒干或在滚筒中滚至足干;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方式,所采用的热风温度为30-200℃,热风流量为80-800m3/h,待毛茶含水量低于6%时即可出锅或出滚筒。-->炒茶锅或滚筒炒茶机的主轴转速为6-40r/min。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整个干燥成形工艺中全程采用热风为热源,将原有的热量传递方式由传导传热改为对流传热,显著改善了茶叶干燥成形时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条件,完全消除了传统工艺中的茶叶粘贴焦化、闷黄的常规缺陷;所生产的成品茶形态秀美、味道甘醇和香气纯和、色泽绿翠。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档次,具备了品牌茶的鲜明特色,大幅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另外,该工艺也简单,可实现机械化生产,具有规模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原料—鲜叶产地没有限制,并可采自各个种类的茶树;采摘的要求与现有方式相同。其后的加工工艺中,杀青、揉捻工序也是常规的工艺;接着进入下列常规的干燥成形工艺:一:眉茶初制加工的几种干燥成形工艺:A:炒锅炒湿茶坯或毛茶坯至足干;B:滚筒滚湿茶坯—炒锅炒毛茶坯—炒锅炒至足干;C:滚筒滚湿茶坯—炒锅炒毛茶坯—滚筒滚至足干;D:滚筒滚湿茶坯—滚筒滚毛茶坯—炒锅炒至足干;E:滚筒滚毛茶坯至足干。二:珠茶初制加工的几种干燥成形工艺:A:炒锅炒二青或滚筒滚炒二青;B:炒小锅、对锅再炒大锅。在以上各种干燥工艺中,全程采用对流传热方式—以热风作为加热热源,直接对锅内或滚筒内的湿茶坯或毛茶坯加热。热风来源:可采用现有的热风炉-->或其它装置产生热风,燃料可采用煤、油、液化气、煤气、电、柴或太阳能等;然后用风机吹入方式或离心机吸入方式(具体可在炒锅边或滚筒边悬挂直径50-100mm的通风管,接通风机或离心机后将热风引入),将热风直接吹到炒锅内或滚筒内的茶坯上。热风温度为30-200℃,热风流量为80-800m3/h,热风风速可选0.5-10m/s;同时,炒茶锅或滚筒炒茶机的主轴转速可调节为6-40r/min。加工时应注意观察,灵活掌握控制;在毛茶含水量低于6%时即可出锅或出滚筒。此后进入成品茶加工;由于经过上述干燥成形工艺所完成的初制毛茶中残留有茶梗、茶末及老叶碎叶等杂物,需进行拣梗、去末、去老叶碎叶及套纱分级工作;当产品符合要求后可装袋进仓贮藏。实施例1:制眉茶: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锅内炒干,炒茶锅的主轴转速为20r/min;所采用的热源是热风,热风温度为200℃,热风流量为80m3/h,热风风速0.5m/s,干燥时间1小时毛茶含水量低于6%,;此后经分级、去杂、拣梗后即完成。实施例2:制眉茶: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滚筒中滚至足干,滚筒炒茶机的主轴转速为6r/min;所采用的热源是热风,热风温度为30℃,热风流量为200m3/h,热风风速2m/s,干燥时间1.5小时毛茶含水量低于6%,即出滚筒;此后经分级、去杂、拣梗后即完成。实施例3:制珠茶: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锅内炒干,炒茶锅的主轴转速为30r/min;所采用的热源是热风,热风温度为150℃,热风流量为400m3/h,热风-->风速5.0m/s,干燥时间1小时毛茶含水量低于6%,;此后经分级、去杂、拣梗后即完成。实施例4:制珠茶: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锅内炒干,炒茶锅的主轴转速为40r/min;所采用的热源是热风,热风温度为120℃,热风流量为800m3/h,热风风速10.0m/s,干燥时间8小时毛茶含水量低于6%,;此后经分级、去杂、拣梗后即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炒青类绿茶初制加工干燥成形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锅内炒干或在滚筒中滚至足干;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方式,所采用的热风温度为30-200℃,热风流量为80-800m↑[3]/h,待毛茶含水量低于6%时即可出锅或出滚筒。
【技术特征摘要】
1、炒青类绿茶初制加工干燥成形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锅内炒干或在滚筒中滚至足干;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方式,所采用的热风温度为30-200℃,热风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妙火,
申请(专利权)人:唐妙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