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青类绿茶的精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5623 阅读:4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青类绿茶的精制加工工艺,包括筛切取料、风选、拣梗、干燥、车色、风选和色选、拼配成品七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微波干燥茶叶对茶叶有效成分的保留比传统工艺更有利,还可以有效改善绿茶的粗老气和苦涩味等不良气味,成品茶色泽翠绿,干燥均匀,香气损失少,产品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干燥的茶叶。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成品茶外形紧结,色泽翠绿亮润,品相美观,清香持久,冲泡出来的茶水色、香、味俱佳,汤色金黄明净,香味醇厚持久,口感独特有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炒青类绿茶的初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如西湖龙井。炒青类绿茶的精制是把毛茶加工成一定规格的商品茶,经过精制的茶叶成为精茶 或成品茶。目前炒青类绿茶精制工艺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掌握,成品茶色泽不够绿翠,香气、花色混杂,味觉和口感较差,产品造形不够秀美,无法满足人们对炒青类绿茶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炒青类绿茶精制加工工艺的改进,该工艺能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所加工的成品茶具有色香味形俱佳,质量较高的特点。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炒青类绿茶的精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筛切取料、风选、拣梗、干燥、车色、风选和色选、拼配成品七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筛切取料 先将粗制毛茶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炒青类绿茶的精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筛切取料、风选、拣梗、干燥、车色、风选和色选、拼配成品七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1)筛切取料先将粗制的毛茶放在园筛机筛面上作回旋运动,分离茶叶的长短或大小,分出头子茶,割出茶末、茶灰,反复园筛2?3次,使茶叶长短、大小达到匀齐,再用抖筛机分别茶叶粗细、套出粗头,抽去较细的筋梗,反复抖筛2?3次;所述的粗制毛茶采用的杀青工艺为:先将上述摊凉好的鲜茶叶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分钟,再将茶叶从臭氧水中取出,先将采摘的鲜叶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min,再将鲜叶从臭氧水中取出,进行低温真空干燥,温度控制在25?30℃,至茶叶含水率达到35?40%;放入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霍山县圣茗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