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5621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十来道工序,分别是:茶叶加工鲜叶、鲜叶分级、杀青(温度240℃—260℃)、摊晾(20分钟)、初揉(成条率70%以上)、初烘(温度120℃)、摊晾(30分钟)、复揉(成条率90%以上)、理条(温度100℃)、复烘(温度130℃)、摊晾(15分钟)、烘足干(温度140℃)、提香(温度100℃)。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科学、先进,且制茶成品品质高,具有色泽翠绿、锋毫显露、条索纤秀、细嫩匀整、栗香浓郁持久、汤色绿亮、滋味鲜纯的品质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
技术介绍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是我国的国宝。饮茶是我国的国粹,而茶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种象征。茶叶的品质与原叶的品质以及后 续的制茶工艺有很大关系。我国地大物博,茶叶的种类也很多,每一种茶叶的制茶工艺又各异,且长期以来茶叶的制茶工艺是沿用我国制茶师傅长期积累的经验。但是随着岁月的沉淀,气候和环境变化较大,很多经验并不适宜现在的茶叶的制做了。山阳县位于秦岭南麓陕西东南部,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3. I摄氏度,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县。境内山大沟深,群山纵横,流岭、鹘岭、郧岭横贯东西,金钱河、银花河穿越山岭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形。长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水质清冽。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极适于茶叶的栽培,茶园土壤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土体疏松,质地砂壤,通透性能良好,不积水,营养元素丰富而平衡。这里生产的茶叶品质独特,富含茶多酚、维生素BI、维生素B5、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酸、肌醇、牛磺酸、铁、锌、氟、硒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茶味醇厚,品位极佳,实属茶中珍品。山阳县的茶叶也被类为陕西名茶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山阳县的茶叶制茶工艺也是沿用的传统经验,为了提高茶叶原叶的品质,需要一种科学先进的制茶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茶工艺,其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制茶工艺落后,茶叶品质不闻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O鲜叶分级鲜叶采摘回来后,薄层摊晾待水分散失10-12%,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 2)杀青 分级好的鲜叶,米用杀青机杀青,杀青的温度在240°C—260°C ; 对雨水叶和露水叶温度要求在260°C—300°C杀青; 3)摊晾 杀青过的鲜叶摊晾20— 30分钟,用手摸叶温变凉即可; 4)初揉 再上揉捻机进行初揉,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 5)初烘 采用烘干机进行初烘,温度在120°C,时间4分钟;6)复揉 初烘过后要及时摊晾,摊晾30分钟左右,待叶子回潮后进行复揉,成条率要达到90%以上; 7)理条 复揉过后及时上理条机理条,时间3— 5分钟; 8)复烘 理条后上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在130°C,时间3-5分钟; 9)烘足干 复烘后再次摊晾,大约15分钟,再上烘干机进行烘足干,温度在140°C;(为了更好的提香) 10)提香 摊凉10分钟后,上烘干机提香,温度100°C,时间4分钟,即成茶。上述杀青的温度在245°C — 255°C ;对雨水叶和露水叶温度要求在265°C — 290°C杀青。上述杀青的温度在250°C ;对雨水叶和露水叶温度要求在270°C杀青。上述理条的时间4分钟。上述烘干机为链板连续烘干机;所述杀青机为滚筒连续杀青机。上述薄层是指1-2叶层。上述雨水叶和露水叶是指雨后或清晨带有露水采摘的叶。上述叶子回潮是指温度降到40_50°C。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制茶工艺流程科学、先进,且制茶成品品质高,具有色泽翠绿、锋毫显露、条索纤秀、细嫩匀整、栗香浓郁持久、汤色绿亮、滋味鲜纯的品质特征。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具有十来道工序,分别是茶叶加工鲜叶——鲜叶分级——杀青(温度240°C — 260°C)——摊晾(20分钟)——初揉(成条率70%以上)——初烘(温度120°C)——摊晾(30分钟)——复揉(成条率90%以上)——理条(温度100°C)——复烘(温度130°C)——摊晾(15分钟)——烘足干(温度140°C)——提香(温度100°C)。本专利技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严格时效管理,具体是鲜叶采摘回来后,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分级好以后,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对雨水叶和露水叶温度要求在260°C以上杀青;杀青过的要进行摊晾,用手摸叶温变凉再上揉捻机进行初揉,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采用链板连续烘干机进行初烘,温度在120°C,时间4分钟。初烘过后要及时摊晾,摊晾30分钟左右,待叶子回潮后进行复揉,成条率要达到90%以上。复揉过后及时上理条机理条,时间3— 5分钟。理条后上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在130°C ;复烘后再次摊晾,大约15分钟,再上烘干机进行烘足干,温度在140°C。摊凉10分钟后,上烘干机提香,温度100°C,时间4分钟。经过十余道工序科学精制而成,具有色泽翠绿、锋毫显露、条索纤秀、细嫩匀整、栗香浓郁持久、汤色绿亮、滋味鲜纯的品质特征,实为品茗馈赠之佳品。权利要求1.一种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分级 鲜叶采摘回来后,薄层摊晾待水分散失10-12%,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 2)杀青 分级好的鲜叶,米用杀青机杀青,杀青的温度在240°C—260°C ; 对雨水叶和露水叶温度要求在260°C—300°C杀青; 3)摊晾 杀青过的鲜叶摊晾20— 30分钟,用手摸叶温变凉即可; 4)初揉 再上揉捻机进行初揉,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 5)初烘 采用烘干机进行初烘,温度在120°C,时间4分钟; 6)复揉 初烘过后要及时摊晾,摊晾30分钟左右,待叶子回潮后进行复揉,成条率要达到90%以上; 7)理条 复揉过后及时上理条机理条,时间3— 5分钟; 8)复烘 理条后上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在130°C,时间3-5分钟; 9)烘足干 复烘后再次摊晾,大约15分钟,再上烘干机进行烘足干,温度在140°C ; 10)提香 摊凉10分钟后,上烘干机提香,温度100°C,时间4分钟,即成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的温度在245°C—2550C ;对雨水叶和露水叶温度要求在265°C—290°C杀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的温度在250°C;对雨水叶和露水叶温度要求在270°C杀青。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条的时间4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I 4任一所述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为链板连续烘干机;所述杀青机为滚筒连续杀青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是指1-2叶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叶和露水叶是指雨后或清晨带有露水采摘的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回潮是指温度降到 40-50 0C 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具有十来道工序,分别是茶叶加工鲜叶、鲜叶分级、杀青(温度240℃—260℃)、摊晾(20分钟)、初揉(成条率70%以上)、初烘(温度120℃)、摊晾(30分钟)、复揉(成条率90%以上)、理条(温度100℃)、复烘(温度130℃)、摊晾(15分钟)、烘足干(温度140℃)、提香(温度100℃)。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科学、先进,且制茶成品品质高,具有色泽翠绿、锋毫显露、条索纤秀、细嫩匀整、栗香浓郁持久、汤色绿亮、滋味鲜纯的品质特征。文档编号A23F3/06GK102870898SQ20121032512公开日20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分级鲜叶采摘回来后,薄层摊晾待水分散失10?12%,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2)杀青分级好的鲜叶,采用杀青机杀青,杀青的温度在240℃—260℃;对雨水叶和露水叶温度要求在260℃—300℃杀青;3)摊晾杀青过的鲜叶摊晾20—30分钟,用手摸叶温变凉即可;4)初揉再上揉捻机进行初揉,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5)初烘采用烘干机进行初烘,温度在120℃,时间4分钟;6)复揉初烘过后要及时摊晾,摊晾30分钟左右,待叶子回潮后进行复揉,成条率要达到90%以上;7)理条复揉过后及时上理条机理条,时间3—5分钟;8)复烘理条后上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在130℃,时间3?5分钟;9)烘足干复烘后再次摊晾,大约15分钟,再上烘干机进行烘足干,温度在140℃;10)提香摊凉10分钟后,上烘干机提香,温度100℃,时间4分钟,即成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阳县金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