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3824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0:57
一种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包括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柱形部位的上端设排气管,排气管上端连接煤气排出管道,下端伸入锥形筒体内部;所述锥形筒体柱形部位的一侧的上端沿切线方向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通往焦炉的煤气管道;所述锥形筒体的柱形部位的内壁上设置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连接外部循环氨水管道;所述锥形筒体的底部锥形部位设排污口,排污口通过排污管道连接于地下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煤气与所夹带固液混合物的分离,避免了固液混合物沉积对于煤气管道的腐蚀,并且有效利用了循环氨水余热实现排液体系的保温,无需再另外消耗蒸汽或电能等能源,降低了运行成本,有利于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
技术介绍
来自焦炉的650~750℃荒煤气,经循环氨水喷洒降温、煤气初冷器冷却后,温度降至21~23℃,煤气中所含的大部分水蒸汽、焦油气、萘及固体微粒被冷凝分离出来,同时溶解煤气中的部分氨、硫化氢、氰化氢等,然后进入电捕焦油器,进一步脱除煤气中的焦油后,再经脱硫后或直接进入煤气鼓风机加压,进入硫铵等工序。在正常生产中,由于初冷器温度控制偏高、电捕焦油器工作不良、脱硫液气比控制不合理等原因,易造成煤气中焦油、水蒸汽、萘、脱硫液及固体颗料物等含量高,焦粉、煤粉、水蒸汽、脱硫液等极易混合凝结在一起增大颗粒直径,尤其经煤气鼓风机加压,在离心力作用下,大颗粒物质被甩向机壳、管壁,若再加上煤气流向发生改变,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机后管道底部,堵塞管道,增加煤气系统阻力,其中所含的硫化氢、氰化氢等腐蚀性物质加速煤气管道腐蚀,影响煤气净化回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焦炉煤气排液装置主要以煤气水封为主,只是将管道底部流动的液体排出,部分大颗粒物质无法排出,仍造成管道堵塞问题。一般煤气管道堵塞后多采用蒸汽吹扫、循环氨水喷洒冲洗的方法来清理,均未从根本上解决煤气管道堵塞问题,且浪费了能源,影响了煤气中水气平衡和热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它能够将煤气中所夹带的液体和固体混合物及时排出,避免液固混合物在煤气管道中的沉积以及对管道的腐蚀,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锥形筒体,所述锥形筒体的柱形部位的上端设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端连接煤气输出管道,下端伸入锥形筒体内部;所述锥形筒体柱形部位的一侧的上端沿切线方向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通往焦炉的煤气管道;所述锥形筒体的柱形部位的内壁上设置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所述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连接外部循环氨水管道;所述锥形筒体的底部锥形部位设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排污管道连接于地下池。所述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设置为多个,各循环氨水喷洒装置均匀分布于锥形筒体柱形部位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利用了旋液分离器的原理实现煤气与所夹带的液体和固体的分离,避免了煤气中液固混合物沉积对于煤气管道的腐蚀,有利于实现煤气净化回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本专利技术可利用循环氨水喷洒装置所喷洒出来的循环氨水的余热实现排液体系的保温,不需要另外消耗蒸汽或电能等其它能源,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与其它设备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锥形筒体、2-排气管、3-煤气输出管道、4-进气口、5-煤气管道、6-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7-外部循环氨水管道、8-排污口、9-排污管道、10-地下池、11-地下池泵、12-机械化澄清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它包括锥形筒体1,所述锥形筒体1的柱形部位的上端设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上端连接煤气输出管道3,下端伸入锥形筒体1内部;所述锥形筒体1的柱形部位一侧的上端沿切线方向设有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连接通往焦炉的煤气管道5;所述锥形筒体的1柱形部位的内壁上设置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6,所述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6连接外部循环氨水管道7;所述锥形筒体1的底部锥形部位设排污口8,所述排污口8通过排污管道9连接于地下池10。所述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6设置为多个,各循环氨水喷洒装置6均匀分布于锥形筒体1的柱形部位的内壁上。使用时,煤气沿锥形筒体1的柱形部位一侧切线方向上设置的进气口4进入锥形筒体1内部,在锥形筒体1内夹带有固液混合物的煤气沿切线方向旋转向下运动,含有固液混合物的煤气向下旋转运动过程中,煤气中所夹带的液体和固体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锥形筒体1的筒壁,从煤气中脱离的固体或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迅速进入锥形筒体1下部设置的排污口8,并由排污口8排入地下池10。净化后脱离了固液混合物的净化煤气由锥形筒体1内进入排气管2,净化煤气在排气管2内上升过程中,煤气中所夹带的部分剩余液体会被进一步分离出去,最后被彻底净化的煤气经煤气输出管道3再次进入煤气管道进行传输。此外,锥形筒体1的柱形部位的内壁上设置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6,一方面是为了将锥形筒体1内粘附的从煤气中分离出的固液混合物及时进行清除,以免影响该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循环氨水温度在70℃以上,在喷洒的同时剩余氨水的余热也能起到对装置保温的作用,不需要再另外消耗蒸汽或电能等能源实现装置的保温,这样可有效降低蒸汽或电能的消耗。另外,由于该装置利用焦化过程中的自产废水实现保温,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减少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量。最后经分离产生的固液混合物的冷凝液经排污口8排入地下池10,并定期用地下池泵11送至机械化澄清槽12,进行焦油、氨水和焦油渣的分离。除上述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锥形筒体,所述锥形筒体的柱形部位的上端设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端连接煤气输出管道,下端伸入锥形筒体内部;所述锥形筒体柱形部位的一侧的上端沿切线方向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通往焦炉的煤气管道;所述锥形筒体的柱形部位的内壁上设置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所述循环氨水自动喷洒装置连接外部循环氨水管道;所述锥形筒体的底部锥形部位设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排污管道连接于地下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煤气新型排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锥形筒体,所述锥形
筒体的柱形部位的上端设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端连接煤气输出管道,下
端伸入锥形筒体内部;所述锥形筒体柱形部位的一侧的上端沿切线方向设
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通往焦炉的煤气管道;所述锥形筒体的柱形部
位的内壁上设置循环氨水自动喷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仰勇甄玉科宁述芹张顺贤时秋颖
申请(专利权)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