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永福专利>正文

模型行驶的程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245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可编程的用于控制模型行驶的程序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底座(2),盘盖(3)及控制片(4)的组合式控制盘和一个驱动轮(1)。控制片可拆卸,能安装在控制盘的任何位置上,根据设计好的模型行驶线路,把控制片组装在控制盘中,安装到驱动轮上,驱动轮带动控制盘旋转,对模型进行控制。控制盘可用控制带代替,控制盘底座和驱动轮可做成一体。(*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型行驶的程序控制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模型行驶的程序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编程的自动控制装置,特别是用于模型行驶的自动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装置由两个必要部分组成,一是控制盘驱动轮,由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使驱动轮转动,同时带动安装在驱动轮上的控制盘旋转。一是组合式控制盘,由底座、盘盖、控制片组成,控制片为可拆卸式并直接推动从动零件,根据所编程序用多片不同长度,宽度的控制片安装在控制盘中,当控制盘旋转,控制片即可推动从动零件作相应的运动,从而完成任务。另外,可用控制带代替控制盘,延长控制时间。又另外,可用一个兼作驱动轮的控制盘底座代替分立的控制盘底座及控制盘驱动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装置所用零件及可代换零件的立体图图2是用控制盘控制船模行驶时船内整个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用控制带控制船模行驶时,控制带在船内的安装图。图2的实施例是用控制盘对船模的行驶进行自动控制,控制盘中的控制片是按直行、左转弯、直行、右转弯、直行、左回旋的行驶程序安装。电动机(C)带动螺旋桨(图中未画出)旋转,使船前行,螺旋桨驱动杆(1)上有圆锥齿轮(2)与驱动杆(4)一端的圆锥齿轮(3)相接,使驱动杆(4)转动,该杆另一端的蜗轮(图中未画出)带动小齿轮(5)旋转,小齿轮(5)与控制盘驱动轮相接,驱动轮旋转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控制盘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船舵偏向船体左方,与垂直指向船头的从动杆(D)成20°角且相互固定。当控制片(7)转到接触到从到杆(D)的位置时,推动从动杆向逆时针方向摆动20°,船舵随之摆向船中间,船保持向前直行,控制片(7)转过后,有凹穴(E),从动杆在复位装置(图中未画出)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船舵向左偏,船向左转弯,凹穴过后在控制片(8)的作用下船再向前直行,紧接控制片(8)的控制片(9)推动从动杆再向逆时针方向摆20°,船舵向船的右方摆使船向右转弯,控制片(9)转过后控制片(10)使船保持向前直行,控制片(10)之后的长段凹穴(F)使船舵长时间偏左,船向左回旋。控制盘每旋转一周,模行就重复行驶一次。使用本装置可自行设计程序组装控制盘,使模型按特定路线自动行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模型行驶的程序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由底座(2)、盘盖(3)、控制片(4)组成的组合式控制盘,一个控制盘驱动轮(1),控制盘可安装在驱动轮上,由驱动轮带动旋转,根据编好的程序,对模型的行驶进行自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控制模型行驶的程序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由底座(2)、盘盖(3)、控制片(4)组成的组合式控制盘,一个控制盘驱动轮(1),控制盘可安装在驱动轮上,由驱动轮带动旋转,根据编好的程序,对模型的行驶进行自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组合式控制盘的底座的一面有用于固定控制片的控制片固定凸块(A),盘盖有与比凸块相对应的孔(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控制片是圆环的一段,有两个功能区,一是固定功能区:该区有与控制盘底座的控制片固定凸块相对应的孔(A'');一是控制功能区:当控制片安装于底座时,该区凸出底座边缘,控制片可多片相叠安装于控制盘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吴永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