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管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314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20:36
一种拔管训练模型,主要是人体上半身模型、模拟肺气囊、打气球、导管及引流瓶组成;人体上半身模型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模拟肺气囊,模拟肺气囊分别连接导管I与导管Ⅱ,导管I穿出体外连接打气球,导管II连接引流瓶,所述的导管II穿过第六根与第七根肋骨并且与腋中线相交的位置;模型结构简单,可以让学生在操作时判断插拔管是否正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学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术后拔管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病人在进行胸腔引流手术时,需要进行插括引流管,正确拔管与插管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进行插管和拔管的操作时,往往只是盲插与拔,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将引流管准确的插入了模型人的正确位置,这种练习是无效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拔管训练模型。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是人体上半身模型、模拟肺气囊、打气球、导管及引流瓶组成;人体上半身模型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模拟肺气囊,模拟肺气囊分别连接导管I与导管II,导管I穿出体外连接打气球,导管II连接引流瓶。所述的导管II穿过第六根与第七根肋骨并且与腋中线相交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型结构简单,可以让学生在操作时判断插拔管是否正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人体上半身模型;2、模拟肺气囊;3、导管I ;4、打气球;5、引流瓶;6、导管II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拔管训练模型它主要是人体上半身模型1、模拟肺气囊2、打气球4、导管116及引流瓶5组成;人体上半身模型I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模拟肺气囊2,模拟肺气囊2分别连接导管13与导管116,导管13穿出体外连接打气球,导管116连接引流瓶5。所述的导管116穿过第六根与第七根肋骨并且处于与腋中线延长相交的位置。医学生在进行插拔管操作时,可以根据引流瓶内液体的状态判断插管是否准确,如果正确,则引流瓶内的液体就会发生变化,反之不会变化;并且还可以进行叩诊操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方法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拔管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由人体上半身模型、模拟肺气囊、打气球、导管及引流瓶组成;人体上半身模型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模拟肺气囊,模拟肺气囊分别连接导管I与导管II,导管I穿出体外连接打气球,导管II连接引流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管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II穿过第六根与第七根肋骨并且与腋中线相交的位置。专利摘要一种拔管训练模型,主要是人体上半身模型、模拟肺气囊、打气球、导管及引流瓶组成;人体上半身模型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模拟肺气囊,模拟肺气囊分别连接导管I与导管Ⅱ,导管I穿出体外连接打气球,导管II连接引流瓶,所述的导管II穿过第六根与第七根肋骨并且与腋中线相交的位置;模型结构简单,可以让学生在操作时判断插拔管是否正确。文档编号G09B23/28GK203165327SQ201320047210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姜冠潮, 刘彦国, 李晓, 杨峰, 李辑伦, 陈红, 王杉 申请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拔管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由人体上半身模型、模拟肺气囊、打气球、导管及引流瓶组成;人体上半身模型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模拟肺气囊,模拟肺气囊分别连接导管I与导管II,导管I穿出体外连接打气球,导管II连接引流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冠潮刘彦国李晓杨峰李辑伦陈红王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