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管插管示教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33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示教模型,其特征在于:它由一头部和托底组成,该头部的鼻孔至咽喉部设一连通管,该头部的口至咽喉部设一口腔,该口腔内设有一舌头,该舌头上面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口腔外的一端连接一气囊,该连通管口腔内的一端连通设在该舌头内的一空腔,该托底上设有与该头部一凹孔匹配的定位块和头的颈部固定架,该固定架上设有一颈部活动套圈。(*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模型,具体说是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示教模型。作为教学用具有多种形式,用得比较多的如挂图、图片或模型。模型比挂图和图片更具有逼真感,且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尚未发现有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时气管插管的操作示教和培训学员的实习操作的模型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示教模型,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助产、卫生、护士等学校妇产科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时气管插管的操作示教和实习操练的教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示教模型,其特征在于它由一头部和托底组成,该头部的鼻孔至咽喉部设一连通管,该头部的口至咽喉部设一口腔,该口腔内设有一舌头,该舌头上面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口腔外的一端连接一气囊,该连通管口腔内的一端连通设在该舌头内的一空腔,该托底上设有与该头部一凹孔匹配的定位块和头的颈部固定架,该固定架上设有一颈部活动套圈。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医护人员通过用本技术熟练气管插管技术,使插管技术操作规范化,接近临床实际操作和示教实习,从而达到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存活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头部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附图所示,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由搪塑的头部10和塑料托底20组成。该头部的鼻孔11至咽喉部12设塑料管13,该塑料管代表鼻道。该头部的口14至咽喉部设一口腔15,该口腔内设有一舌头16,该舌头上面设有一塑料管17,该塑料管17口腔外一端连接一气囊18,该塑料管17口腔内一端连通设在该舌头内的一空腔19。该托底上设有与该头部一凹孔匹配的定位块21和头的颈部固定架22,该固定架上设有一颈部活动套圈23。组合时,头部置于托底上,颈部固定在套圈内,使头部呈稍向后部的倾斜状,以保证气管插管技术操练时具有正确的头部姿势。权利要求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示教模型,其特征在于它由一头部(10)和托底(20)组成,该头部的鼻孔(11)至咽喉部(12)设一连通管(13),该头部的口(14)至咽喉部设一口腔(15),该口腔内设有一舌头(16),该舌头上面设有一连通管(17),该连通管口腔外的一端连接一气囊(18),该连通管口腔内的一端连通设在该舌头内的一空腔(19),该托底上设有与该头部一凹孔匹配的定位块(21)和头的颈部固定架(22),该固定架上设有一颈部活动套圈(2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示教模型,其特征在于它由一头部和托底组成,该头部的鼻孔至咽喉部设一连通管,该头部的口至咽喉部设一口腔,该口腔内设有一舌头,该舌头上面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口腔外的一端连接一气囊,该连通管口腔内的一端连通设在该舌头内的一空腔,该托底上设有与该头部一凹孔匹配的定位块和头的颈部固定架,该固定架上设有一颈部活动套圈。文档编号G09B23/28GK2256133SQ9622908公开日1997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蒋潮镐 申请人:上海标本模型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示教模型,其特征在于:它由一头部(10)和托底(20)组成,该头部的鼻孔(11)至咽喉部(12)设一连通管(13),该头部的口(14)至咽喉部设一口腔(15),该口腔内设有一舌头(16),该舌头上面设有一连通管(17),该连通管口腔外的一端连接一气囊(18),该连通管口腔内的一端连通设在该舌头内的一空腔(19),该托底上设有与该头部一凹孔匹配的定位块(21)和头的颈部固定架(22),该固定架上设有一颈部活动套圈(2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潮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标本模型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