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后倾翻电动轮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169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4:01
一种防后倾翻电动轮椅车,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具有一对前万向轮和一对后驱动轮的车体;电池箱固定轴,其中部与车体朝向后驱动轮的一侧的下方固定;第一和第二电池箱,第一电池箱设置在车体的一侧,其一端与车体固定、另一端与电池箱固定轴的一端固定,第二电池箱设置在车体的另一侧,其一端与车体固定、另一端与电池箱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一个后驱动轮设置在第一电池箱的另一端,另一个后驱动轮设置在第二电池箱的另一端,特点:还包括有一车体防倾翻机构,其连接在电池箱固定轴的中部,并且对应于一对后驱动轮之间。可以杜绝车体向后倾翻,以确保安全性,避免事故发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后倾翻电动轮椅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轮椅车又简称电动轮椅,是特殊人群如残疾人、年迈体弱者、肢体受伤者和/或医疗临床康复患者的代步工具,并且关于电动轮椅车的技术信息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45544Y (多功能电动轮椅)、CN201379725Y (避障电动轮椅车)、CN101589979B (多功能电动轮椅车)、CN201684098U (电动轮椅车)、CN202198767Y (四轮电子车)和CN202682214U (电动轮椅)和CN202682215U (电动轮椅车),等等。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方案虽然各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安全性差的通弊,因为在乘坐电动轮椅车的过程中不乏耳闻目睹有连车带人向后翻倒的情形,从而使本来处于弱势的前述人群雪上加霜。造成电动轮椅车向后倾翻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坐乘重心把握不准确;二是驾驶经验缺乏,如骤然加速;三是路况坑洼、颠簸和上坡等不论前述任意一种因素引起的向后倾斜翻,对乘坐者的危害较大,因为向后倾翻通常致使乘坐者后脑勺着地,而后脑勺是人体头部最为脆弱的部位。因此有必要从安全性和人性化的角度对已有技术中的电动轮椅车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杜绝在乘驾过程中向后倾翻而藉以保障安全并且避免事故发生的防后倾翻电动轮椅车。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防后倾翻电动轮椅车,包括具有一对前万向轮和一对后驱动轮的车体;一电池箱固定轴,该电池箱固定轴的中部与所述车体朝向所述后驱动轮的一侧的下方固定;一第一电池箱和一第二电池箱,第一电池箱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一侧,并且该第一电池箱的一端与车体固定,而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固定轴的一端固定,第二电池箱设置在车体的另一侧,并且该第二电池箱的一端与车体固定,而另一端与电池箱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的一对后驱动轮中的其中一个后驱动轮枢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另一端,而一对后驱动轮中的另一个后驱动轮枢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另一端,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防止所述车体朝向所述一对后驱动轮的方向倾翻的车体防倾翻机构,该车体防倾翻机构连接在所述电池箱固定轴的所述中部,并且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后驱动轮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车体防倾翻机构包括第一、第二固定座、防倾翻轮架、第一、第二防倾翻轮、第一作用缸、第二作用缸和防倾翻轮架连接轴,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电池箱固定轴的所述中部,防倾翻轮架枢转连接在防倾翻轮架连接轴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后驱动轮之间,防倾翻轮架连接轴的一端支承在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另一端,而防倾翻轮架连接轴的另一端支承在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另一端,第一防倾翻轮转动地设置在防倾翻轮架的一侧,而第二防倾翻轮转动地设置在防倾翻轮架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一防倾翻轮对应,第一作用缸连接在防倾翻轮架的一侧,并且该第一作用缸的第一作用缸柱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第二作用缸连接在防倾翻轮架的另一侧,并且该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用缸柱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池箱的所述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一连接轴座,而在所述第二电池箱的所述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连接轴座,所述防倾翻轮架连接轴的所述一端支承在第一连接轴座上,而所述的另一端支承在第二连接轴座上。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倾翻轮架由连接轴套管、第一、第二防倾翻轮臂和连接管构成,连接轴套管套置在所述防倾翻轮架连接轴上,第一防倾翻轮臂的一端与连接轴套管的一端固定,第二防倾翻轮臂的一端与连接轴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防倾翻轮臂的中部固定,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防倾翻轮臂的中部固定,所述的第一防倾翻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防倾翻轮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防倾翻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防倾翻轮臂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作用缸和第二作用缸均与连接管枢轴连接。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连接管上并且位于该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作用缸连接座,而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作用缸连接座,所述的第一作用缸与所述的第一作用缸连接座枢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作用缸与所述的第二作用缸连接座枢轴连接。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作用缸和第二作用缸均为气弹簧缸。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增设了一与电池箱固定轴连接的并且对应于一对后驱动轮之间的车体防倾翻机构,因而可以杜绝车体向后倾翻,以确保安全性,避免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具有一对前万向轮11和一对后驱动轮12的车体1,由于车体I的具体结构属于公知技术,因此申请人不再展开描述。一电池箱固定轴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车体I朝向后驱动轮12的一侧固定,并且位于该一侧的下方。给出了一第一电池箱3和一第二电池箱4,第一电池箱3以倾斜状态设置在前述车体I的一侧,并且该第一电池箱3的一端与车体I固定,而另一端与前述电池箱固定轴2的一端固定,第二电池箱4同样以倾斜状态设置在车体I的另一侧,并且该第二电池箱4的一端与车体I固定,而另一端与电池箱固定轴2的另一端固定。第一、第二电池箱3、4彼此对应,并且在第一电池箱3的前述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一连接轴座31,在该第一连接轴座31上开设有一第一轴孔311,而在第二电池箱4的前述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连接轴座41,在该第二连接轴座41上开设有一第二轴孔411。上面提及的一对后驱动轮12各配有一后驱动轮电机121,一对后驱动轮12中的其中一个后驱动轮12的后驱动轮电机121与前述第一电池箱3的前述另一端端部的第一电机连接座32固定连接,而一对后驱动轮12中的另一个后驱动轮12的后驱动轮电机121与前述第二电池箱4的前述另一端端部的第二电机连接座42固定连接,后驱动轮12与后驱动轮电机121的电机轴固定,由电机轴带动其运动。上面提及的车体防倾翻机构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第二固定座51、52、防倾翻轮架53、第一、第二防倾翻轮54、55、第一作用缸56和第二作用缸57以及防倾翻轮架连接轴58,第一固定座51和第二固定座52以焊接、铆接或用紧固件或者以其它类似的方式固定在前述电池箱固定轴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在第一固定座51上开设有第一销轴螺钉孔511,在第一销轴螺钉孔511上配设有一第一销轴螺钉5111,在第二固定座52上开设有第二销轴螺钉孔521,在第二销轴螺钉孔521上配设有第二销轴5211。防倾翻轮架53枢转即枢轴设置在防倾翻轮架连接轴58上,并且对应于前述的一对后驱动轮12之间,防倾翻轮架连接轴58的一端支承在前述第一连接轴座31上,而另一端支承在前述的第二连接轴座41上,具体是:将防倾翻轮架连接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后倾翻电动轮椅车,包括具有一对前万向轮(11)和一对后驱动轮(12)的车体(1);一电池箱固定轴(2),该电池箱固定轴(2)的中部与所述车体(1)朝向所述后驱动轮(12)的一侧的下方固定;一第一电池箱(3)和一第二电池箱(4),第一电池箱(3)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一侧,并且该第一电池箱(3)的一端与车体(1)固定,而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固定轴(2)的一端固定,第二电池箱(4)设置在车体(1)的另一侧,并且该第二电池箱(4)的一端与车体(1)固定,而另一端与电池箱固定轴(2)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的一对后驱动轮(12)中的其中一个后驱动轮(12)枢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箱(2)的所述另一端,而一对后驱动轮(12)中的另一个后驱动轮(12)枢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箱(4)的所述另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防止所述车体(1)朝向所述一对后驱动轮(12)的方向倾翻的车体防倾翻机构(5),该车体防倾翻机构(5)连接在所述电池箱固定轴(2)的所述中部,并且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后驱动轮(1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