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134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孔。固定端子设有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与第一固定部分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分。可动端子设有第二固定部分及自第二固定部分延伸的弹性部分。弹性部分设有向上暴露于收容孔内的抵接部及自抵接部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分。第一接触部分与第二接触部分中之一者包括位于两侧并朝另一者倾斜延伸的倾斜部。第一接触部分与第二接触部分中之另一者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接触臂及形成在两个接触臂之间以供两个接触臂相向收缩移动的移动间隙。两个所述接触臂在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与所述倾斜部相刮擦移动而刮除接触部位之间的杂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相互接触或分离的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的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于2005年2月9日公告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CN 1188937C号揭示的一种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外壳、固定于绝缘外壳内并相互接触或分离的可移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其中,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固定至绝缘外壳上的固定部分及自固定部分延伸以与可移动端子进行接触的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形成有水平表面和按预定角度折迭形成在水平表面两侧的倾斜面。所述可移动端子设有固定至绝缘外壳上的外框部分及与外框部分连接的弹性可移动部分;该弹性可移动部分设有与对接端子抵接的弧形抵接部及自该弧形抵接部延伸至固定端子的接触部分下方并呈一整体设计的平板状接触部分。所述固定端子的接触部分和可移动端子的平板状接触部分在初始状态下呈上下抵接的硬接触状态;在对接连接器插接时,可移动端子的接触部分被向下抵压而脱离与固定端子的接触,从而形成卡关功能。然而,该种可移动端子的平板状接触部分与固定端子的接触部分上下抵接的硬接触状态在长时间使用后,接触部分表面堆积有灰尘或其他异物时容易造成接触不稳定,进而影响连接器的接触导通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同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刮除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的接触部位的杂物以提高接触稳定性的同轴连接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一对接`连接器的中心导体的收容孔;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设有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与第一固定部分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分;可动端子,所述可动端子设有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二固定部分及自第二固定部分延伸而成的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设有向上暴露于收容孔内的抵接部及自抵接部延伸以与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或分离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与第二接触部分中之一者包括位于两侧并朝另一者倾斜延伸的倾斜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与第二接触部分中之另一者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接触臂及形成在两个接触臂之间以供两个接触臂相向收缩移动的移动间隙;在所述中心导体作用下,两个所述接触臂在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与所述倾斜部相刮擦移动而刮除接触部位之间的杂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接触臂外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倾斜部相抵接的弧形状接触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接触臂分别设有连接部分、自连接部分相向倾斜延伸的中间部分和自中间部分直线延伸的抵持部分,所述接触面形成在所述抵持部分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间隙包括形成在两个接触臂的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一间隙和形成在两个接触臂的抵持部分之间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在垂直所述抵持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部形成在第一接触部分上,所述接触臂形成在第二接触部分上,并且所述接触臂的连接部分与所述抵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间隙靠近所述抵接部的两个角落处的内表面呈弧形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倾斜部之间连接有水平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分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向上倾斜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端子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向下撕破成型的第一焊接部分,所述可动端子包括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向下撕破成型的第二焊接部分,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供第一焊接部分和第二焊接部分向下暴露至绝缘本体外侧的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座及自基座上侧向上延伸形成的柱状部,所述收容孔上下贯穿形成在所述柱状部上,所述基座设有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的固定槽和与所述固定槽和收容孔相连通以收容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弹性部分的收容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同轴连接器通过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与第二接触部分中之一者设置为中间具有移动间隙的两个接触臂,从而可使得本技术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 插接过程中,在对接连接器的中心导体作用下,两个所述接触臂在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与所述倾斜部之间形成相互刮擦移动,进而可有效刮除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的接触部位之间的杂物,保证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的接触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中同轴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中同轴连接器上的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相互抵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同轴连接器100—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同轴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的开关端子2以及遮盖绝缘本体I的遮蔽壳体3。所述开关端子2包括相互接触或分离的固定端子21和可动端子22。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设有基座11及自基座11上侧向上延伸形成的柱状部12。所述基座11呈矩形块体状设计,并设有分别设置在基座11顶部和底部的顶面111和底面112、以及与顶面111和底面112垂直设置的四个侧面113。所述基座11还设有自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113分别向内凹陷形成的固定槽114、位于两个固定槽114之间并与固定槽114相连通的收容空间115、自固定槽114向下延伸贯穿基座11底面112的缺口 116、自顶面111周缘向上突伸形成的若干个限位块117、以及自底面112的相对侧分别凹陷形成凹陷部118。所述柱状部12设有上下贯穿并与所述收容空间115相连通的收容孔121。所述收容孔121用以收容一对接连接器的中心导体(未图示),并供该中心导体向下移动入收容空间115内以抵接所述可动端子22。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固定端子21设有固定于基座11 一侧的固定槽114内的第一固定部分211、与第一固定部分211连接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5内的第一接触部分212以及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分211向下撕破成型的第一焊接部分213。所述第一固定部分211呈平板状设计并设有位于两侧以与固定槽114相干涉配合的第一突刺2111。所述第一焊接部分213穿过所述缺口 116并向下暴露至绝缘本体I外侧。所述可动端子22设有固定于基座11另一侧的固定槽114内的第二固定部分221、自第二固定部分221 —侧延伸入收容空间115内的弹性部分222以及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分221向下撕破成型的第二焊接部分223。所述第二固定部分221呈平板状设计并设有位于两侧以与固定槽114相干涉配合的第二突刺2211。所述第二焊接部分223穿过所述缺口 116并向下暴露至绝缘本体I外侧。所述弹性部分222设有向上暴露于收容孔121内的抵接部224、及自抵接部224延伸以与第一接触部分212沿对接连接器插接方向接触或分离的第二接触部分225。所述·第一接触部分212与第二接触部分225中之一者包括位于两侧并朝另一者倾斜延伸的倾斜部2121。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一对接连接器的中心导体的收容孔;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设有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与第一固定部分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分;可动端子,所述可动端子设有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二固定部分及自第二固定部分延伸而成的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设有向上暴露于收容孔内的抵接部及自抵接部延伸以与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或分离的第二接触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与第二接触部分中之一者包括位于两侧并朝另一者倾斜延伸的倾斜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与第二接触部分中之另一者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接触臂及形成在两个接触臂之间以供两个接触臂相向收缩移动的移动间隙;在所述中心导体作用下,两个所述接触臂在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与所述倾斜部相刮擦移动而刮除接触部位之间的杂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芝福刘俊贤邰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