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大诚专利>正文

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52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该接合杆主要由多个单元杆体组装连接而成;其各单元杆体的两端分别具有接合座和接头,该接合座中心位置处轴向贯穿地设置接合孔,且该接头中心位置相对轴向地嵌插前端凸出接头外端面的螺杆;该螺杆的基端有一与螺杆同轴心设置且外径较大的迫紧柱,该接合孔顶端相对设置内径大于接合孔且向内呈渐缩状的迫紧孔,其最小内径小于迫紧柱内径,借此迫紧孔与迫紧柱的设置可强化该接合杆各单元杆体间的紧密接合程度。(*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合紧密度佳而不易松动脱落的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一般器具物品的设计,除了讲究该器具实用性功能及外型美观之外,如何令该器具在收置时体积缩小且又不降低其功效,成为设计上所应注意的事宜。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目前在市面上出售的清洁用具(如拖把、扫把等,该图1所示为一扫把)的把杆,在设计上,有愈来愈多的厂商开始采用接合杆10来取代传统的整支式木把杆或塑胶把杆;而该接合杆10的构造请参阅图2和3,其主要具有多个单元杆体11,各单元杆体11两端各分别设置可插入其中的接合座12和接头13,其中,该接合座12具有一同轴心,且于其外端面具有开口的接合孔121,环绕接合孔121的内周壁还设置内螺纹;该接头13的中心位置同轴心地埋置一螺杆131,该螺杆131的前端突出于接头13的外端面;最后,沿单元杆体11两端的外周壁面上以机械冲制法设置有多个小圆凹槽111,以令杆体11与接合座12和接头13紧密连结。借助以上述各单元杆体11的构造,各单元杆体11可以其接头13的螺杆131拧旋入另一杆体11的接合座12的接合孔121并旋紧之,以完成该接合杆10的组装连接,其功效在于当该扫把在包装运载或收置不使用时,可将该接合杆10的各单元杆11旋松取下,以有效减小包装体积或节省收置空间。然而,在将此种接合杆10的接合座12与接头13接合时,其仅依靠螺杆131的外螺纹与接合孔121的内螺纹啮合而相互锁住,故当使用该扫把而使其接合杆10的各单元杆11间产生互动时(如相互间的旋动、震动等),将容易导致各单元杆体11相互接合的螺杆131与接合孔121间产生松动;此种现象致使使用者在使用该扫把时必须不断地旋紧该接合杆10中各相互松动的单元杆体11,以致影响工作的流畅度。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创作人乃针对此种接合杆的接合构造(即接合座及接头)作一构造上的改良,亦即,在螺杆凸出接头外端面部分的基端处设置一外径大于螺杆、小于接头且与螺杆同轴心而设置的迫紧柱;配合该迫紧柱的设置,该接合孔的顶端邻接设置一最小内径较大于接合孔内径、顶端与接合座外端面呈开口状、且内径朝开口端逐渐扩张的迫紧孔,而该迫紧孔的最小内径则小于迫紧柱的外径,借此以令其各单元杆体接合时,该迫紧柱将随着螺杆的啮合插入接合孔而迫向迫紧孔,更因迫紧孔的内径呈渐缩状,故该迫紧柱将愈形成紧紧咬合于迫紧孔内;如此,该接合杆的各单元杆体便不致因其彼此的互动而产生松动现象,于是便有效地改善传统接合杆的缺失。据上,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合紧密度更佳,而使其各单元杆体间不易产生松动的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该接合杆主要由多个单元杆体所组装连接而成,而各单元杆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接合座及一接头,其中该接合座具有一自其外端面中心位置处轴向地贯入的接合孔,且环绕接合孔的内周壁面设置内螺纹;该接头的外端面中心位置处配合接合孔凸伸地设置一螺杆;该接合孔顶端邻接一同轴心的迫紧孔,该迫紧孔的最小内径大于接合孔内径,其顶端于接合座顶面呈一开口,且其内径向开口端逐渐扩大;该螺杆的基端设有一外径较大于螺杆、与螺杆同轴心地设置的迫紧柱,且迫紧柱至少前端呈渐缩状,另外,该迫紧柱的最大外径则大于迫紧孔的最小内径。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兹以下列附图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在下列附图中图1为传统接合杆的使用例立体外观图;图2为图1传统接合杆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图1传统接合杆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分解透视图;图5-6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使用剖视示意图。请参阅图4,该实施例的接合杆20主要由多个单元杆体21所组装连接而成,而各单元杆体21的两端分别插入地设置一接合座22和一接头23,其中该杆体21为一圆管体,其两端内壁面相对侧各凸设一止动凸条211;该接合座22概呈一短圆柱体,其最大外径略小于杆体21的内径,其柱身两相对侧各设一切平面221;该接合座22顶端周缘凸伸地设置一挡止凸环222,从其顶面中心位置处同轴贯穿地设置一接合孔223直至其底面,沿该接合孔223的内孔壁设只有内螺纹224,该接合孔邻接顶面端缘设置一内径较大的迫紧孔225,该迫紧孔225的内径向顶面端开口处呈逐渐扩大状;该接头23主要具有一概呈短圆柱状的基座231,其最大外径略小于杆体21的内径,该基座231周壁两相对侧各设置一切平面232,环绕顶端周缘则设置一挡止凸环233;该基座231的顶面中心处同轴凸伸地设置一迫紧柱234,其中心则嵌入地设置一螺杆235,该螺杆235的上段由迫紧柱234的顶面凸伸;该迫紧柱234的顶端端缘呈凸弧状渐缩,而沿周侧壁面则纵向地设置多条并邻排列的止滑凸条236;另外,该迫紧柱234的最大外径为大于迫紧孔225的最小内径。借助以上述各构件的构造,该接合座22可嵌插地设置于杆体21一端,并令杆体21相对侧的止动凸条211压靠在接合座22的切平面221上,以防止接合座22相于杆体21产生转动(该接合座22设置切平面221的另一个用意在于令接合座22易于插置入杆体21内);该接头23以其基座231的一端嵌插置入杆体21的另一端,且同样使杆体21的该相对侧的止动凸条211压靠在基座231的切平面232上,以将该基座231固定在该杆体21上。请参阅图5、6,借助上述接合杆20的单元杆体21构造,在使用该接合杆时,由使用者依所需要长度将适当支数的杆体21,以其一单元杆体21嵌插的接合座22上的接合孔223连接另一单元杆体21A嵌插接头23A上的螺杆235A,并将之啮合拧旋锁住,然后依次完成各单元杆体21的组装连接。在螺杆235A拧旋入接合孔223的过程中,接头23A的迫紧柱234A会随着螺杆235A的旋入接合孔223而靠向邻接的接合孔223顶端的迫紧孔225,由迫紧柱234A顶部渐缩的凸弧来导引,可令迫紧柱234A逐渐滑入迫紧孔225中(如图5所示);由于迫紧孔225的最小内径小于迫紧柱234A的外径,故迫紧柱234A将会随着螺杆235A拧旋入接合孔223而与迫紧孔225A呈紧配合状(如图6所示);据此,由于迫紧柱234与迫紧孔225的紧密啮合,可使各单元杆体21的组装连接不易产生松动,更由于迫紧柱234的周壁设置有止滑凸条236,可令各单元杆体21在组装连接后不易因互动而产生滑松情况,于是,可有效地改善传统接合杆的上述缺失。借助以上的说明,便可了解本技术的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确实可有效防止接合杆在组装连接后各单元杆体21因为互动而产生的松动滑脱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该接合杆主要由多个单元杆体所组装连接而成,而各单元杆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接合座及一接头,其中该接合座具有一自其外端面中心位置处轴向地贯入的接合孔,且环绕接合孔的内周壁面设置内螺纹;该接头的外端面中心位置处配合接合孔凸伸地设置一螺杆;其特征在于该接合孔顶端邻接一同轴心的迫紧孔,该迫紧孔的最小内径大于接合孔内径,其顶端于接合座顶面呈一开口,且其内径向开口端逐渐扩大;该螺杆的基端设有一外径较大于螺杆、与螺杆同轴心地设置的迫紧柱,且迫紧柱至少前端呈渐缩状,另外,该迫紧柱的最大外径则大于迫紧孔的最小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合构造改良的接合杆,该接合杆主要由多个单元杆体所组装连接而成,而各单元杆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接合座及一接头,其中:该接合座具有一自其外端面中心位置处轴向地贯入的接合孔,且环绕接合孔的内周壁面设置内螺纹;该接头的外端面中心位置处配 合接合孔凸伸地设置一螺杆;其特征在于:该接合孔顶端邻接一同轴心的迫紧孔,该迫紧孔的最小内径大于接合孔内径,其顶端于接合座顶面呈一开口,且其内径向开口端逐渐扩大;该螺杆的基端设有一外径较大于螺杆、与螺杆同轴心地设置的迫紧柱,且迫紧柱至 少前端呈渐缩状,另外,该迫紧柱的最大外径则大于迫紧孔的最小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诚
申请(专利权)人:林大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