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涤纶织物增深剂共聚乳液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5859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织物增深剂共聚乳液及制备方法,制备有机倍半硅氧烷,将氨基硅油的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改性,然后将有机倍半硅氧烷与改性氨基硅油的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复配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较小分子量与粒径的有机倍半硅氧烷,该物中的硅含量高,是增深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制备方法环保无污染,对含双氨基的适宜分子量氨基硅油用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作适度改性,引入环氧基团,使织物处理后亲水性保持不变。本发明专利技术有较明显的增深效果,织物经该增深剂处理后有害物质在织物表面无残留,属绿色环保整理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助剂领域,具体的说,是。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纺织品市场上,涤纶仿真丝产品由于其回弹性、洗可穿性、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等优良性能是其他面料不能比的,而且防霉、防蛀、染色各项牢度好,因此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就织物发色性、色泽深度和鲜艳度来说,逊于真丝绸,尤其近年来细旦纤维涤纶织物的开发,使染深性问题更为突出,特别表现在织物深色不深,黑色不黑,有些长丝的黑色织物给人一种白茫茫的视觉效果,有人曾经提高染料用量也无济于事,相反带来的是染色各项牢度的下降以及成本的提高。造成涤纶染深性能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涤纶纤维结构致密表面平滑,当光照射到染色的涤纶织物时,大量的入射光在织物表面上反射,仅一部分折入纤维内部,为染料所吸收。因此,用助剂和表面处理方法改变涤纶纤维的表面特性,尽量降低涤纶的反射光量是提高其表现深色效果的有效方法。本专利技术用一种低折射率的有机硅增深剂,对涤纶染色织物进行处理,经焙烘成膜来降低涤纶表面的反射光量,从而使织物达到浓色效果。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0810060886.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增深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主要针对涤纶纤维作增深处理,公开了使用乙烯基单体、羟基硅油及反应性功能单体等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由于在合成中使用的引发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会在织物残留对人体不利,而且经此增深剂处理后的织物手感、外观均变差,为此该增深乳液的使用受到限制。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010288531.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但该技术主要针对染色棉织物作增深增艳处理,由于合成过程中的乳化剂全部采用含有季铵盐型的阳·离子型乳化剂,对染色棉织物作增深增艳处理效果很好,但对涤纶织物的增深效果不理想,使用同样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反应过程易操作控制、工业成本低、以水为介质,而非有机溶剂,绿色环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样处理厂的告知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涤纶织物增深剂共聚乳液,主要由有机倍半硅氧烷与改性氨基硅油的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复配而成, 有机倍半硅氧烷,原料组成范围重量百分比为: 有机硅氧烷类单体18% 28% ; 含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2% 7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I % 5 %; 高HLB值的非离子乳化剂I % 5 % ; 碱性催化剂0.1 % 0.5 % ; PH调节剂 0.1 % 0.5 % ; 硅烷水解抑制剂0.1 % 0.8 % ; 去离子水55 % 70 % ; 改性氨基硅油的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原料组成范围重量百分比为: 含双氨基的适宜分子量氨基硅油95% 98% ; 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2% 5% ; 碱性催化剂0.01 0.05 %。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涤纶织物增深剂共聚乳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在通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入高HLB值的非离子乳化剂和部分去离子水,开启搅拌器,使高HLB值的非离子乳化剂溶解在溶液中,最后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碱性催化剂水溶液,开启加热装置调节至所需温度30 40°C ; 步骤2)在另一容器中加入全部有机硅氧烷类单体和含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两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加料器中,然后将配好的加料器中的反应液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滴液速度,加料时间控制在2 3小时左右,加料结束后,调节反应至所需温度50 60°C,继续反应3 5小时得到带蓝光的透明液,结束反应,冷却到30°C以后,加入PH调节剂中和,补力口部分去离子水,使该乳液有机倍半硅氧烷的含量控制在20% ; 步骤3)在另一反应釜中,加入氨基硅油的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改性的原料组成配比,在反应温度100 120°C的条件下,反应I 1.5小时,开启真空系统,使反应釜内保持30 60KPa真空度,继续反应I 1.5小时后,结束反应、冷却; 步骤4)改性氨基硅油与非离子型乳化剂2 3:1的比例,按常规氨基硅油方法乳化,补加去离子水调配改性氨基硅油的含量在24%,可得到带蓝光的透明液,该透明液与步骤2)制备的有机倍半硅氧烷溶液按重量比1:1比例复配,复配液即为涤纶织物增深剂共聚乳液。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娃氧烧类单体为甲基二甲氧基娃烧、甲基二乙氧基娃烧、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含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为Y -(2,3-环氧丙氧)丙基二甲氧基娃烧、Y —(2,3-环氧丙氧)丙基二乙氧基娃烧、Y —(2,3-环氧丙氧)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高HLB的非离子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6 20,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如TX-40、TX-50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如AE0-50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硅烷水解抑制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含双氨基的适宜分子量氨基硅油,其适宜分子量经GPC法测定值在8500 10000范围,氨值为0.6 ;所述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为环氧氯乙烷、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丁烷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用于改性氨基硅油乳化的非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如TX-1O、ΤΧ-9、TX-7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如AEO-1O、AE0-9、AE0-7等的一种或其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碱性催化剂为季铵碱如氢氧化四甲铵(CH3)4N0H、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PH调节剂为醋酸、盐酸、硫酸的一种或其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较小分子量与粒径的有机倍半硅氧烷,该物中的硅含量高,是增深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制备方法环保无污染; 2)对含双氨基的适宜分子量氨基硅油用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作适度改性,引入环氧基团,使织物处理后亲水性保持不变; 3)本专利技术有较明显的增深效果,织物经该增深剂处理后有害物质在织物表面无残留,属绿色环保整理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 ①在通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在5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12克,再加入10克TX-50(固体)和232克去离子水及I克乙二醇,开启搅拌器,转速为300rpm,使TX-50溶解在溶液中,最后加入在50克去离子水中溶解了 I克氢氧化钠的催化剂水溶液,打开恒温水浴锅调节至35°C。②在250mL烧杯中加入甲基二甲氧基娃烧90克和Y —(2,3-环氧丙氧)丙基二甲氧基硅烷10克,两液混合均匀后加入滴液漏斗,然后用滴液漏斗将配好的反应液滴加入四口烧瓶中。控制滴液速度,加料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加料结束后,调节反应至所需温度50°C,继续反应3小时得到带蓝光的透明液,结束反应,冷却到30°C以后,加入1.5克冰醋酸中和,补加97.5克去离子水至总量500克。此乳液有机倍半硅氧烷含量为20% ③在5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分子量8500的氨基硅油97克,环氧氯丙烷3克和氢氧化钾0.03克后开启搅拌器,转速为300rpm,升温到110°C,反应1.5小时后,开启水环式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涤纶织物增深剂共聚乳液,主要由有机倍半硅氧烷与改性氨基硅油的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复配而成,其特征在于:有机倍半硅氧烷,原料组成范围重量百分比为:有机硅氧烷类单体?????????????????????18%~28%;含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2%~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5?%;高HLB值的非离子乳化剂??????????????1?%~5?%;碱性催化剂??????????????????????????0.1?%~0.5?%;PH调节剂??0.1?%~0.5?%;硅烷水解抑制剂??????????????????????0.1?%~0.8?%;去离子水????????????????????????????55?%~70?%;???改性氨基硅油的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原料组成范围重量百分比为:含双氨基的适宜分子量氨基硅油????????????95%~98%;环氧氯烷基类化合物????????????????2%~5%;碱性催化剂?????????????????????????????0.01~0.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洪德高正宏蒋耀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