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表面处理
,更特别的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碳纤维表面涂覆镍、铁氧体、钴等电磁吸波材料,与树脂复合,可获得高性能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一般来说,镍镀层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较差,进而影响镀层/树脂界面特性。对镍镀层进行表面改性,是改善镀镍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粘结性能的有效方法。Y-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具有与镍镀层基体结合力强、对环境无危害和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将其配制成溶胶,可以改善镀镍层与树脂之间的结合力。在溶胶配制过程中Y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发生水解,生成大量反应活性很高的硅醇基团(S1-OH)0溶胶涂敷在镀层表面以后,硅醇基团之间发生缩聚反应生成S1-O-Si的空间网络结构,而硅醇基团与镀层表面也发生反应,反应后通过Me-O-Si键连接,从而达到与镀层紧密结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镍镀层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较差的缺陷,专利技术一种通过Y-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偶联作用来增强镀镍碳纤维/环氧树脂粘结强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步配制醇水混合溶液水与乙醇体积比=1 9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增强镀镍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粘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第一步:配制醇水混合溶液:水与乙醇体积比=1∶9;第二步:将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醇水溶液中,用醋酸调节溶液pH值至4.5,磁力搅拌1h,配制成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体积分数为5%?15%的溶胶液;第三步:将镀镍碳纤维加入到溶胶液中进行偶联剂处理,用恒温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40℃,时间为30min,密封容器,以免溶剂挥发;第四步:取出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纤维,在空气中干燥15min后,转移至干燥箱内60℃干燥3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强镀镍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粘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第一步:配制醇水混合溶液:水与乙醇体积比=1:9; 第二步:将Y-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醇水溶液中,用醋酸调节溶液pH值至4.5,磁力搅拌lh,配制成Y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春娟,熊成,于美,李松梅,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