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乳液按重量份数由一下组分组成:偏二氯乙烯单体90~96份、丙烯酸单体1~2份、丙烯晴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3~4份、引发剂0.2~0.3份、乳化剂1~2份、分散剂90~100份、pH调节剂0.0001~0.000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升高偏二氯乙烯单体的含量,使胶乳干燥后,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增加入丙烯酸酯软单体,使处理后布料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涂覆后的薄膜比较硬,富有较好的弹性以及非常好的阻隔性,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性胶乳,与丙烯酸乳液具有非常好的相溶性,与丙烯酸乳液型处理剂并用,具有非常好的改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偏二氯乙烯(简称PVDC)主要组分为偏二氯乙烯(VDC),由于具有对称的分子结构和疏水基氯的存在,使其有较高的结晶性和熔点,阻水、阻氧性能好,且对气体的阻隔性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军工等领域。缺点是热稳定性差,在加工温度下极易分解脱出氯化氢,形成烯烃链,造成制品变色,同时这些烯烃链形成许多十字形交联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易熔融。以偏二氯乙烯(VDC)和丙烯酸(AA)共聚制得(PVDC),主要以PVDC为中间阻隔层,利用优异的阻隔性,将其与尼龙、聚丙烯、聚乙烯、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等耐磨材料、热封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多 层共挤吹膜或共挤流延膜的形式用于中低温食品包装,尤其是冷鲜肉的包装中。旺多仁在《中国氯碱》的“偏二氯乙烯共聚树脂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介绍了偏二氯乙烯(VDC)与丙烯酸(MA)共聚,添加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剂等多种助剂经螺杆炼塑机挤出加工制得PVDC多层共挤薄膜的方法。JP57057708涉及偏二氯乙烯多层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水性多层聚合物分散体是由单体A乳液聚合后,再加入单体B乳液聚合,分步聚合反应制备的。100份单体(A)包括85% 95%的偏二氯乙烯,0.1% 0.5%的可共聚的乙烯单体和0.1 % 25%的选自不饱和有机酸(盐)与甲基丙烯酰胺的不饱和有机酸(盐)单体;2_50份的单体B包括20% 65%的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乙烯芳香族化合物单体,35% 80%选自除上述之外的丙烯酸酯,除上述之外的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酯和乙烯醚,与0.1 % 10 %选自不饱和有机酸与甲基丙烯酰胺的单体。GB2059426公开了一种分段聚合以获得多层结构的乳液粒子的技术,获得的乳胶粒子可以改善乳液的涂布性能和应用性能。上述文献中虽然有的公开了含VDC/MMA/BA核/壳结构共聚乳液,但VDC/MMA/BA的核壳结构共聚乳液未涉及核/中间/壳组成均由VDC/MMA/BA组成以及核/中间/壳三层结构粒子各层比例为5 30 ;25 70 ; 15 30的PVDC共聚乳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其成膜极佳阻隔性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稳定性和涂覆性更好的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该乳液按重量份数由一下组分组成:偏二氯乙烯单体90 96份、丙烯酸单体I 2份、丙烯晴4 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3 4份、引发剂0.2 0.3份、乳化剂I 2份、分散剂90 100份、PH调节剂0.0001 0.0002 份。所述的分散剂为去离子水。所述的引发剂为亚铁离子、雕白粉和叔丁基过氧化氢。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联苯醚、仲烷基醚磺酸钠和苯乙烯磺酸钠。所述的PH调节剂为乙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共聚PVDC乳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工艺步骤:(I)将釜料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用氮气充分置换反应釜内空气,抽真空吸入5-20%的混合单体;(3)升温,当温度升至30 35°C时,开始加入引发剂,等回流停止后继续升温,当温度升至50-55°C时,反应至压力明显下降时,通过计量泵匀速加入余下的混合单体和乳化齐U,加料时间为6 8小时,引发剂的加料时间为7 10小时;(4)加完物料后,升温至60 70°C,采用真空脱析法脱除残留单体,时间为2 4小时;(5)然后降温到35°C以下,用100目以上的不锈钢过滤网过滤出料。步骤(I)中的釜料包括100份去离子水、2份乳化剂、0.01份有机过氧化物和少量助还原剂。步骤⑵中的引发剂为叔丁基过氧化氢和雕白粉的氧化还原体系。 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高偏二氯乙烯单体的含量,使胶乳干燥后,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增加入丙烯酸酯软单体,使处理后布料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本专利技术处理涂覆后的薄膜比较硬,富有较好的弹性以及非常好的阻隔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水性胶乳,与丙烯酸乳液具有非常好的相溶性,与丙烯酸乳液型处理剂并用,具有非常好的改性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原料及含量:名称数量(千克〕釜料: 去离子水2230 仲烷基磺酸钠15助还原剂少量有机过氧化氢2.885 混合单体: 偏二氯乙烯2455.2 甲基丙烯酸甲酯79.2丙烯腈106 丙烯酸26.4 乳化剂: 苯乙烯磺酸钠39.6 十二烷基联苯醚1.5 引发剂:引发剂A:叔丁基过氧化氢2.885 去离子水120引发剂B:雕白粉2.475 去离子水120具体操作过程:先将2230千克去离子水、少量助还原剂、15千克仲烷基磺酸钠和2.885千克有机过氧化氢加到反应釜中通氮气充分置换里面的空气,吸入10%的混合单体,然后升温,当温度升至30°C时加入引发剂A、B溶液,当温度升至55°C时,反应至压力明显下降时,通过计量泵连续不断地将余下的混合单体加入到反应釜中,同时保持温度在50-55°C不变,控制混合单体打入时间为7小时,引发剂的打入时间为8小时,当混合单体加入完毕后持续加入引发剂I小时,此时压力将降至一定后保持不变,压力保持不变30分钟后,停止加入引发剂,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65°C,用真空脱吸法脱出残留单体3小时,然后降温到35°C以下,用100目 以上的不锈钢过滤网过滤出料。权利要求1.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其特征在于:该乳液按重量份数由一下组分组成:偏二氯乙烯单体90 96份、丙烯酸单体I 2份、丙烯晴4 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3 4份、引发剂0.2 0.3份、乳化剂I 2份、分散剂90 100份、PH调节剂0.0001 0.0002 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亚铁离子、雕白粉和叔丁基过氧化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联苯醚、仲烷基醚磺酸钠和苯乙烯磺酸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为乙酸。6.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工艺步骤: (1)将釜料加入反应釜中,搅拌; (2)用氮气充分置换反应釜内空气,抽真空吸入5-20%的混合单体; (3)升温,当温度升至30 35°C时,开始加入引发剂,等回流停止后继续升温,当温度升至50-55°C时,反应至压力明显下降时,通过计量泵匀速加入余下的混合单体和乳化剂,加料时间为6 8小时,引发剂的加料时间为7 10小时; (4)加完物料后,升温至60 70°C,采用真空脱析法脱除残留单体,时间为2 4小时; (5)然后降温到35°C以下,用100目以上的不锈钢过滤网过滤出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的釜料包括100份去离子水、2份乳化剂、0.01份有机过氧化物和少量助还原剂。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VDC/AA/MMA/AN共聚PVDC乳液,其特征在于:该乳液按重量份数由一下组分组成:偏二氯乙烯单体90~96份、丙烯酸单体1~2份、丙烯晴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3~4份、引发剂0.2~0.3份、乳化剂1~2份、分散剂90~100份、PH调节剂0.0001~0.000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炎华,朱鹏,葛亮,孙玉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瑞普埃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