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机芯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321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芯主轴,包括轴承轴、设于轴承轴内一端的定位装置和设于轴承轴内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于定位装置的下方,轴承轴上设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通孔的宽度,第一通孔的下表面高于第二通孔的下表面,夹持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弹簧、顶板、夹紧板和解锁轴,夹紧板一端设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端设于第二通孔内,所述夹紧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平行,夹紧板、顶板、解锁轴和定位装置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高速机芯主轴具有易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牙科手机车针夹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机芯主轴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牙科手机车针夹持装置中,用于夹紧车针的夹紧板是将与弹簧和解锁轴相作用的面均加工成斜面。而对于夹紧板这类小部件将两个面加工成斜面,加工难度很大,且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从而也使得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加工,生产成本降低的高速机芯主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速机芯主轴,包括轴承轴、设于轴承轴内一端的定位装置和设于轴承轴内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于定位装置的下方,轴承轴上设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通孔的宽度,第一通孔的下表面高于第二通孔的下表面,夹持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弹簧、顶板、夹紧板和解锁轴,夹紧板一端设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端设于第二通孔内,夹紧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平行,夹紧板、顶板、解锁轴和夹持装置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孔。从而,夹紧板在第二通孔内的摆动空间大于在第一通孔内的摆动空间,通过顶板对夹紧板的作用控制夹紧板的倾斜程度,进而控制夹持装置对车针的夹持状态,方便对夹紧板状态的调整,不必将夹紧板加工为斜面,降低了加工难度,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为扶嘴,扶嘴固定设于轴承轴内。从而限定了车针在轴承轴内的位置,便于车针定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板为梯形板,顶板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下表面为斜面,顶板位于第二通孔一侧的厚度大于顶板位于第一通孔一侧的厚度。顶板下表面为斜面使得作用于夹紧板时夹紧板的摆动,使得夹紧板倾斜将车针夹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上表面设于轴承轴的同一径向平面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板和解锁轴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高速机芯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高速机芯主轴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2:高速机芯主轴,包括轴承轴1、设于轴承轴I内一端的定位装置2和设于轴承轴I内的夹持装置3,夹持装置3设于定位装置2的下方,定位装置2为扶嘴,扶嘴固定设于轴承轴I内。轴承轴I上设有方形通孔4,方形通孔4包括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第一通孔41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通孔42的宽度,第一通孔41的下表面高于第二通孔42的下表面,夹持装置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弹簧31、顶板32、夹紧板33和解锁轴34,顶板32和解锁轴34固定连接,顶板32与解锁轴34通过焊接相连接,夹紧板33 —端设于第一通孔41内、另一端设于第二通孔42内,夹紧板33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平行,夹紧板33、顶板32、解锁轴34和定位装置2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孔6,轴孔6与需夹紧的车针5相配合。顶板32为梯形板,顶板32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下表面为斜面,顶板32位于第二通孔42 —侧的厚度大于顶板32位于第一通孔41 一侧的厚度。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的上表面设于轴承轴I的同一径向平面上。本技术的高速机芯主轴在使用时,按压解锁轴34或按压扶嘴,使得解锁轴34相对轴承轴I向上运动,解锁轴34推动夹紧板33,夹紧板33的上表面与通孔4的上表面接触,弹簧31被压缩,顶板32的斜面顶点离开夹紧板33,从而,夹紧板33在解锁轴34的作用下呈水平状态,车针5插入高速机芯主轴内或从高速机芯主轴内取出。当车针5插入高速机芯主轴后,作用于解锁轴34上的作用力撤销,顶板32在弹簧31反弹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利用斜面推动夹紧板33,使得夹紧板33倾斜。当夹紧板33的上表面与第一通孔41的上表面相接触时,夹紧板33在弹簧31和轴承轴I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倾斜状态,从而使得车针5处于夹紧状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权利要求1.高速机芯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轴、设于轴承轴内一端的定位装置和设于轴承轴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于定位装置的下方,所述轴承轴上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通孔的宽度,所述第一通孔的下表面高于第二通孔的下表面,所述夹持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弹簧、顶板、夹紧板和解锁轴,所述夹紧板一端设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端设于第二通孔内,所述夹紧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平行,所述夹紧板、顶板、解锁轴和定位装置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芯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扶嘴,所述扶嘴固定设于轴承轴内。3.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高速机芯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梯形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下表面为斜面,所述顶板位于第二通孔一侧的厚度大于顶板位于第一通孔一侧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机芯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上表面设于轴承轴的同一径向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高速机芯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解锁轴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芯主轴,包括轴承轴、设于轴承轴内一端的定位装置和设于轴承轴内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于定位装置的下方,轴承轴上设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通孔的宽度,第一通孔的下表面高于第二通孔的下表面,夹持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弹簧、顶板、夹紧板和解锁轴,夹紧板一端设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端设于第二通孔内,所述夹紧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平行,夹紧板、顶板、解锁轴和定位装置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孔。本技术公开的高速机芯主轴具有易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文档编号B25B11/00GK203125364SQ201320050689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强 申请人:佛山市驰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速机芯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轴、设于轴承轴内一端的定位装置和设于轴承轴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于定位装置的下方,所述轴承轴上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通孔的宽度,所述第一通孔的下表面高于第二通孔的下表面,所述夹持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弹簧、顶板、夹紧板和解锁轴,所述夹紧板一端设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端设于第二通孔内,所述夹紧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平行,所述夹紧板、顶板、解锁轴和定位装置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驰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