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环路热虹吸管冷却结构的高速高精度电主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电主轴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环路热虹吸管冷却结构的高速高精度电主轴。
技术介绍
据统计,在高速精密加工中,由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所占的比例高达40%~70%。而电主轴则是数控机床进行高精度加工过程中的核心部件和主要产热元件。由于电主轴自身结构因素的限制,导致电机及轴承所产生的热量积聚在转子部位而无法及时有效的导出,致使转子部分受热膨胀,引起主轴配合尺寸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主轴的加工精度。电主轴的热源主要包括电机和轴承两部分。轴承产生热量主要是由于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的摩擦作用;而电机产生的热量主要包括定子绕组铜耗发热和转子铁损发热以及转子高速旋转时摩擦周围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其中定子发热约占总发热量的2/3,转子发热约占1/3。对于轴承产热的生热问题,目前常用的办法是轴承油-气(雾)润滑技术,在对轴承进行润滑的同时带走部分热量,使得轴承的发热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于电机定子的发热问题,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在定子外侧加工出螺旋冷却流道,利用冷却水(或油)的循环流动,透过壳体带走电机定子的热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单环路热虹吸管结构冷却的高速高精度电主轴,包括电主轴转轴(14),电主轴转轴(14)前后两端通过前轴承组件(1)、后轴承组件(5)与电主轴外壳(4)两端连接,电主轴转轴(14)中部固定的电机转子(2)与固定在电主轴外壳(4)内部的电机定子(3)配套,其特征在于:后轴承组件(5)和电主轴外壳(4)后端连接的后端盖(7)共同构成密闭的冷却腔室(11),电主轴转轴(14)尾端伸入至冷却腔室(11)内部,冷却腔室(11)的一侧连接有进油管(6),和进油管(6)相对的冷却腔室(11)的另一侧设有出油管(8);所述的电主轴转轴(14)上加工有单环路热虹吸管冷却结构,在电主轴转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环路热虹吸管结构冷却的高速高精度电主轴,包括电主轴转轴(14),电主轴转轴(14)前后两端通过前轴承组件(1)、后轴承组件(5)与电主轴外壳(4)两端连接,电主轴转轴(14)中部固定的电机转子(2)与固定在电主轴外壳(4)内部的电机定子(3)配套,其特征在于:后轴承组件(5)和电主轴外壳(4)后端连接的后端盖(7)共同构成密闭的冷却腔室(11),电主轴转轴(14)尾端伸入至冷却腔室(11)内部,冷却腔室(11)的一侧连接有进油管(6),和进油管(6)相对的冷却腔室(11)的另一侧设有出油管(8);所述的电主轴转轴(14)上加工有单环路热虹吸管冷却结构,在电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民,李法敬,史晓军,徐亮,梁锋,李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