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243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上料机械手,它包括吸吊框架立柱、吸吊框架拉杆、吸吊框架、送料大气缸、小车驱动机构、升降吸吊机构、动力滚筒线、上料小车机构和小车轨道机构;所述吸吊框架和吸吊框架拉杆横向安装于所述吸吊框架立柱,所述小车驱动机构安装于吸吊框架,小车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吸吊机构沿吸吊框架横向移动,升降吸吊机构位于上件工位上方,动力滚筒线位于上件工位和冲床前部位之间,上料小车机构设置于动力滚筒线上方,送料大气缸驱动上料小车机构沿小车轨道机构横移,不但可满足生产的工艺要求,而且实现高效化、无人化操作,还可减少对人的危害,保障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尤其涉及上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液晶电视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线上的劳动人员成本越来越高,效率的提高也使产线工人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长时间的岗位工作造成了工人的疲劳作业,致使产品质量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等原因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确保产品品质以及减轻产线工人的工作负荷与产品的生产成本,液晶电视背板在从平整钢板冲压成形过程中,工艺要求将其从整垛钢板分拣出单张钢板送入背板成形冲床,如采用人工搬运不但效率低,而且工人操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性,反而品质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上料机械手,不但可满足生产的工艺要求,而且实现高效化、无人化操作,还可减少对人的危害,保障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料机械手,它包括吸吊框架立柱、吸吊框架拉杆、吸吊框架、送料大气缸、小车驱动机构、升降吸吊机构、动力滚筒线、上料小车机构和小车轨道机构;所述吸吊框架和吸吊框架拉杆横向安装于所述吸吊框架立柱,所述小车驱动机构安装于吸吊框架,小车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吸吊机构沿吸吊框架横向移动,升降吸吊机构位于上件工位上方,动力滚筒线位于上件工位和冲床前部 位之间,上料小车机构设置于动力滚筒线上方,送料大气缸驱动上料小车机构沿小车轨道机构横移。所述小车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构、主动同步带轮、从动同步带轮、同步带、底板、驱动轮、轨道和防翻板,所述减速机构驱动主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之间连接同步带,同步带连接底板,底板设置有所述驱动轮,驱动轮与轨道轨接,轨道旁侧设置有所述防翻板。所述升降吸吊机构包括吸吊气缸、导向杆、下部铝合金板、第一真空接管吸盘和光电感应器;所述吸吊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导向杆穿过底板,吸吊气缸和导向杆的底部连接所述下部铝合金板,所述第一真空接管吸盘和光电感应器安装于所述下部铝合金板。所述上料小车机构包括车轮总成、车架、第二真空接管吸盘、超薄气缸和铝型材,所述车轮总成安装于车架底部,铝型材安装于车架,超薄气缸安装于铝型材,第二真空接管吸盘安装于超薄气缸,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第二防翻板。所述小车轨道机构包括方通支撑轨、V型轨道、防撞块;方通支撑轨安装于吸吊框架立柱,V型轨道安装于方通支撑轨,V型轨道两端设置有所述防撞块,V型轨道旁侧设置有凹槽防翻轨,所述车轮总成与V型轨道轨接,凹槽防翻轨与第二防翻板轨接。所述动力滚筒线设置有工件检测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上料机械手,它包括吸吊框架立柱、吸吊框架拉杆、吸吊框架、送料大气缸、小车驱动机构、升降吸吊机构、动力滚筒线、上料小车机构和小车轨道机构;所述吸吊框架和吸吊框架拉杆横向安装于所述吸吊框架立柱,所述小车驱动机构安装于吸吊框架,小车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吸吊机构沿吸吊框架横向移动,升降吸吊机构位于上件工位上方,动力滚筒线位于上件工位和冲床前部位之间,上料小车机构设置于动力滚筒线上方,送料大气缸驱动上料小车机构沿小车轨道机构横移,不但可满足生产的工艺要求,而且实现高效化、无人化操作,还可减少对人的危害,保障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小车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小车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吸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料小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小车轨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械手,它包括吸吊框架立柱1、吸吊框架拉杆2、吸吊框架3、送料大气缸9、小车驱动机构4、升降吸吊机构5、动力滚筒线6、上料小车机构7和小车轨道机构8 ;所述吸吊框架3和吸吊框架拉杆2横向安装于所述吸吊框架立柱1,所述小车驱动机构4安装于吸吊框架3,小车驱动机构4驱动升降吸吊机构5沿吸吊框架3横向移动,升降吸吊机构5位于上件工位上方,动力滚筒线6位于上件工位和冲床前部位之间,上料小车机构7设置于动力滚筒线6上方,送料大气缸9驱动上料小车机构7沿小车轨道机构8横移。所述动力滚筒线6设置有工件检测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车驱动机构4包括减速机构40、主动同步带轮41、从动同步带轮43、同步带44、底板42、驱动轮46、轨道45和防翻板47,所述减速机构40驱动主动同步带轮41,主动同步带轮41和从动同步带轮43之间连接同步带44,同步带44连接底板42,底板42设置有所述驱动轮46,驱动轮46与轨道45轨接,轨道45旁侧设置有所述防翻板47。该机构结构简单,移动过程平稳,时刻保持水平,满足特定工艺要求,防翻板47能有效防止移动过程中底板42翻倒,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吸吊机构5包括吸吊气缸50、导向杆51、下部铝合金板52、第一真空接管吸盘54和光电感应器;所述吸吊气缸5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42,导向杆51穿过底板42,吸吊气缸50和导向杆51的底部连接所述下部铝合金板52,所述第一真空接管吸盘54和光电感应器安装于所述下部铝合金板52。该机构结构简单,光电感应器可自动感应工件到位,便于下一步动作,移动过程平稳,可满足特定工艺要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料小车机构7包括车轮总成71、车架72、第二真空接管吸盘74、超薄气缸75和铝型材73,所述车轮总成71安装于车架72底部,铝型材73安装于车架72,超薄气缸75安装于铝型材73,第二真空接管吸盘74安装于超薄气缸75,所述车架72底部设置有第二防翻板85。该机构结构简单,移动过程平稳,时刻保持水平,满足特定工艺要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车轨道机构8包括方通支撑轨81、V型轨道82、防撞块83 ;方通支撑轨81安装于吸吊框架立柱1,V型轨道82安装于方通支撑轨81,V型轨道82两端设置有所述防撞块83,V型轨道82旁侧设置有凹槽防翻轨84,所述车轮总成71与V型轨道82轨接,凹槽防翻轨84与第二防翻板85轨接。该机构结构简单,有助于上料小车机构7平稳地移动,满足特定工艺要求,防翻轨和第二防翻板85能有效防止移动过程中翻倒,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械手,其工作过程是:工件(液晶电视背板成形钢板)整垛放置于上件工位,升降吸吊机构5已停于上件工位,检测到上件工位有工件,吸吊气缸50伸出,光电感应器检测到工件,吸吊气缸50停,第一真空接管吸盘54吸住工件,吸吊气缸50上升到位,上料小车机构7移行到动力滚筒线6上方停止,吸吊气缸50伸出将工件放置于动力滚筒线6上,动力滚筒线6检测到有工件后动作,动力滚筒线6将工件输送到冲床前部位后停止,上料小车机构7的超薄气缸75下降,第二真空接管吸盘74吸住工件,超薄气缸75上升,送料大气缸9伸出将送料小车送入冲床,第二真空接管吸盘74放气将工件放入有导向冲床模具内,送料大气缸9缩回,继续吸工件送料。与此同时前部所有机构已完成从钢板垛将工件送到上料小车机构7上件位,进入下一工作循环。本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械手的所有动作均由程序控制,完成所有动作,并且工作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吸吊框架立柱(1)、吸吊框架拉杆(2)、吸吊框架(3)、送料大气缸(9)、小车驱动机构(4)、升降吸吊机构(5)、动力滚筒线(6)、上料小车机构(7)和小车轨道机构(8);所述吸吊框架(3)和吸吊框架拉杆(2)横向安装于所述吸吊框架立柱(1),所述小车驱动机构(4)安装于吸吊框架(3),小车驱动机构(4)驱动升降吸吊机构(5)沿吸吊框架(3)横向移动,升降吸吊机构(5)位于上件工位上方,动力滚筒线(6)位于上件工位和冲床前部位之间,上料小车机构(7)设置于动力滚筒线(6)上方,送料大气缸(9)驱动上料小车机构(7)沿小车轨道机构(8)横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通童敏胡云高王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伟创东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