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粒化塔、水渣搅笼机、过滤器、沉淀池、热水池和循环泵,还包括并联连接的冷却塔、吸收式制冷机组、采暖装置;所述冷却塔、吸收式制冷机组、采暖装置并联后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粒化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季节性问题,提高了冲渣水余热回收率,实现了冲渣水余热的充分回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的余热回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钢铁产业是能耗大户,而且在消耗能源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充分利用这部分余热将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新契机。随着科技的进步,钢铁厂的中高温余热逐步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利用,而低温余热的利用率却很低,至2011年,钢铁厂低温余热利用率只有约1%。在高炉冶炼工艺中,每生产It铁水产生约0.3t的高炉渣,高炉渣所带走的热量约占高炉总能耗的16%,这些热量基本全部进入冲渣水,并随着冲渣水的循环释放到大气中,能源浪费的同时还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和热污染。目前钢铁厂在第一代渣处理技术(底滤法等)和第二代渣处理技术(英巴法等)的基础之上,应用一种明特法冲渣工艺,对水渣处理及分离进行全自动化方式,同时,冲渣水热损耗低,分离出来的冲渣水更干净,可以直接循环使用。该工艺直接将高温液态渣送至粒化塔,在粒化塔内被喷出的高速水流水淬冷却,形成颗粒状水渣,渣水混合物被输送到水渣蚊龙机内过滤出大颗粒渣,然后通过过滤器进行进一步的渣水分离,分离后的渣由水渣皮带运走,而剩下的冲渣水温度一般能达到90°C左右,高温的冲渣水由冲渣沟进入沉淀池,经初步沉淀后输送至冷却塔降温后循环再利用,这部分热量全都散失在循环的过程中。目前,虽然也有不少回收这部分余热的想法,比如用冲渣水与外部冷水换热,冷水得到热量后用于采暖等,但都难以解决效率低,系统工作时间短,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无法推广应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天气炎热 ,湿度很大,对高炉鼓风机增加脱湿装置对高炉稳产、节焦和降低鼓风机能耗等方面有显著效果,高炉脱湿鼓风也成为国家十二五钢铁企业重点推荐的节能减排项目。目前,高炉脱湿鼓风技术基本都采用电力或蒸汽驱动,运行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所以导致这一技术难以普及。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钢厂厂区及附近小区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用于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粒化塔、水渣搅笼机、过滤器、沉淀池、热水池和循环泵,还包括并联连接的冷却塔、吸收式制冷机组、采暖装置;所述冷却塔、吸收式制冷机组、采暖装置并联后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粒化塔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中,所述沉淀池和热水池之间设有过滤装置。在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中,所述粒化塔通过冲渣沟与所述水渣搅笼机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冷量用户,所述冷量用户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连接,所述冷量用户为鼓风脱湿器或换热器。在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中,所述冷却塔、吸收式制冷机组和采暖装置所在的支路上设有切断阀。在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中,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和采暖装置并联支路的输入端设有加药装置。在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中,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和采暖装置所在的支路上设有取样装置。在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中,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为溴化锂-水制冷机组。在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中,所述沉淀池和热水池外侧设有保温盖板和保温壳体。实施本技术的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冲渣水经过水渣搅笼机、过滤器和沉淀池多级分离过滤后得到的储存于热水池中的热水纯净度高,减少管道的腐蚀和结垢等不良现象,热水可持续循环使用。热水池中的热水通过循环泵将热水输送至冷却塔、吸收式制冷机组或采暖装置,实现了夏季制冷、脱湿和冬季采暖。系统中还设置了冷却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当吸收式制冷机组和采暖装置不需工作或检修时,也不影响高炉渣处理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解决了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季节性问题,提高了冲渣水余热回收率,实现了冲渣水余热的充分回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粒化塔1、水渣搅笼机2、过滤器3、沉淀池4、热水池5、循环泵6、冷却塔7、吸收式制冷机组9和采暖装置10。其中,粒化塔1、水渣搅笼机2、过滤器3、沉淀池4、热水池5和循环泵6依次连接,冷却塔7、吸收式制冷机组9和采暖装置10并联连接。冷却塔7、吸收式制冷机组9、采暖装置10并联后的输入端与循环泵6连接,输出端与粒化塔I连接。吸收式制冷机组9可尽量靠近热水池5布置,以减小系统的热损失也能降低系统的成本。冲渣水在粒化塔I内与高温熔融的高炉渣接触,产生大量的蒸汽和高温冲渣水。粒化塔I通过冲渣沟27与水渣搅笼机2连接。渣水混合物从粒化塔I经冲渣沟27输送至水渣搅笼机2和过滤器3,实现渣和水的分离,渣被皮带运输至水渣堆场,水则进入沉淀池4。冲渣水中残留的大部分渣颗粒沉积在沉淀池4底部,热水池5中的热水纯净度高,可避免管道腐蚀或结垢。热水池5中的热水通过循环泵6将热水输送至冷却塔7、吸收式制冷机组9或采暖装置10,可实现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系统中设置了冷却塔7,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当吸收式制冷机组9和采暖装置10不需工作或检修时,也不影响高炉渣处理的正常工作。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系统还包括冷量用户11,冷量用户11可以是鼓风脱湿器或换热器等装置。冷量用户11与吸收式制冷机组9连接,吸收式制冷机组9可为冷量用户11提供冷量。鼓风脱湿器可以为高炉鼓风机脱湿,通过换热器可以为房间供冷。进一步的,循环泵6所在的主回路上设有切断阀13,冷却塔7所在的支路上设有切断阀15,吸收式制冷机组9所在的支路上设有切断阀16,采暖装置10所在的支路上设有切断阀17,吸收式制冷机组9和采暖装置10并联支路的输入端设有切断阀14。在夏季,切断阀13、切断阀14和切断阀16打开,切断阀15和切断阀17均关闭,从循环泵6出来的热水通过管道18、管道19和管道20送入吸收式制冷机组9的发生器,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9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实现换热。本实施例中的吸收式制冷机组9为溴化锂-水制冷机组。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9工作从而进行制冷,产生的冷量通过冷媒介质输送至鼓风脱湿器或通过换热器向用户提供冷量。从发生器流出的低温水通过管道22、管道24和管道26直接返回粒化塔1,形成一个封闭的冲渣水余热驱动制冷系统。在冬季,关闭切断阀15和切断阀16,打开切断阀13、切断阀14和切断阀17热水通过管道和管道送入采暖装置10,热水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向用户提供热量。从采暖装置10流出的低温水则经过管道23、管道24和管道26直接返回粒化塔1,形成另一个封闭的冲渣水采暖循环系统。 在春、秋季节的某些月份,或者制冷机组9和采暖系统需要检修的时候,制冷机组9和采暖装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粒化塔、水渣搅笼机、过滤器、沉淀池、热水池和循环泵,还包括并联连接的冷却塔、吸收式制冷机组、采暖装置;所述冷却塔、吸收式制冷机组、采暖装置并联后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粒化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阵,田晓杰,毛华芳,阮祥志,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