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2021 阅读:239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8-15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包括取件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取件板呈平行设置,安装板设于取件板上方,取件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若干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取件板上面设有第一握把,所述安装板上面设有第二握把,所述取件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嵌件夹头,所述嵌件夹头贯穿取件板且由取件板底面伸出,所述嵌件夹头呈与五金件匹配的空心圆柱状,对应安装板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插入嵌件夹头内的顶出柱,具有合理利用操作工的空闲时间,缩短注塑周期,提高注塑效率;注塑机工作的无效时间缩短,防止堵嘴;利用治具让五金入模更安全;可以用原来的有效时间放置4倍、8倍或更多的五金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辅助治具,特别涉及一种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在成型过程中,若需预先置入五金成型,为了提高效率及将放置五金变为方便,往往会做一个合适的工具来实现,这个工具就叫五金入模治具.注塑模具在成型过程中,若需预先置入五金成型,为了提高效率及将放置五金变为方便,往往会做一个合适的工具来实现,这个工具就叫五金入模治具,在现实生产中,因技术等各个因素的限制,往往只能做成一模两穴的方式,在注塑成型完成后,才能用赤手一个一个放置五金,这样实际放五金的时间与真正成型所用的时间差不多,从而导致整个注塑周期长而生产效率低下,这种放置五金方式存在周期长,效率低;射嘴易堵嘴,造成生产过程不畅等问题,而且赤手放置五金易烫伤手,无法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了生产效率低、安全风险大、人力成本高等缺点,保 证了成型过程的连续、高质、高效、高安全的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包括取件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取件板呈平行设置,安装板设于取件板上方,取件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若干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取件板上面设有第一握把,所述安装板上面设有第二握把,所述取件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嵌件夹头,所述嵌件夹头贯穿取件板且由取件板底面伸出,所述嵌件夹头呈与五金件匹配的空心圆柱状,对应安装板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插入嵌件夹头内的顶出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件板的底面两侧设有两根插入模具内的定位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均呈U型,且第一握把设于第二握把上方,且第一握把的宽度小于第二握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真正注塑的时候,原来闲着的操机工就可以往五金治具里预置五金,五金预置好后,注塑周期正好完成,从而可实现用原来一模两穴的周期来生产一模八穴或十二穴的高效生产;另一方面在五金往治具里放时,有尺寸做大了的五金就放不进去,自然就被筛选出来而达到高质生产的目的;第三方面因五金是预置入治具后,用手再拿着治具往模具里放,从而避免赤手接触高温模具被烫伤的风险,具有合理利用操作工的空闲时间,缩短注塑周期,提高注塑效率;注塑机工作的无效时间缩短,防止堵嘴;利用治具让五金入模更安全;可以用原来的有效时间放置4倍、8倍或更多的五金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面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取件板;2、安装板;3、第一握把;4、第二握把;5、嵌件夹头;6、顶出柱;7、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图1出示了本技术一种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取件板I和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和取件板I呈平行设置,安装板2设于取件板I上方,取件板I与安装板2之间通过若干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取件板I上面设有第一握把3,所述安装板2上面设有第二握把4,所述取件板I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嵌件夹头5,所述嵌件夹头5贯穿取件板I且由取件板I底面伸出,所述嵌件夹头5呈与五金件匹配的空心圆柱状,对应安装板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插入嵌件夹头内的顶出柱6,所述取件板I的底面两侧设有两根插入模具内的定位柱7,所述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4均呈U型,且第一握把3设于第二握把4上方,且第一握把3的宽度小于第二握把4,所述弹性件为压簧。该治具在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用手握住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4拿起整个治具,先将五金件放入取件板I上的嵌件夹头内,完成后将整个治具放入模具中,操作人员用力握紧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4,使得取件板I和安装板2产生相对位移,顶出柱6将嵌件夹头5上的五金件顶出并固定在 模具中,取件板I和安装板2在压簧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取件板I上可以设有8-16个嵌件夹头或者更多,这样使得五金件入模的效率更高,同时操作更加方便,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权利要求1.一种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取件板(I)和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和取件板(I)呈平行设置,安装板(2)设于取件板(I)上方,取件板(I)与安装板(2)之间通过若干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取件板(I)上面设有第一握把(3),所述安装板(2)上面设有第二握把(4),所述取件板(I)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嵌件夹头(5),所述嵌件夹头(5)贯穿取件板(I)且由取件板(I)底面伸出,所述嵌件夹头(5)呈与五金件匹配的空心圆柱状,对应安装板(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插入嵌件夹头内的顶出柱(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件板(I)的底面两侧设有两根插入模具内的定位柱(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4)均呈U型,且第一握把(3)设于第二握把(4)上方,且第一握把(3)的宽度小于第二握把(4)。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包括取件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取件板呈平行设置,安装板设于取件板上方,取件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若干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取件板上面设有第一握把,所述安装板上面设有第二握把,所述取件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嵌件夹头,所述嵌件夹头贯穿取件板且由取件板底面伸出,所述嵌件夹头呈与五金件匹配的空心圆柱状,对应安装板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插入嵌件夹头内的顶出柱,具有合理利用操作工的空闲时间,缩短注塑周期,提高注塑效率;注塑机工作的无效时间缩短,防止堵嘴;利用治具让五金入模更安全;可以用原来的有效时间放置4倍、8倍或更多的五金等特点。文档编号B29C45/14GK203125847SQ20132011301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蔡峻峰 申请人: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腔注塑模五金入模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取件板(1)和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和取件板(1)呈平行设置,安装板(2)设于取件板(1)上方,取件板(1)与安装板(2)之间通过若干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取件板(1)上面设有第一握把(3),所述安装板(2)上面设有第二握把(4),所述取件板(1)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嵌件夹头(5),所述嵌件夹头(5)贯穿取件板(1)且由取件板(1)底面伸出,所述嵌件夹头(5)呈与五金件匹配的空心圆柱状,对应安装板(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插入嵌件夹头内的顶出柱(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4年12月10日 04:39
    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是指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等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各种金属器件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