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849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内层的普通发泡层和外层的记忆海绵层的双层结构;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头枕,坐垫,靠背,各部位内的记忆海绵厚度都不均匀;所述坐垫自近靠背侧往远离靠背侧依次分为臀部区、腿部区,所述臀部区两侧设有腿外侧支撑区,其记忆海绵层厚度分别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40%-70%,30%-60%,30%-50%。所述靠背自上而下分为上背部区,胸椎区,腰部区,骶部区,所述靠背两侧为背侧支撑区,其各自记忆海绵层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30%-60%,40%-60%,30%-50%,20%-40%,30%-50%;所述头枕的记忆海绵层占所述双层结构的20%-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属于座椅

技术介绍
对于汽车座椅系统来说影响座椅舒适性最大部件是座椅泡沫产品,具体改善舒适性的方法是更改与人体接触区域的发泡硬度或密度。发泡材料一般设置于头部、背部、臀部,腿部等位置,为了提高舒适性,现有的汽车座椅大体上都会设置两层不同硬度的发泡材料,外层的发泡材料硬度一般比内层发泡材料的硬度低一些,但硬度较低的发泡还是无法消除局部压强过大对人体产生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汽车座椅,为改善舒适性,采用设置两层或多层的不同硬度的发泡材料,外层发泡材料的硬度相对较低,但是这种设计思路存在局限性,任然无法消除局部压强过大对人体产生的不适。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内层的普通发泡层和外层的记忆海绵层的双层结构;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头枕1,坐垫,靠背,各部位内的记忆海绵厚度都不均匀;所述坐垫自近靠背侧往远离靠背侧依次分为臀部区6、腿部区7,所述臀部区6两侧设有腿外侧支撑区9,其记忆海绵层厚度分别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40%-70%,30%-60%,30%_50%。所述靠背自上而下分为上背部区2,胸椎区3,腰部区4,骶部区5,所述靠背两侧为背侧支撑区8,其各自记忆海绵层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30%-60%,40%-60%,30%-50%,20%_40%,30%-50% ;所述头枕I的记忆海绵层占所述双层结构的20%-60%。记忆海绵层学名:慢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记忆聚氨酯发泡,常用名称有:记忆海绵,惰性海绵,慢回弹海绵,低反弹海绵,慢弹棉,零压感海绵等。为得到更好的舒适性,将记忆聚氨酯发泡,即记忆海绵引入汽车座椅中,将汽车座椅分为内侧的普通发泡层和外侧的记忆海绵层。记忆海绵的特点是可自行根据不同使用者形状塑造完美贴合且感受极佳的接触,再将汽车座椅的不同大区域进行分类,增加记忆海绵的厚度可以增加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局部应力,提升舒适性,针对不同区域人体所需承受应力大小的特点,将记忆海绵的厚度进行不均匀的布置,同时,为了维持座椅的外形,使双层结构的整体厚度变化不大,进行了普通发泡层和记忆海绵层的厚度配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座椅是后排座椅,包括翻动式扶手,所述翻动式扶手上翻后形成所述靠背的一部分,其记忆海绵层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20%-60%。更进一步的,所述臀部区6自近靠背侧往远离靠背侧依次分为臀后周边区6a,臀部中间区6b,臀前周边区6c,其记忆海绵层分别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40%-60%,50%-70%,40%-60%。 更进一步的,所述腿部区7自近靠背侧往远离靠背侧依次分腿部舒适区7a,腿部支撑区7b,其记忆海绵层分别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40%-60%,30%-50%。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背部区2自上而下分为背部支撑区2a,背部舒适区2b,其记忆海绵层分别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30%-50%,40%-60%。更进一步的,所述头枕I包括中间舒适区Ib和外周支撑区la,其记忆海绵层分别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40%-60%,20%-40%。更进一步的,所述翻动式扶手上翻后自上而下包括上背部区2,胸椎区3,腰部区4,其记忆海绵层分别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20%-40%,40%-60%,20%_40%。优选的多个技术方案,针对汽车座椅的头枕,背部,坐垫等部位受力特点,对上述部位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同时,对细分区域记忆海绵层的厚度范围进行了不同的设置,使得各细分区域的记忆海绵层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百分比达到适合的数值,从而提高了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记忆海绵回弹性好,增加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分散压力,将人体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在座椅骨架上,因而可避免局部压强过大对人体产生的不适;2)对汽车座椅不同大区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区域人体受力不同,设置不同厚度的记忆海绵,降低人体局部应力,提高舒适度,同时记忆海绵使用更合理,避免材料浪费,同时,通过每个区域记忆海绵层与普通发泡层厚度配比的设置,获得合理汽车座椅外形。3)再对汽车座椅不同大区域进一步细分,以及根据不同细分区域人体受力不同,进行不同记忆海绵厚度占比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舒适度,同时优化了材料使用的效率;4)由于均匀分散压力,对于车辆行驶中产生的震动也可适量吸收,起到避震效果,可吸收由于意外事故对人体产生的冲击力;5)记忆发泡与普通发泡配方不同,现所应用的行业都集中在家装行业,汽车行业无涉及,因而将此材料的发泡引入交通工具行业中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6)可根据设计者的概念,任意设计舒适座椅的外观;7)为驾乘者提供完全的身体支撑,保护人体骨骼结构;8)减少或消除座椅上压强过大的区域;9)适合批量生产;10)结构设计满足人体工学。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记忆海绵的枕头的示意图。图2是普通发泡和记忆海绵分子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普通发泡全开孔式分子结构示意图;(b)记忆海绵半开孔或闭孔式分子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座椅立体结构及区域细分示意图。图4是汽车座椅坐垫区域细分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向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4中B-B向剖视示意图。图7是靠背反面区域细分的透视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图7中B-B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头枕的反面的区域细分透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A-A向剖视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B-B向剖视示意图。图13是后排座椅翻动式扶手上翻后的区域细分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A-A向剖视示意图。图15是图13中B-B向剖视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座椅坐上去时的应力分布图。图17是现有技术的普通双发泡层汽车座椅坐上去时的应力分布图。其中,1、头枕,2、上背部区,3、胸椎区,4、腰部区,5、骶部区,6、臀部区,7、腿部区,8、背侧支撑区,9、腿外侧支撑区,la、外周支撑区,lb、中间舒适区,2a、背部支撑区,2b、背部舒适区,6a、臀后周边区,6b、臀部中间区,6c、臀前周边区,7a、腿部舒适区,7b、腿部支撑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记忆海绵又叫做惰性海绵,慢回弹海绵,低反弹海绵,慢弹棉,零压感海绵。与普通发泡相比具有反作用力小,柔软贴合,能吸收冲击能量等特点。参见图2,图2分别表示了普通发泡与记忆海绵的分子结构示意图。记忆海绵不同于普通发泡在于,柔软特性表现与密度没有很明显的联系,主要是其自身分子结构而决定。图2-a中的普通发泡为全开孔分子结构,且分子排列较为有序,作为汽车座椅双层结构的内层,保证有良好的支撑性,图2-b记忆海绵分子结构为半开孔或闭孔式,且分子相对无序,表现出对人体反作用小,贴合人体,柔软舒适的特性。其在汽车座椅上体现为:随着身体重量软化的粒子把受压面积平均分布,能塑造人的体型,消除高压力点,促使您体内的血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受到压迫。当人体离开后,它会回复原状。这种缓解压力的属性避免了反弹压力或重力自建引起的疼痛和不适。该材料的物理特性: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内层的普通发泡层和外层的记忆海绵层的双层结构; 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头枕(I),坐垫,靠背,各部位内的记忆海绵厚度都不均匀; 所述坐垫自近靠背侧往远离靠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内层的普通发泡层和外层的记忆海绵层的双层结构;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头枕(1),坐垫,靠背,各部位内的记忆海绵厚度都不均匀;所述坐垫自近靠背侧往远离靠背侧依次分为臀部区(6)、腿部区(7),所述臀部区(6)两侧设有腿外侧支撑区(9),其记忆海绵层厚度分别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40%?70%,30%?60%,30%?50%;所述靠背自上而下分为上背部区(2),胸椎区(3),腰部区(4),骶部区(5),所述靠背两侧为背侧支撑区(8),其各自记忆海绵层占所述双层结构厚度的30%?60%,40%?60%,30%?50%,20%?40%,30%?50%;所述头枕(1)的记忆海绵层占所述双层结构的20%?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思宇乔文利李侠徐东海许伟杨晓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