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雕刻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044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雕刻磨床,它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2)、横向移动机构(3)以及竖向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轨道(21)、工作平台(22)以及第一直线电机(23);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包括两根立柱(31)、横梁(32)、第二轨道(33)、横移支座(34)以及第二直线电机(35);所述竖向移动机构(4)包括第三轨道(41)、竖移支座(42)、伺服电机(43)以及电主轴(4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精度雕刻磨床具有精度高,精度保持性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雕刻磨床,主要用于玻璃面板、PCB板等切割磨削,属于数控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雕刻磨床通过横向、纵向以及竖向的运动组件做三轴运动,以达到切割磨削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雕刻磨床大多用伺服电机驱动丝杆作直线运动来控制三轴运动,竖向运动组件上安装电主轴,电主轴的下端自动抓刀,进行磨削加工。这样的结构在以往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对于现今高精度的加工要求来说,显然达不到要求。首先由于丝杆在安装过程中的精度难以控制,难以达到μ级;其次丝杠在长期运行中会有磨损,会带来一定偏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加工的误差会越来越大,对于现阶段飞速发展的科技难以适应。厂家为了使得产品达到高精度要求,也需要定期更换零部件,增加了成本。因此传统的雕刻磨床具有精度较差,使用寿命较低的缺点,难以满足当今时代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精度高,精度保持性长,使用寿命长的高精度雕刻磨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精度雕刻磨床,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以及竖向移动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工作平台以及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轨道纵向布置于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平台设置于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设置于工作平台的下部,所述工作平台通过第一直线电机带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两根立柱、横梁、第二轨道、横移支座以及第二直线电机,所述两根立柱分别设置于第一轨道两侧的基座上,所述横梁架设于两根立柱之间,所述第二轨道横向布置于横梁的前表面,所述横移支座设置于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二直线电机设置于横移支座的后部,所述横移支座通过第二直线电机带动;所述竖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三轨道、竖移支座、伺服电机以及电主轴,所述第三轨道竖向布置于横移支座的前表面,所述竖移支座设置于第三轨道上,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横移支座上,所述竖移支座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光栅尺,所述第一光栅尺纵向设置于第一直线电机一侧的基座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光栅尺,所述第二光栅尺横向设置于第二直线电机一侧的横梁上。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竖向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光栅尺,所述第三光栅尺竖向设置于竖移支座一侧的横移支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将传动机构由传统的伺服电机改为非接触式的直线电机,使得精度提高,避免了丝杆的磨损,减少使用偏差的同时使用寿命长,产品精度可以达到μ级;光栅尺的配合使用也使得工作过程中微小的偏差得以补偿,形成闭环控制。因此本技术高精度雕刻磨床具有精度高,精度保持性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精度雕刻磨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座1纵向移动机构2、第一轨道21、工作平台22、第一直线电机23、第一光栅尺24横向移动机构3、包括两根立柱31、横梁32、第二轨道33、横移支座34、第二直线电机35、第二光栅尺36竖向移动机构4、第三轨道41、竖移支座42、伺服电机43、电主轴44、第三光栅尺4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闻精度雕刻磨床,它包括基座I,所述基座I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2、横向移动机构3以及竖向移动机构4,所述纵向移动机构 2包括第一轨道21、工作平台22、第一直线电机23以及第一光栅尺24,所述第一轨道21纵向布置于基座I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平台22设置于第一轨道21上,所述工作平台22沿第一轨道21做纵向运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23设置于工作平台22的下部,所述工作平台22通过第一直线电机23带动,所述工作平台22通过第一直线电机23与基座I连接,所述第一光栅尺24纵向设置于第一直线电机21 —侧的基座I上,所述第一光栅尺24的尺身固定安装在基座I上,所述第一光栅尺24的读头与第一直线电机23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包括两根立柱31、横梁32、第二轨道33、横移支座34、第二直线电机35以及第二光栅尺36,所述两根立柱31分别设置于第一轨道21后段两侧的基座I上,所述横梁32架设于两根立柱31之间,所述第二轨道33横向布置于横梁32的前表面,所述横移支座34设置于第二轨道33上,所述横移支座34沿第二轨道33做横向运动,所述第二直线电机35设置于横移支座34的后部,所述横移支座34通过第二直线电机35带动,所述横移支座34通过第二直线电机35与横移支座34连接,所述第二光栅尺36横向设置于第二直线电机35 —侧的横梁32上,所述第二光栅尺36的尺身固定安装在横梁32上,所述第二光栅尺36的读头与第二直线电机35连接;所述竖向移动机构4包括第三轨道41、竖移支座42、伺服电机43、电主轴44以及第三光栅尺45,所述第三轨道41竖向布置于横移支座34的前表面,所述竖移支座42设置于第三轨道41上,所述竖移支座42沿第三轨道41做竖向运动,所述伺服电机43设置于横移支座34上,所述竖移支座42通过伺服电机43带动,所述第三光栅尺45竖向设置于竖移支座42 —侧的横移支座34上,所述第三光栅尺45的尺身固定安装在横移支座34上,所述第三光栅尺45的读头与竖移支座42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高精度雕刻磨床,它包括基座(I ),所述基座(I)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2)、横向移动机构(3)以及竖向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轨道(21)、工作平台(22)以及第一直线电机(23),所述第一轨道(21)纵向布置于基座(I)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平台(22)设置于第一轨道(21)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23)设置于工作平台(22)的下部,所述工作平台(22)通过第一直线电机(23)带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包括两根立柱(31)、横梁(32)、第二轨道(33)、横移支座(34)以及第二直线电机(35),所述两根立柱(31)分别设置于第一轨道(21)两侧的基座(I)上,所述横梁(32)架设于两根立柱(31)之间,所述第二轨道(33)横向布置于横梁(32)的前表面,所述横移支座(34)设置于第二轨道(33 )上,所述第二直线电机(35 )设置于横移支座(34 )的后部,所述横移支座(34 )通过第二直线电机(35 )带动;所述竖向移动机构(4 )包括第三轨道(41)、竖移支座(42 )、伺服电机(43)以及电主轴(44),所述第三轨道(41)竖向布置于横移支座(34)的前表面,所述竖移支座(42)设置于第三轨道(41)上,所述伺服电机(43)设置于横移支座(34)上,所述竖移支座(42 )通过伺服电机(43 )带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雕刻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2)还包括第一光栅尺(24),所述第一光栅尺(24)纵向设置于第一直线电机(21)—侧的基座(I)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还包括第二光栅尺(36),所述第二光栅尺(36)横向设置于第二直线电机(35 ) 一侧的横梁(32 )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雕刻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移动机构(4)还包括第三光栅尺(45),所述第三光栅尺(45)竖向设置于竖移支座(42) —侧的横移支座( 3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雕刻磨床,它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雕刻磨床,它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2)、横向移动机构(3)以及竖向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轨道(21)、工作平台(22)以及第一直线电机(23),所述第一轨道(21)纵向布置于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平台(22)设置于第一轨道(21)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23)设置于工作平台(22)的下部,所述工作平台(22)通过第一直线电机(23)带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包括两根立柱(31)、横梁(32)、第二轨道(33)、横移支座(34)以及第二直线电机(35),所述两根立柱(31)分别设置于第一轨道(21)两侧的基座(1)上,所述横梁(32)架设于两根立柱(31)之间,所述第二轨道(33)横向布置于横梁(32)的前表面,所述横移支座(34)设置于第二轨道(33)上,所述第二直线电机(35)设置于横移支座(34)的后部,所述横移支座(34)通过第二直线电机(35)带动;所述竖向移动机构(4)包括第三轨道(41)、竖移支座(42)、伺服电机(43)以及电主轴(44),所述第三轨道(41)竖向布置于横移支座(34)的前表面,所述竖移支座(42)设置于第三轨道(41)上,所述伺服电机(43)设置于横移支座(34)上,所述竖移支座(42)通过伺服电机(43)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昌富曹伟纪小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威尔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