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坚专利>正文

一种制造生物质矩形燃料块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993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生物质矩形燃料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左右两个模具侧壁、上下两个凹槽和缺口组成模具块,模具块设置在环形圆盘A和环形圆盘B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环形圆盘A和环形圆盘B上均设置有两圈螺栓孔,环形圆盘B固定在搅拌仓外端的端口处,每两个模具块上的凹槽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的出料口,模具块上的缺口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的模具槽,环形圆盘A通过螺栓与模具块紧密的固定在一起,搅拌仓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皮带轮,搅拌仓内绞龙的主轴连接在搅拌仓外的皮带轮上,绞龙的外端设置有挤压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可加工出多个方形燃料块,效率高,速度快。(*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生物质矩形燃料块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农林产品生物质再利用领域,以秸杆为例,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秸杆制棒机虽然也都能把废弃的秸杆加工成棒状燃料,但是存在部分缺点,其一、加工的圆柱形燃料棒硬度低易碎,不易于装卸;其二、有的制棒机虽然加工出的棒状燃料硬度高不易碎但是一次性只能加工一根燃料棒,生产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生物质矩形燃料块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由模具侧壁、凹槽、缺口、模具固定孔组成的模具块,螺栓孔、绞龙、挤压盘、模具槽、进料口、观察窗、皮带轮、搅拌仓、底座、内齿、环形圆盘A、环形圆盘B,其特征在于由左右两个模具侧壁、上下两个凹槽和缺口组成模具块,模具侧壁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左右两个模具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模具固定孔,模具块设置在环形圆盘A和环形圆盘B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每个模具块相邻紧密的排列在环形圆盘A和环形圆盘B之间也形成一个环形,环形圆盘A和环形圆盘B上均设置有两圈螺栓孔,螺栓孔内设置螺栓,螺栓孔与模具侧壁上的模具固定孔相对应,环形圆盘B固定在搅拌仓外端的端口处,每两个模具块上的凹槽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的出料口,模具块上的缺口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的模具槽,环形圆盘A通过螺栓与模具块紧密的固定在一起,搅拌仓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皮带轮,搅拌仓内绞龙的主轴连接在搅拌仓外的皮带轮上,绞龙的外端设置有挤压盘,挤压盘与绞龙通过轴连接,挤压盘的圆周外缘处设置在模具槽内,搅拌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齿,搅拌仓上的内齿与绞龙外周的绞龙齿相衔接,搅拌仓设置在底座上,搅拌仓的上面与进料口连通,进料口的筒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使用方法:首先将生物质原料如秸杆或木屑通过进料口放入并进入搅拌仓,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绞龙旋转,经过绞龙的旋转搅拌将秸杆或木屑绞成粉末,被粉碎的秸杆或木屑经绞龙的旋转推进进入模具槽内,经过绞龙的旋转带动挤压盘旋转,挤压盘旋转使得挤压盘的圆周外缘在模具槽内转动,通过挤压盘的挤压将粉末从出料口挤出成型为燃料块,如出料口改为圆孔型,则能生产出燃料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次可加工出多个方形燃料块,效率高,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模具侧壁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模具侧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侧壁1、凹槽2、缺口 3、模具口 4、螺栓孔5、绞龙6、挤压盘7、模具槽8、进料口 9、观察窗10、皮带轮I 1、搅拌仓12、底座13、内齿14、环形圆盘A15。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由模具侧壁1、凹槽2、缺口 3、模具固定孔4组成的模具块,螺栓孔5、绞龙6、挤压盘7、模具槽8、进料口 9、观察窗10、皮带轮11、搅拌仓12、底座13、内齿14、环形圆盘A I5、环形圆盘B I 6,其特征在于由左右两个模具侧壁1、上下两个凹槽2和缺口 3组成一个模具块,模具侧壁I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左右两个模具侧壁I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模具固定孔4,模具块设置在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 I 6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每个模具块相邻紧密的排列在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16之间也形成一个环形,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I 6上均设置有两圈螺栓孔5,螺栓孔5内设置螺栓,螺栓孔5与模具侧壁I上的模具固定孔4相对应,环形圆盘B16固定在搅拌仓12外端的端口处,每两个模具块上的凹槽2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的出料口,模具块上的缺口 3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的模具槽8,环形圆盘A15通过螺栓与模具块紧密的固定在一起,搅拌仓12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皮带轮11,搅拌仓12内绞龙6的主轴连接在搅拌仓12外的皮带轮11上,绞龙6的外端设置有挤压盘7,挤压盘7与绞龙6通过轴连接,挤压盘7的圆周外缘处设置在模具槽8内,搅拌仓1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齿14,搅拌仓12上的内齿14与绞龙6外周的绞龙齿相衔接,搅拌仓12设置在底座13上,搅拌仓12的上面与进料口 9连通,进料口 9的筒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0。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一种制造生物质矩形燃料块的装置,包括由模具侧壁(I)、凹槽(2)、缺口(3)、模具固定孔(4)组成的模具块,螺栓孔(5)、绞龙(6)、挤压盘(7)、模具槽(8)、进料口(9)、观察窗(10)、皮带轮(11)、搅拌仓(12)、底座(13)、内齿(14)、环形圆盘A(15)、环形圆盘B(16),其特征在于由左右两个模具侧壁(I)、上下两个凹槽(2)和缺口(3)组成模具块,模具侧壁(I)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左右两个模具侧壁(I )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模具固定孔(4),模具块设置在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16)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每个模具块相邻紧密的排列在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16)之间也形成一个环形,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 (16)上均设置有两圈螺栓孔(5),螺栓孔(5)内设置螺栓,螺栓孔(5)与模具侧壁(I)上的模具固定孔⑷相对应,环形圆盘B(16)固定在搅拌仓(12)外端的端口处,每两个模具块上的凹槽(2)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的出料口,模具块上的缺口(3)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的模具槽(8),环形圆盘A(15)通过螺栓与模具块紧密的固定在一起,搅拌仓(12)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皮带轮(11),搅拌仓(12)内绞龙¢)的主轴连接在搅拌仓(12)外的皮带轮(11)上,绞龙¢)的外端设置有挤压盘(7),挤压盘(7)与绞龙(6)通过轴连接,挤压盘(7)的圆周外缘处设置在模具槽(8)内,搅拌仓(1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齿(14),搅拌仓(12)上的内齿(14)与绞龙(6)外周的绞龙齿相衔接,搅拌仓(12)设置在底座(13)上,搅拌仓(12)的上面与 进料口(9)连通,进料口(9)的筒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生物质矩形燃料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左右两个模具侧壁、上下两个凹槽和缺口组成模具块,模具块设置在环形圆盘A和环形圆盘B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环形圆盘A和环形圆盘B上均设置有两圈螺栓孔,环形圆盘B固定在搅拌仓外端的端口处,每两个模具块上的凹槽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的出料口,模具块上的缺口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的模具槽,环形圆盘A通过螺栓与模具块紧密的固定在一起,搅拌仓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皮带轮,搅拌仓内绞龙的主轴连接在搅拌仓外的皮带轮上,绞龙的外端设置有挤压盘。本技术一次可加工出多个方形燃料块,效率高,速度快。文档编号B30B11/28GK203093075SQ20132011017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志坚 申请人:王志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生物质矩形燃料块的装置,包括由模具侧壁(1)、凹槽(2)、缺口(3)、模具固定孔(4)组成的模具块,螺栓孔(5)、绞龙(6)、挤压盘(7)、模具槽(8)、进料口(9)、观察窗(10)、皮带轮(11)、搅拌仓(12)、底座(13)、内齿(14)、环形圆盘A(15)、环形圆盘B(16),其特征在于由左右两个模具侧壁(1)、上下两个凹槽(2)和缺口(3)组成模具块,模具侧壁(1)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左右两个模具侧壁(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模具固定孔(4),模具块设置在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16)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每个模具块相邻紧密的排列在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16)之间也形成一个环形,环形圆盘A(15)和环形圆盘B(16)上均设置有两圈螺栓孔(5),螺栓孔(5)内设置螺栓,螺栓孔(5)与模具侧壁(1)上的模具固定孔(4)相对应,环形圆盘B(16)固定在搅拌仓(12)外端的端口处,每两个模具块上的凹槽(2)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的出料口,模具块上的缺口(3)相邻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的模具槽(8),环形圆盘A(15)通过螺栓与模具块紧密的固定在一起,搅拌仓(12)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皮带轮(11),搅拌仓(12)内绞龙(6)的主轴连接在搅拌仓(12)外的皮带轮(11)上,绞龙(6)的外端设置有挤压盘(7),挤压盘(7)与绞龙(6)通过轴连接,挤压盘(7)的圆周外缘处设置在模具槽(8)内,搅拌仓(1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齿(14),搅拌仓(12)上的内齿(14)与绞龙(6)外周的绞龙齿相衔接,搅拌仓(12)设置在底座(13)上,搅拌仓(12)的上面与进料口(9)连通,进料口(9)的筒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