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该装置主要是由一喂料螺旋输送机连接一造粒压制装置组成,还包括有一成型切刀装置。所述的造粒压制装置包括有一环状压模,于环状压模的模腔内设置有一对间距可调的压辊和一绕模腔中心转动的喂料刮板,环状压模与压辊间隙配合且相同方向旋转。成型切刀装置主要由设置于环状压模外部的间歇式进给切刀组成,所述切刀邻近压模通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造粒设备可通过改变环模通孔的孔径来改变粉煤颗粒的粒径,通过调节切刀的间歇进给距离来调节粉煤颗粒的长度,以保证制成的粉煤颗粒达到理想的粒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炭加工利用领域,尤其是涉及褐煤的粉煤造粒设备。
技术介绍
褐煤或低变质长焰煤强度低、水份高(含水率一般在30%以上)、单位发热量低,粉尘污染大,其煤粉需要烘干和压型或造粒。现在各国所采用的方法是烘干后压成煤砖或对辊挤压成椭圆形煤球。因为褐煤具有海绵体结构,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所以现有技术压成煤砖或煤球需很大的压力,达到1000kg/c m2以上,耗能巨大,每吨耗电超过50度,设备造价昂贵,损耗大。如果用现有的压型方式把原煤先压型后烘干,在烘干过程中粉煤会散开,煤堆塌落,达不到成型的要求,阻碍加工和贮运。因此,开发一种低能耗、低成本、高产量的造粒设备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该装置具有耗能低,设备损耗低,设备造价低,生产成本低,产量大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其主要是由一喂料螺旋输送机连接一造粒压制装置组成,还包括有一成型切刀装置。所述的喂料螺旋输送机具有一进料口和一连通造粒压制装置的出料口 ;造粒压制装置包括有一环状压模,于环状压模的模腔内设置有一对间距可调的压辊,环状压模与压辊间隙配合且相同方向旋转;还包括且绕模腔中心转动的喂料刮板;所述环状压模周壁上间隔环设有压模通孔;所达的成型切刀装置主要由设置于环状压模外部的间歇式进给切刀组成,所述切刀邻近压模通孔设置。进一步,由该装置制得的颗粒,送至一烘干设备烘干处理;所述烘干设备装置为一蒸压釜,该蒸压釜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的接口 ;一连接过热蒸汽管道的进汽装置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于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放冷凝水的排污口 ;一排放二氧化硫和釜内蒸汽的排气口设置于筒体顶部或侧部。进一步,所述蒸压釜筒体上还设置有稳定筒内的过热蒸汽压力的充气口和放气□。进一步,所述蒸压釜筒体内设置有道轨,一蒸养车沿道轨推入筒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涉及的造粒设备通过相对旋转的环状压模和间距可调的一对压辊的相对旋转,将造粒的粉煤逐渐卷入两者间,并挤入环模通孔中成型,切刀把从环模通孔挤出的成型颗粒切成所述的长度。本技术造粒设备可通过改变环模通孔的孔径来改变粉煤颗粒的粒径,通过调节切刀的间歇进给距离来调节粉煤颗粒的长度,以保证制成的粉煤颗粒粒径为4-12 mm,长度为5-30 mm。本技术涉及的造粒机每小时可造粒28吨以上,成型率可达90%以上。本技术烘干装置保证褐煤颗粒在最佳的温度和压力下烘干,使褐煤颗粒改性成趋向于烟煤的特性,并及时的排出废气和冷凝水,减少蒸汽用量,设备造价低,并使烘干后的褐煤颗粒水份降低显著,回吸极小,不发生自燃、风化,单位发热量大幅度提高。经本装置制作的颗粒型煤,具备了易烘干、易运输、强度高、外观好、烘干过程和烘干后不易变形等优点,相对于粉煤和大块煤来说,更易被用户使用,更方便燃烧,并使燃烧更充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造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喂料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造粒压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蒸压釜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蒸压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其主要是由一喂料螺旋输送机I连接一造粒压制装置2组成,还包括有一成型切刀装置。喂料螺旋输送机I和造粒压制装置2分别由变频调速电机4和主传动箱3驱动。如图2所示的喂料螺旋输送机1,其主要是由绞龙轴11、不锈钢筒体12组成,所述的不锈钢筒体12上设有一进料口 121和一连通造粒压制装置的出料口 122。绞龙轴11起物料输送作用,转速可调,它由变频调速电机4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带动绞龙轴11转动,转速可从O—150转/分范围内调节,有效转速为12—120转/分。如图3所示的 造粒压制装置,其包括有一环状压模21,于环状压模21的模腔内设置有一对间距可调的压辊22,环状压模21与压辊22间隙配合且相同方向旋转;所述环状压模21周壁上间隔环设有压模通孔211。筛分、破碎后的粉煤经喂料螺旋输送机I出料口122均匀输送至环状压模21的模腔内,一绕模腔中心转动的喂料刮板23将粉煤刮入压辊22与环状压模21的间隙,压辊22与环状压模21相向旋转,将粉煤挤入环状压模21的环模通孔211中成型,制成粒径为4-12 mm的颗粒。如图3所示,本技术造粒设备的成型切刀装置主要由设置于环状压模21外部的间歇式进给切刀5组成,所述切刀5邻近压模通孔设置,以把不断从环模通孔211中挤出的成型颗粒切成所需的5-30 mm长度。本技术造粒设备可通过改变环模通孔211的孔径来改变粉煤颗粒的粒径,通过调节切刀5的间歇进给距离来调节粉煤颗粒的长度,以保证制成的粉煤颗粒粒径为4-12mm,长度为 5-30 mm。如图4所示的一种褐煤的颗粒及粉煤造粒后的烘干装置,该装置为一蒸压釜6,该蒸压爸6包括一由鞍式支座614支撑的筒体61,筒体61 —端设有球冠封头611,另一端设有椭圆形封头612,球冠封头611与筒体61设有一安全联锁装置613锁固。所述筒体I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的接口 62、63,通过压力表、温度表监测蒸压釜内的运行情况。筒体6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 65,进气口 65连接过热蒸汽管道和筒体61内的进汽装置64。于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 66,排污口 66安装疏水阀,将釜内冷凝水及污物通过疏水阀排出釜外。一排放二氧化硫和釜内蒸汽的排气口 67设置于筒体61顶部。所述筒体61上还设置有稳定筒内的过热蒸汽压力的充气口 68和放气口 69。如图5所示,筒体61内设置有道轨615,蒸养车沿道轨推入筒体61内,关闭球冠封头611,利用安全联锁装置13将球冠封头611锁死,插上保险销。待蒸汽锅炉的蒸汽压力达到0.7兆帕以上,通过充气口对球冠封头611充气,利用密封垫将球冠封头611密封,球冠封头611密封垫耐温> 450°。待球冠封头611密封后,打开进气口 65的阀门,开始对蒸压釜进气。通过压力表、温度表监测蒸压釜内的运行情况。当蒸压釜达到额定压力时,关闭进气口 65的阀门,打开排气口 67的阀门,将釜内蒸汽排空。釜内蒸汽排空后,关闭充气口 68的阀门,打开放气口69的阀门,将球冠封头611密封垫的压力泄掉。待球冠封头611密封垫压力泄掉后,拔下安全销,转动安全联锁装置613,打开球冠封头611。将烘干后的物料从蒸压釜6内拉出。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 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是由一喂料螺旋输送机连接一造粒压制装置组成,还包括有一成型切刀装置;所述的: 喂料螺旋输送机,具有一进料口和一连通造粒压制装置的出料口 ; 造粒压制装置,其包括有一环状压模,于环状压模的模腔内设置有一对间距可调的压辊,环状压模与压辊间隙配合且相同方向旋转;还包括且绕模腔中心转动的喂料刮板;所述环状压模周壁上间隔环设有压模通孔; 成型切刀装置,其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是由一喂料螺旋输送机连接一造粒压制装置组成,还包括有一成型切刀装置;所述的:喂料螺旋输送机,具有一进料口和一连通造粒压制装置的出料口;造粒压制装置,其包括有一环状压模,于环状压模的模腔内设置有一对间距可调的压辊,环状压模与压辊间隙配合且相同方向旋转;还包括且绕模腔中心转动的喂料刮板;所述环状压模周壁上间隔环设有压模通孔;成型切刀装置,其主要由设置于环状压模外部的间歇式进给切刀组成,所述切刀邻近压模通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京鹏,
申请(专利权)人:蔡京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