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滚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772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装置包括两个半联轴器,在两个半联轴器相对的两个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字型凹槽和一字型凸台,一字型凸台嵌套设置在一字型凹槽内;两个输出轴带动两个固定半联轴器同速反向旋转,其中一个联轴器的一字型凹槽与两个轧辊的圆心所在直线平行时,另一联轴器的一字型凹槽与两个轧辊的圆心所在直线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联轴器,由于没有设置浮动的滑块,也就避免了因为滑块的偏移而导致离心力较大,使得半联轴器与滑块连接处发生磨损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联轴器与现有技术中一组设置刚性联轴装置,一组设置浮动联轴装置相比,有效减少了浮动联轴器的蹿动幅度,从而保证了轧辊能够稳定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粉体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滚压装置
技术介绍
干法制粒是通过机械挤压直接对原料粉末进行压缩成型,再进行破碎、造粒的一种制粒工艺,与湿法制粒相比,干法制粒工艺省略了加湿和干燥工序,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干法制粒机是制药、粉末冶金等工业部门,将各种低堆密度原粉料压制成高堆密度颗粒的基本设备。干法制粒是通过滚压装置来实现原料的压缩成型,滚压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以及平行设置的双轧辊和输出轴,其中轧辊通过输出轴与动力机构连接,通过输出轴将动力机构的扭矩传送到轧辊从而实现轧辊的滚动,并对送入两个轧辊之间的原料进行挤压。由于在制粒机的运行过程中,送入两个轧辊之间的原料量通常难以自始至终保持恒定,当某一时间送入原料的量突然增多时,如果轧辊是通过刚性输出轴与动力机构连接,则会因为进入的原料量过多而导致轧辊在运转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力过大,导致轧辊被卡死,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为了防止上述轧辊被卡死的现象,现有技术中的滚压装置通常都设置有联轴器,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095194Y公开了一种双主轴驱动两段辊压面辊压机,该辊压机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等速反向旋转的输出轴,齿轮箱的一个输出轴与三段式十字微调联轴器的一端键连在一起,三段式十字微调联轴器的另一端与不动压辊轴键连在一起,该联轴器的中段为模窝对中微调装置;齿轮箱的另一个输出轴与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的一端键联在一起,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浮动轧辊轴键联在一起,浮动轧辊轴的两端装有可以沿轨道滑动的轴承座,该轴承座与机架之间装有推力液压缸,不动轧辊和浮动轧辊的上方装有供料装置。该联轴器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上设置的三段式十字微调联轴为刚性联轴器,当与其连接的轧辊和输出轴发生偏心时,可通过微调进行校正;与其键连接的轧辊为不动轧辊,另一个与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连接的轧辊为浮动轧辊,由于所述推力液压缸的压力基本是恒定的,当遇到堵料或者较大的坚硬物料时,不动轧辊与浮动轧辊间的压力大于液压缸的推力,迫使浮动轧辊外张,当送料恢复正常后,浮动轧辊再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复位。上述滚压装置通过设置所述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能够补偿一定的径向、角向和轴向的位移。但是,上述滚压装置仍旧存在的问题在于,上述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的中间滑块是处于浮动的状态,容易发生偏移,而中间滑块的偏移会使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从而使得动载荷增大,长期使用后,两个半联轴器与滑块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磨损,进而导致轧辊的运转不平稳,尤其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其中一个轧辊是通过刚性联轴器与输出端连接,不具备补偿作用,那么运行中的浮动补 偿就全部需要依靠所述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来进行,从而导致中间滑块的蹿动幅度很大,进而更加使得轧辊的运转不平稳,最终影响产品颗粒密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滚压装置采用的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的中间滑块是处于浮动的状态,在运转时浮动的中间滑块容易发生一定幅度的蹿动,并且在运转时中间滑块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从而使其动载荷增大,长期使用后,两个半联轴器与滑块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磨损,从而导致被动轴的运转不平稳,影响产品颗粒堆密度的均匀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的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装置。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装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转动的输出轴;滚压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基本上与各输出轴同轴并由所述输出轴驱动的轧辊,所述两个轧辊之间设置有辊缝;偏压复位装置,对所述滚压装置施加复位偏压力;两个联轴器,所述两个联轴器分别用于连接输出轴和由所述输出轴驱动的轧辊;每个 所述联轴器包括两个圆柱形的半联轴器,所述两个半联轴器分别与输出轴和轧辊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半联轴器相对的两个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字型凹槽和一字型凸台,其中所述一字型凹槽贯穿所在的半联轴器的侧壁设置;所述一字型凸台嵌套设置在所述一字型凹槽内;所述两个输出轴带动所述两个固定半联轴器同速反向旋转,其中一个联轴器的一字型凹槽与两个轧辊的圆心所在直线平行时,另一个联轴器的一字型凹槽与两个轧辊的圆心所在直线相垂直。所述传动机构还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与两个输出轴同轴设置,嵌套固定在所述两个输出轴的外围,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口四合。与所述轧辊固定连接的所述半联轴器朝向所述轧辊的一侧设置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与所述半联轴器同轴设置,在所述轧辊朝向所述半联轴器的一侧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圆柱形凸起的外径与所述圆柱形槽的内径相配合,嵌套设置在所述圆柱形槽中;在所述半联轴器朝向所述轧辊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传动轴销,所述传动轴销在所述半联轴器的侧面上偏心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轴销配套的销孔。所述轧辊朝向所述半联轴器的一侧设置有长方体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为正方形且与所述轧辊同轴设置,在所述卡槽内嵌套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圆柱形凸起与所述连接块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凸起的直径等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在所述圆柱形槽的中心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贯穿所述圆柱形凸起、连接块和所述轧辊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轧辊和所述半联轴器通过贯穿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在至少一个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半联轴器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贯穿所在的半联轴器的两个底面设置;在与设置有腰型孔的半联轴器连接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适配的第二螺栓,所述半联轴器通过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腰型孔的两个圆心与所述半联轴器的圆心形成的圆心角的度数为圆周角除以所述从动齿轮齿数的两倍。所述腰型孔有多个,所述多个腰型孔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在所述轧辊的外圆周表面且沿所述轧辊的轴向设置有条形槽。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装置的优点在于:(I)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滚压装置,用于连接输出轴和轧辊的联轴器包括两个半联轴器,在所述两个半联轴器相对的两个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字型凹槽和一字型凸台,所述一字型凸台嵌套设置在所述一字型凹槽内;所述两个输出轴带动所述两个固定半联轴器同速反向旋转,其中一个联轴器的一字型凹槽与两个轧辊的圆心所在直线平行时,另一个联轴器的一字型凹槽与两个轧辊的圆心所在直线相垂直。本技术中的双组式联轴滚压装置中的联轴器,与传统的联轴器相比,由于没有设置浮动的滑块,也就避免了因为滑块的偏移而导致离心力较大,进而使得半联轴器与滑块的连接处发生磨损的问题。且本技术中使用联轴器与现有技术中一组设置刚性联轴装置,一组设置浮动联轴装置相比,有效减少了浮动联轴器的蹿动幅度,从而保证了轧辊能够稳定运行。(2)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滚压装置,所述传动机构还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与两个输出轴同轴设置,嵌套固定在所述两个输出轴的外围,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在实际运行时,动力源带动主动齿轮旋转,再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实 现从动齿轮的运转,从而使得二者实现同速反向旋转。(3)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干法制粒机的双组式联轴滚压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转动的输出轴(4);滚压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基本上与各输出轴(4)同轴并由所述输出轴(4)驱动的轧辊(3),所述两个轧辊(3)之间设置有辊缝;偏压复位装置,对所述滚压装置施加复位偏压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联轴器,所述两个联轴器分别用于连接输出轴(4)和由所述输出轴(4)驱动的轧辊?(3);每个所述联轴器包括两个圆柱形的半联轴器(1),所述两个半联轴器(1)分别与输出轴(4)和轧辊(3)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半联轴器(1)相对的两个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字型凹槽(5)和一字型凸台(6),其中所述一字型凹槽(5)贯穿所在的半联轴器(1)的侧壁设置;所述一字型凸台(6)嵌套设置在所述一字型凹槽(5)内;所述两个输出轴(4)带动所述两个固定半联轴器(1)同速反向旋转,其中一个联轴器的一字型凹槽(5)与两个轧辊(3)的圆心所在直线平行时,另一个联轴器的一字型凹槽(5)与两个轧辊(3)的圆心所在直线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良张弘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药龙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