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淬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8297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1:36
一种模具的淬火方法包括:加热、保持步骤,对模具进行加热而保持于A3转变点以上且小于1150℃的温度范围;第一冷却步骤,于上述加热、保持步骤之后,将上述模具浸渍于油槽中,藉由油冷而将模具的表面温度冷却至700℃以下且超过Ms点的温度为止;改良保持步骤,于上述第一冷却步骤之后,将上述模具自油槽拉起而中断油冷,保持上述模具的表面温度为超过Ms点的温度区且上述模具的表面与内部的温度差成为200℃以内为止;以及第二冷却步骤,于上述改良保持步骤之后,以1℃/min~50℃/min的速度进行冷却直至上述模具的表面温度成为200℃为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对模具要求高硬度、高韧性(toughness),而该模具的特性会较大程度地受到淬火方法的影响。于升温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使合金元素固溶,而于晶粒未粗大化的范围内选定高淬火温度。而且在淬火时,为了获得高韧性,必需与使晶粒微细化的同时,抑制碳化物向晶界析出,且亦需防止贝氏体转变(bainitic transformation)。此时,要求骤冷,而另一方面,若进行骤冷则模具的应变、变形增大,因此必需对冷却速度适当地进行控制。因此,先前以来提出有各种方法,但主要采用的是对自淬火温度开始的冷却条件进行调整且同时达成低应变与高韧性的方法。例如,日 本专利特开2006-342377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马氏体淬火法(mar quench ),即,将接续朝淬火温度的加热后的冷却在淬火温度至600 °C为止的高温区域以20°C /min 5°C /min来实施,继而保持恒温,且将上述冷却在400°C至200°C为止的低温区域以1°C/min 15°C/min来实施。藉此,可避免淬火裂痕(quench crack),而获得低应变且高韧性的模具。马氏体淬火法为如下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仁川上贵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小山钢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