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382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其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底座和上模;所述上模的上端面处开有第一上模溶液槽,该上模的下端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上模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上模溶液槽,所述上模底座与上模扣合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与第二上模溶液槽形成上模溶液腔,在所述上模底座上还开有进液孔,所述上模溶液腔通过所述进液孔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可以将冷却液迅速的喷入到加工空间内,此时位于加工空间内的工件就可以被冷却加工了;为使模具表面与淬火工件接触面小一些,于是在模具表面加工出环形走水槽,增加淬火冷却速度,使冷却温度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淬火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耙片淬火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采用淬火后直接模具成型工艺对模具要求相对比较高,由于需要直接在模具上进行冷却工序,所以要求模具耐磨程度就比较高,同时还要求模具通入冷却液的时候足够密封,不然就会对加工产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而现在的企业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耙片淬火模具,以解决密封效果好且满足快速通入冷却液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其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底座和上模;所述上模的上端面处开有第一上模溶液槽,该上模的下端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上模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上模溶液槽,所述上模底座与上模扣合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与第二上模溶液槽形成上模溶液腔,在所述上模底座上还开有进液孔,所述上模溶液腔通过所述进液孔与外界连通;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底座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该下模的上端面与上模的下端面配合时形成加工空间,所述下模的下端面上开有第一下模溶液槽;所述下模底座上开有与第一下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下模溶液槽,当所述下模底座与下模扣合时,所述第一下模溶液槽和第二下模溶液槽形成下模溶液腔,所述下模底座上也开有进液孔,所述下模溶液腔通过下模底座上的进液孔与外界连通;在所述上模的下端面以及下模的上端面处均开有环形的走水槽,在上模的下端面处的走水槽的槽底开有与上模溶液腔连通的喷液孔,在下模的上端面处的走水槽的槽底开有与下模溶液腔连通的喷液孔。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模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定位凸台,所述上模底座与该上模的上端面贴合处开有与所述定位凸台配合的阶梯凹台。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模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定位凸台,所述下模底座与该下模的下端面贴合处开有与所述定位凸台配合的阶梯凹台。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处开有限位孔,所述下模组还包括托片体,所述托片体的头部为锥形体且设立位置与限位孔对应,所述上模通过托片体作用在限位孔的推力沿着托片体的中线移动。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的下端面与下模的上端面分别开有多个同心环的走水槽,且在同一个端面上的多个走水槽之间通过连通槽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走水槽的槽宽与所述连通槽的槽宽相同。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模底座上开有顶杆孔,该顶杆孔贯穿下模底座和下模,所述顶杆孔内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固定在所述顶杆孔内。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与所述顶杆孔之间还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在顶杆的一端面上设有托片体且该托片体位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托片体通过螺钉与顶杆连接固定,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处开有限位孔,所述托片体的头部为锥形体且设立位置与限位孔对应。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底座的第二上模溶液槽中还凸出设有一上模支撑柱,所述上模支撑柱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的槽底抵接。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的第一下模溶液槽内设有第一下模支撑柱,所述下模底座的第二下模溶液槽中还凸出设有第二下模支撑柱,所述第一下模支撑柱与第二下模支撑柱抵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上模组与下模组的配合可以将冷却液迅速的喷入到加工空间内,此时位于加工空间内的工件就可以被冷却加工了;为使模具表面与淬火工件接触面小一些,于是在模具表面加工出环形走水槽,增加淬火冷却速度,使冷却温度更加均匀。(2)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定位凸台和阶梯凹台的配合设立形成了一个限位结构,可以使得无论是上模与上模底座的配合还是下模与下模底座的配合更加紧密,当上模与上模底座通过上模紧固螺钉螺接或者下模与下模底座通过下模紧固螺钉螺接时限位结构起到另一个定位的作用,使得两个配合体刚好位置对应。(3)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限位孔和托片体的配合可以有效的掌握上模组与下模组在加工时之间的间距,当托体片头部的最低端为整个托片体头部最大直径处的同时,该托片体头部最低端的直径刚好与加工工件自带的加工孔匹配,使得加工工件可以套在托片体上。(4)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上模支撑柱、第一下模支撑柱和第二下模支撑柱的设立都是起到支承的作用,当工作的时候使得上模组和下模组中的各个模具不发生变形。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耙片淬火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耙片淬火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底座;101-阶梯凸台;102-上模支撑柱;2-上模;21-定位凸台;22-限位孔;3-上模紧固螺钉;4-螺钉;5-托片体;51-托片体头部;6-下模紧固螺钉;7-下模;701-第一下模支撑柱;71-走水槽;72-喷液孔;73-连通槽;8-下模底座;801-第二下模支撑柱;9-Y型密封圈;10-O型密封圈;11-顶杆;13-进液孔;14-加工工件(耙片);15-上模溶液腔;16-下模溶液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如图1所示,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其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底座1和上模2;所述上模2的上端面处开有第一上模溶液槽,该上模2的下端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上模底座1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上模溶液槽,所述上模底座1与上模2扣合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与第二上模溶液槽形成上模溶液腔15,在所述上模底座1上还开有进液孔13,所述上模溶液腔15通过所述进液孔13与外界连通;在所述上模2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定位凸台21,所述上模底座1与该上模2的上端面贴合处开有与所述定位凸台21配合的阶梯凹台101。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底座8和下模7;所述下模7的上端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该下模7的上端面与上模2的下端面配合时形成加工空间,所述下模7的下端面上开有第一下模溶液槽;所述下模底座8上开有与第一下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下模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耙片淬火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底座(1)和上模(2);所述上模(2)的上端面处开有第一上模溶液槽,该上模(2)的下端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上模底座(1)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上模溶液槽,所述上模底座(1)与上模(2)扣合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与第二上模溶液槽形成上模溶液腔(15),在所述上模底座(1)上还开有进液孔(13),所述上模溶液腔(15)通过所述进液孔(13)与外界连通;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底座(8)和下模(7);所述下模(7)的上端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该下模(7)的上端面与上模(2)的下端面配合时形成加工空间,所述下模(7)的下端面上开有第一下模溶液槽;所述下模底座(8)上开有与第一下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下模溶液槽,当所述下模底座(8)与下模(7)扣合时,所述第一下模溶液槽和第二下模溶液槽形成下模溶液腔(16),所述下模底座(8)上也开有进液孔(13),所述下模溶液腔(16)通过下模底座(8)上的进液孔(13)与外界连通;在所述上模(2)的下端面以及下模(7)的上端面处均开有环形的走水槽(71),在上模(2)的下端面处的走水槽(71)的槽底开有与上模溶液腔(15)连通的喷液孔(72),在下模(7)的上端面处的走水槽(71)的槽底开有与下模溶液腔(16)连通的喷液孔(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底座(1)和上模(2);所述上模(2)的上端面处开有第一上模溶液槽,该上模(2)的下端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上模底座(1)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上模溶液槽,所述上模底座(1)与上模(2)扣合后所述第一上模溶液槽与第二上模溶液槽形成上模溶液腔(15),在所述上模底座(1)上还开有进液孔(13),所述上模溶液腔(15)通过所述进液孔(13)与外界连通;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底座(8)和下模(7);所述下模(7)的上端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该下模(7)的上端面与上模(2)的下端面配合时形成加工空间,所述下模(7)的下端面上开有第一下模溶液槽;所述下模底座(8)上开有与第一下模溶液槽配合的第二下模溶液槽,当所述下模底座(8)与下模(7)扣合时,所述第一下模溶液槽和第二下模溶液槽形成下模溶液腔(16),所述下模底座(8)上也开有进液孔(13),所述下模溶液腔(16)通过下模底座(8)上的进液孔(13)与外界连通;在所述上模(2)的下端面以及下模(7)的上端面处均开有环形的走水槽(71),在上模(2)的下端面处的走水槽(71)的槽底开有与上模溶液腔(15)连通的喷液孔(72),在下模(7)的上端面处的走水槽(71)的槽底开有与下模溶液腔(16)连通的喷液孔(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2)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定位凸台(21),所述上模底座(1)与该上模(2)的上端面贴合处开有与所述定位凸台(21)配合的阶梯凹台(1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耙片淬火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7)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定位凸台(21),所述下模底座(8)与该下模(7)的下端面贴合处开有与所述定位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宝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