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及其制备中所用的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287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1:23
公开了新的用于制备具有高透明度的聚酰亚胺的共聚-聚酰亚胺前体。所述共聚-聚酰亚胺前体含有由通式(A1)表示的单元结构和由通式(A2)表示的单元结构。,在通式(A1)中,R1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或C3-9烷基甲硅烷基,而在通式(A2)中,R4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R5和R6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6烷基,或C3-9烷基甲硅烷基;X为四价基团,式(A3)表示的基团除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高透明度、高机械强度和低线性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并涉及适于制备所述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前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先进信息社会的到来,已经开发了光通信领域中的光学材料,例如光学纤维和光学导波管,和在显示器领域中的液晶取向膜和滤色器保护膜。特别低,在显示器领域中,对重量轻和具有优良柔性的塑料基板进行了研究,作为玻璃基板的替代物,并且已积极开发出可弯曲或卷起的显示器。因此,需要可用于这类目的的更高性能的光学材料。通常,聚酰亚胺由于分子内的共轭或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实质上是淡黄褐色的。作为其对策,提出了例如,通过引入氟向主链提供柔性或引入庞大的侧链来抑制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而表现出透明性的方法(非专利文献I)。此外,提出了通过使用原则上不能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半脂环族或全脂环族聚酰亚胺树脂而表现出透明性的方法(特许公开号为2002-348374的日本专利(专利文献I)、特许公开号为2005-15629的日本专利(专利文献2)、特许公开号为2002-161136的日本专利(专利文献3),和非专利文献2)。特别是,已知,使用反式-1,4-二氨基环己烷作为二胺组分和使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泽亮一冈卓也小滨幸德中川美晴久野信治幸田政文中山刚成中山知则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