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本申请基于2012年1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013458、2012年7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66605以及2012年12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275315要求优先权,在此包含其所有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设置于转子和定子的布线间的磁通耦合来测量物体的旋转角的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
技术介绍
旋转编码器具备配置有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定子以及配置有能够与这些线圈发生磁通耦合的磁通耦合体的转子(参照US7,385,389)。在将旋转编码器应用于测微器(micrometer)等手动工具的情况下,需要将产生波长不同的信号的多个磁道(发送线圈、接收线圈以及磁通耦合体)汇总来减小其外径。另外,在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中,为了测量绝对位置,需要至少两个磁道以上的磁道(参照US7,385,389)。然而,当如US7,385,389所记载的装置那样两个磁道被配置成同心圆状时,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的外径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定子;转子,其配置成能够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定子;转子,其配置成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且与上述定子相对;发送线圈,其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定子;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该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沿着上述发送线圈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定子;以及第一磁通耦合体和第二磁通耦合体,该第一磁通耦合体和第二磁通耦合体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转子,分别与上述发送线圈、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及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发生磁通耦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形成第一磁道,该第一磁道具有在上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以第一间距周期性地变化的形状,上述第二接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5 JP 2012-013458;2012.07.27 JP 2012-16661.一种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定子;转子,其配置成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且与上述定子相对;发送线圈,其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定子;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该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沿着上述发送线圈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定子;以及第一磁通耦合体和第二磁通耦合体,该第一磁通耦合体和第二磁通耦合体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转子,分别与上述发送线圈、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及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发生磁通耦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形成第一磁道,该第一磁道具有在上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以第一间距周期性地变化的形状,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形成第二磁道,该第二磁道具有在上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以与上述第一间距不同的第二间距周期性地变化的形状,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在上述旋转轴延伸的方向上隔着第一绝缘层层叠形成,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和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在上述旋转轴延伸的方向上隔着第二绝缘层层叠形成,在上述第二接收线圈与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之间配置有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以及上述第一间距短于上述第二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线圈包括第一发送线圈和第二发送线圈,上述第一发送线圈具有外周侧的电流路径和内周侧的电流路径,由这些电流路径包围上述第一接收线圈,上述第二发送线圈具有外周侧的电流路径和内周侧的电流路径,由这些电流路径包围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在上述第一发送线圈的外周侧的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在上述第一发送线圈的内周侧的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相同,在上述第二发送线圈的外周侧的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在上述第二发送线圈的内周侧的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相反,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以齿轮状连续地形成,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以岛状间断地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线圈构成为具有外周侧的电流路径和内周侧的电流路径,由这些电流路径包围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并且能够将连接关系切换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上述第一状态下,在上述发送线圈的外周侧的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在上述发送线圈的内周侧的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相同,在上述第二状态下,在上述发送线圈的外周侧的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在上述发送线圈的内周侧的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相反,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以齿轮状连续地形成,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以岛状间断地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接收线圈与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相对。5.一种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定子;转子,其配置成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且与上述定子相对;第一发送线圈和第二发送线圈,该第一发送线圈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定子,该第二发送线圈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在上述第一发送线圈的内周侧;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该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沿着上述发送线圈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定子;以及第一磁通耦合体和第二磁通耦合体,该第一磁通耦合体和第二磁通耦合体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状形成于上述转子,分别与上述第一发送线圈、上述第二发送线圈、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及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发生磁通耦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形成第一磁道,该第一磁道具有在上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以第一间距周期性地变化的形状,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形成第二磁道,该第二磁道具有在上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以与上述第一间距不同的第二间距周期性地变化的形状,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二接收线圈在上述旋转轴延伸的方向上隔着第一绝缘层层叠形成,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和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在上述旋转轴延伸的方向上隔着第二绝缘层层叠形成,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具有以上述第一间距变化的齿轮状的第一电流路径和将上述第一电流路径的内周侧进行连接的环状的第二电流路径,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具有环状的第三电流路径和外周侧通过上述第三电流路径连接的以上述第二间距变化的齿轮状的第四电流路径,在上述第二接收线圈与上述第二磁通耦合体之间配置有上述第一接收线圈和上述第一磁通耦合体,以及上述第一间距短于上述第二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检测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电流供给单元,该电流供给单元交替地向上述第一发送线圈和上述第二发送线圈供给电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