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震阳专利>正文

一种气动工具的调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00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工具的调速装置,包括控气阀、连接杆和旋转座,控气阀安装在外壳上的进气道内并有进气孔与进气道连通,控气阀后部轴向突出相互对应的凸台和凸缘,后盖压在凸台和凸缘上,凸台内有对接孔连通进气孔和后盖上的正或逆导沟,在凸台与凸缘之间形成与外壳上的排气道导通的排气凹部。连接杆一端与控气阀固接,另一端穿过后盖与旋转座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旋转座即可转向或调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整装置,尤其是一种兼有调速及转向功能的气动工具的调速装置。气动工具是一种利用气体进出来锁紧或旋松螺钉、螺帽的加工用具。它利用一进气机构将气体引入,以驱动一传动机构旋转工作。为了控制旋转作功的方向及转速,在气动工具上设置有调速机构及转向机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般气动工具1中由上方腔室111及把手112组成外壳11,在上方腔室111中装有传动机构12,传动机构12后部的后轴承座121上设有一正转通孔122及一逆转通孔123。为了引入气体,在把手112上开有彼此交叉连通的进气道113、组装道114及连通前二者的连接道110,进气道113顶端与一横向定位孔115连通,外壳11后端有后盖14,为了达到调速、控制进气的目的,在定位孔115上装有转向机构15,在进气道113底端设有调速阀16,在组装道114内则装有控气机构17。其中,该转向机构15包括设在定位孔115内的中空套管151以及一根可在套管151内轴向位移的控制杆152,控制杆152上具有前后设置的两个缺口153,套管151上开有可与进气道113相通的进气孔154以及两个分别与外壳11上开设的管道116相通的正、逆控气孔155、156(图中仅显示一条管道116,另一管道由于外壳11被剖开而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两管道分别与设在后盖14上的正、逆导沟141、142导通,它们将气体引到后轴承121上的正、逆转通孔122、123,使后轴承座121前端的转子正转或逆转。在调速阀16上有一与进气道113相通的轴道161,在轴道161外壁上设置数个孔径不同的调速孔162,调速孔162可以因调速阀阀体的转动与连接道110对应。而控气机构17包括一支可以在组装道114内竖向位移的滑杆171,滑杆上方与压板172抵接,底端与一个受弹簧174顶撑的钢珠175抵接,钢珠175上方还有一个封垫173,组装道114底端出口连接有接头176。当气动工具处于逆转且最大进气量的状态下,调速阀16上孔径最大的调速孔162与连接道110对应,控制杆152上其中一个缺口153连通套管151上的进气孔154及逆控气孔156,然后压下压板172,带动钢珠175、封垫173下移,这样气体即可经接头176进入连接道110,再经孔径最大的调速孔162进入轴道161,最后由进气道113进入进气孔154、逆控气孔156、管道116、逆导钩142、逆转通孔123,最后进入后轴承座121前方以驱动一转子逆转;欲使气动工具1正转时,推压控制杆152,要调整转速时可以旋转调速阀16,使不同孔径的调速孔162与连接道110相对应。可见,目前的气动工具虽然可以通过转向机构15以及调速阀16来达到改变转向及调速的目的,但是为了组装这些元件,须在外壳11上开设复杂的通道并在通道内组装多个元件,因而其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而且在组装转向机构15时,必须使套管151和定位孔115紧密配合,为了保证气密性,套管151与控制杆152之间又必须留有精确的配合公差,因此增加了制造难度,而且调速及转向机构分开设置亦造成调整上的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元件少、成本低而无需太高加工精度的气动工具的调速装置。本技术的调速装置包括控气阀、连接杆和旋转座。控气阀安装在与外壳内的上方腔室平行的进气道内,其上有与进气道相通的进气孔,控气阀后部轴向突出相互对应的凸台和凸缘,凸台内有对接孔,可以连通进气孔和后盖上的正导沟、或者逆导沟,在凸台与凸缘之间形成一个可与外壳上的排气道导通的排气凹部,控气阀后部还突出可以与连接杆固定的连接头。连接杆前端通过连接头与控气阀固接,后端穿过后盖与旋转座固接。这样,转动旋转座就可以带动控气阀转动。在本技术中,如果要使气动工具正转,可以转动旋转座带动控气阀,使对接孔与后盖上的正导沟导通,气体就可以通过进气道、进气孔、对接孔、正导沟进入后轴承座上的正转通孔,驱使转子正转。要使气动工具逆转,则只需转动旋转座使控气阀上的对接孔与后盖上的逆导沟导通即可。而调整转速则是通过控制对接孔与正、逆导沟的对应程度来实现,即当对接孔与正、逆导沟完全正对则转速最大,当对接孔与正、逆导沟有错位时转速就会减小。可见,本技术的结构十分简单,加工比较容易,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因而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通过旋转座一个元件就能实现转向、调速两项功能,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图1是现有气动工具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安装在气动工具上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2所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气动工具处于逆转状态时图2所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6是气动工具处于正转状态时图2所示本技术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调速装置2组装在气动工具1上,气动工具1的外壳11上有上方腔室111及位于下方的进气道118,在进气道118与上方腔室111之间有排气道117连通,进、排气道均平行延伸后再向底部即把手112延伸,在进气道118底端装有进气机构119,上方腔室111内组装传动机构12,传动机构之一的后轴承座121上开设有正转通孔122及逆转通孔123,外壳11后方用螺杆13组装有后盖14,后盖14上有正导沟141、逆导沟142,正、逆导沟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正通道144及逆通道145。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调速装置2包括控气阀4、连接杆5、旋转座6。控气阀阀体表面是与进气道118内壁贴合的阀壁41,阀壁上套有防漏环42,控气阀4安装在进气道118内,其上有与进气道118相通的进气孔43,进气孔末端有挡壁44,控气阀后部轴向突出相互对应的凸台47和凸缘49,后盖14压在凸台、凸缘上,凸台内有对接孔,可以通过旋转连通进气孔43和后盖14上的正通道144或逆通道145。对接孔的面积小于挡壁的面积,在凸台与凸缘之间形成一个可以与外壳11上的排气道117导通的排气凹部40。控气阀后部还设有连接头45,连接头45内有带侧翼461的插孔46,连接杆前端有形状与插孔46相应的插头53嵌插在插孔内,连接杆的圆杆段51上套设有防漏环52,尾端有键槽511,旋转座6可转动地固定在后盖14上,其上有供连接杆尾部插设的套合孔61,套合孔61上突出一紧配合卡入键槽511内的突键62,旋转座径向设有凹槽63,凹槽内有弹簧65及受弹簧顶撑的滚珠66,后盖14上与凹槽63相应凹设有数个定位沟148,滚珠66可卡入定位沟内。如图2、图3、图5所示,本技术中控气阀4的对接孔48与后盖14的逆通道145对应时,气体由外壳11的进气道进入,经进气孔43,对接孔48进入逆通道145、逆导沟142,再由后轴承座121上的逆转通孔123进入传动机构12内驱动转子逆转,而传子旋转后的气体大部分直接由传动机构中的气缸排向排气道117,少部分产生背压的气体由正转通孔122进入正导沟141,正通道144进入排气凹部40,再由外壳11上的排气道117排出。而转动旋转座6,带动连接杆5及控气阀4旋转,使原本全面积对应的逆通道145与对接孔48错开,通过改变两者对应面积,即可改变经控气孔阀4进入逆通道145的进气量,从而可以调整气动工具的逆转转速。如图3、图4、图6所示,要使气动工具正转时,只需转动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工具的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气阀(4)、连接杆(5)和旋转座(6),控气阀(4)安装在与外壳(11)内的上方腔室(111)平行的进气道(118)内,其上有与进气道(118)相通的进气孔(43);控气阀(4)后部轴向突出相互对应的凸台(47)和凸缘(49),后盖压在凸台、凸缘上,凸台内有对接孔(48),可以连通进气孔(43)和后盖(14)上的正导沟(141)或逆导沟(142),在凸台(47)与凸缘(49)之间形成一个可与外壳(11)上的排气道(117)导通的排气凹部(40),控气阀(4)后部通过突出的连接头(45)与连接杆(5)一端固接,连接杆(5)另一端穿过后盖(14)与旋转座(6)固接,旋转座(6)可转动地固定在后盖(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震阳
申请(专利权)人:林震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