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弯辊凸台维修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板形是衡量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起源于50年代,当时主要是靠磨削轧辊的原始凸度的方法来控制板形,但由于轧辊原始凸度磨削完成后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轧制生产情况。弯辊装置作为板形控制的手段始于70年代初。目前,尽管世界上先进的热连轧机采用了 CVC、PC等控制措施,但弯辊装置仍是板形控制不可缺少的装置之一,被公认为控制带钢平直度和凸度的有效手段,其控制技术更加成熟。钢板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轧辊的弯曲弹性变形、轧辊的热膨胀、轧辊的磨损以及轧辊的弹性压扁等因素引起了辊缝形状的变化,使轧出的钢板不能满足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 CVC(凸度连续可调)轧辊,它可以沿着轧辊轴线窜动,从而使钢板的凸度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CVC窜动系统只能在不轧钢的情况下进行调节,是一种预设定,是一种静态调节,由于在实际轧制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不稳定影响,因而不能保证在轧制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使用工作辊弯辊装置。它可以在线调节轧辊形状,使轧出的钢板达到要求。弯辊的方法有很多种,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厚板轧机弯辊凸台背面磨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量弯辊凸台背面的磨损量;B.对弯辊凸台背面进行镗铣;C.对镗铣后的弯辊凸台背面进行着色探伤检查;D.制作与弯辊凸台背面形状相仿的不锈钢垫板,并焊接于弯辊凸台背面;E.精铣不锈钢垫板表面,从而达到弯辊凸台原始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板轧机弯辊凸台背面磨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弯辊凸台背面的磨损量; B.对弯辊凸台背面进行镗铣; C.对镗铣后的弯辊凸台背面进行着色探伤检查; D.制作与弯辊凸台背面形状相仿的不锈钢垫板,并焊接于弯辊凸台背面; E.精铣不锈钢垫板表面,从而达到弯辊凸台原始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板轧机弯辊凸台背面磨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以弯辊凸台两侧面键槽为基准,来找正凸台背面未磨损处的X、Y向直线度; B2.预先进行对刀, 确定加工余量; B3.在凸台两侧面或正面作好工艺基准,并确定腐蚀处最低处加工余量; B4.粗精铣凸台背面,将凸台背面上的螺堵及钢套一同加工掉,并进行锐角倒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板轧机弯辊凸台背面磨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D中,所述的不锈钢垫板与凸台背面相比,其四周各有IOmm的缩小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绍,孔利明,卢江海,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