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7748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的加热系统,该电机包括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用于对该电机实施制动,该加热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直流电源,该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和电磁铁,该控制电路包括四个晶体管,该电磁铁包括铁芯和环绕该铁芯的线圈,该制动装置和该电磁铁的连接关系为:该线圈在通电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热能得以通过该制动装置传递至该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系统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将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热能传递至电机上,实现对电机的加热。且能够在对电机加热的同时实现制动装置对电机的制动,保证了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在风电变桨伺服系统中,特别是在北方严寒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风电机运行在低温与潮湿环境的情况。电磁材料在-20° C以下的低温环境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极大程度地影响系统的安全性,要想保证电机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正常启动,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添加防潮加热带对电机进行加热,但这种方式需要在原有电机结构基础上重新设计,这样不仅造成系统成本上升,而且电机的通用性也大大降低。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若常温型风机与宽温型风机均采用低温设计,就会使得系统的成本大大提高,从管理成本的角度来看,若采用不同的电机,即在常温下使用常温型风机,在低温下使用低温型电机,根据不同的温度选用不同类型的电机,就使得管理成本有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电机加热而导致系统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且现有的电机加热装置通用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的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能够降低系统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通用性良好,且在不增加新的部件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同时实现加热和制动。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的加热系统,该电机包括一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用于对该电机实施制动,其特征在于,该电机的加热系统包括一控制单元和一直流电源,该控制单元包括一控制电路和一电磁铁,该电磁铁包括一铁芯和一环绕该铁芯的线圈,该制动装置和该电磁铁的连接关系为:该线圈在通电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热能得以通过该制动装置传递至该电机,其中,该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一第三晶体管和一第四晶体管,该线圈的一端分别与该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和该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接,该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该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和该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与该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接,该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与该第四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加热系统,该电机包括一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用于对该电机实施制动,其特征在于,该电机的加热系统包括一控制单兀和一直流电源,该控制单兀包括一控制电路和一电磁铁,该电磁铁包括一铁芯和一环绕该铁芯的线圈,该制动装置和该电磁铁的连接关系为:该线圈在通电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热能得以通过该制动装置传递至该电机,其中,该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一第三晶体管和一第四晶体管,该线圈的一端分别与该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和该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接,该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该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和该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与该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接,该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与该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与该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入该直流电源,在该第二晶体管和该第三晶体管关断时,该第一晶体管和该第四晶体管中的一个全通、另一个斩波;在该第一晶体管和该第四晶体管关断时,该第二晶体管和该第三晶体管中的一个全通、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健仇一鸣董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科比传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