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or type airborne airdrop or storage device, wherein the rotor spi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ad frame with inclined rod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shaft and the load frame between the spindle and the load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clined spring device; the main shaft is fixed on the hub; each blade fixed on the hub axis the outer end of the blade, and the horizontal axis hinged connection, a folding structure, the folding device on the horizontal axis and the reset spring blade, in the free state of the two blades is started; the horizontal axis to rotate around its own axis parts connected on the pitch lever, a horizontal pitch holding device comprises a spring balance device a pitch reset spring device and a reset spring against the energy storage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end of the blade; collecting device assisting device includes positioning structure, and its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after folding blade Corresponding to the size of the folded blade to maintain a folded state. The ro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folded, and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is superi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投或空降
,提供一种旋翼式空投或空降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储能的旋翼式空投或空降装置。
技术介绍
降落伞已诞生百年,这期间虽屡经变革,其性能亦较之初期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始终未能突破其原始的模式:伞衣+伞绳,使得其性能潜力的发掘已近极限。一般来说,降落伞因其原理结构所限,以下缺点是难于改进的:1、有时因伞绳缠绕而不能开伞,造成物资损毁或人员伤亡;2、着陆速度较大,未经训练的人员、伤病员、精密仪器、药品针剂等难于空投/空降;3、机动性、操纵性差,降落过程中速度、方向变化迟缓,如下方出现不利于降落的险情也只能被动地下降而无法爬升避险;4、滑翔比小,需要滑行时水平分速小、滑行水平距离短;5、抗风性差,强风着陆危险;6、开伞动载较大,对人员会增加训练难度,对部分物资则需增设缓冲装置;7、每次训练后,伞员将已张开的伞重新叠成伞包,是一项非常费工费时的工作。为了取得性能的全方位突破,本专利技术人从结构上用刚性部件取代了传统降落伞的柔性部件,从原理上用旋翼的升力作用取代了传统降落伞的阻力作用,并将该技术申请并获得了专利号为200510073257.0的专利技术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储能的旋翼式空投或空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旋翼、一负载装置和一辅助装置,该旋翼包括一主轴、一桨毂、两个桨叶、一变距杆和一储能器,该负载装置包括一负载架和一变倾杆,辅助装置包括一收拢装置;?所述主轴,其下端连接在所述负载架上,该主轴与所述负载架铰接连接,所述变倾杆设置在所述主轴和负载架之间,在所述主轴和所述负载架之间设置变倾复位弹簧装置,该变倾杆的连接结构为:变倾杆的上下摆动能够使得所述主轴反抗所述变倾复位弹簧装置的弹簧力绕所述铰接连接的铰接轴转动而相对于负载架倾斜;?所述桨毂,其固设在该主轴上端;?每个所述桨叶,其内端固定在一根所述桨毂上的横轴的外端上,所述桨叶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储能的旋翼式空投或空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旋翼、一负载装置和一辅助装置,该旋翼包括一主轴、一桨毂、两个桨叶、一变距杆和一储能器,该负载装置包括一负载架和一变倾杆,辅助装置包括一收拢装置; 所述主轴,其下端连接在所述负载架上,该主轴与所述负载架铰接连接,所述变倾杆设置在所述主轴和负载架之间,在所述主轴和所述负载架之间设置变倾复位弹簧装置,该变倾杆的连接结构为:变倾杆的上下摆动能够使得所述主轴反抗所述变倾复位弹簧装置的弹簧力绕所述铰接连接的铰接轴转动而相对于负载架倾斜; 所述桨毂,其固设在该主轴上端; 每个所述桨叶,其内端固定在一根所述桨毂上的横轴的外端上,所述桨叶与所述横轴铰接连接,构成折叠结构,所述铰接连接结构上的铰接轴与所述横轴的轴线垂直或夹设定角度地非正交地倾斜设置;在每根该横轴和所述桨叶之间有折叠复位弹簧装置,该折叠复位弹簧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时使得两个所述桨叶呈展开的状态;在所述桨毂上驱动所述横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部件上连接所述变距杆,在所述桨毂中的所述横轴与本装置上的一固定件之间设有一桨距保持装置,该桨距保持装置包括一桨距复位弹簧装置和一反抗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的平衡装置,该变距杆的安装结构是:其上下摆动可使得两根所述横轴反抗桨距复位弹簧装置中的弹簧力相对于桨毂绕横轴的轴线偏转,所述桨距复位弹簧装置为当所述横轴或者与之连接的部件没有受到操纵力作用而与所述平衡装置平衡时,所述桨叶保持负桨距; 所述储能器,设置在所述桨叶的外端; 所述辅助装置中的收拢装置包括定位结构,其与所述桨叶折叠后相应处的结构尺寸相对应,使得折叠起来的所述桨叶维持折叠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储能的旋翼式空投或空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桨叶,是一体件,构成整体式桨叶,与整体式桨叶配合,所述收拢装置为:其中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架体,在该架体上设置两个收拢件,两个所述收拢件相对的侧面形状与两个所述桨叶折叠后的相应处的尺寸匹配,两个所述收拢件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桨叶反抗所述桨叶与横轴之间的所述折叠复位弹簧装置的弹簧力弯折到与所述横轴轴线垂直的收拢状态时两个桨叶之间的距离对应;在所述架体上设有一拉线,该拉线有一挂钩或挂环;或者, 每个所述桨叶,是包括若干段桨叶段,构成折叠式桨叶,各所述桨叶段铰接连接,该铰接结构使得相邻的两段桨叶段连接起来,且使得各段桨叶段能够构成上下方向的往复折叠结构;且该两段桨叶段能够并拢侧面接触成收叠状或展开成桨叶设计形状,相邻的铰接结构的并拢方向相反;所述收拢装置其中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串联杆和两根系索,相间的且折叠后朝上的所述铰接结构上设有套环,在两个桨叶成并拢侧面接触收叠状时,一个桨叶上的各所述套环穿设在所述串联杆上,该串联杆固定在所述桨毂上;在每个所述桨叶的最外面的一桨叶段或储能器上固设一所述系索的一端,该系索的另一端设连接端,使用时固定在本装置的设定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储能的旋翼式空投或空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铰接结构都是工业板式传动链的一个链节,其包括一链节板,其上设孔穿设有两个铰接销轴,每个铰接销轴分别穿过相邻的两个桨叶段上设有的翼梁凸缘固定,销轴方向与两段桨叶段的接缝平行,销轴的间距稍大于相连桨叶的厚度,使得两个桨叶段方便折叠起来;从桨毂向外数,第3、5、……个链节板,即朝上的链节板上设有套环,当桨叶处于折叠状态时,该套环在上,穿过所述串联杆。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可储能的旋翼式空投或空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毂中还包括一系留锁装置,该系留锁装置包括两根锁杆、一推盘和一推盘移动驱动装置,两根所述锁杆相距180度地固定在该推盘的朝上端面的外缘上,该推盘可上下移动地套装在所述主轴上;在所述主轴上端固定一轴套,在该轴套的侧壁上相距180度的位置上设置两个锁座,每个锁座为在轴套侧壁上固设的一套环,每根所述锁杆的上部分别穿设在一锁座中的套环中,推盘移动驱动装置可上下移动地固定在所述主轴上,位于所述推盘的下方;所述推盘移动驱动装置为一滑套,该滑套上固设一轴承,该轴承的内圈与该滑套固定,该轴承的外圈上固设所述变距杆,该变距杆的位于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