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282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热构件,在其筒状陶瓷体被金属管覆盖的情况下,在保持热结合状态的同时,抑制热膨胀差引发应力。导热构件10具备筒状陶瓷体11、筒状陶瓷体11的外周侧的金属管12、和被夹在筒状陶瓷体11和金属管12之间的中间材料13。筒状陶瓷体11具有贯通一侧端面至另一侧端面的、作为加热体的第一流体流通的流路。中间材料13的至少一部分由杨氏模量150GPa以下的材料构成。于是,通过使第一流体在筒状陶瓷体11的内部流通、使温度低于第一流体的第二流体在金属管12的外周面12h一侧流通,可以进行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状陶瓷体被金属管覆盖的导热构件
技术介绍
通过从高温流体向低温流体的热交换,可以有效地利用热。例如,具有从发动机等的烟气等高温气体回收热的热回收技术。作为气体/液体热交换器,一般是汽车的散热器、空调室外机等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但是,例如要从汽车废气等气体回收热,一般的金属制热交换器的话缺乏耐热性,难以在高温下使用。因此,适宜的是具有耐热性、耐热冲击、耐腐蚀等的耐热金属或陶瓷材料等。但是,耐热金属存在价格高且加工困难,密度高而重、导热低等的课题。在此,使用了陶瓷材料的热回收技术得以开发。例如,有使用筒状陶瓷体进行热交换的技术。此时,通过使第一流体在筒状陶瓷体的内部流通、在第二流体外部流通,进行热交换。对气体和液体使用筒状陶瓷体进行热交换时,为了使筒状陶瓷体不出现漏液、2种流体混合,必须屏蔽筒状陶瓷体。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通过使作为筒状陶瓷体的陶瓷制的蜂窝结构体和金属基材(金属管)一体化,从而进行热回收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3276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如专利文献1,使陶瓷制的蜂窝结构体与金属基材(金属管)一体化时,存在使用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18 JP 2010-257835;2011.10.19 JP 2011-229901.一种导热构件,其具备筒状陶瓷体、所述筒状陶瓷体的外周侧的金属管和被夹在所述筒状陶瓷体和所述金属管之间的中间材料,所述筒状陶瓷体具有作为加热体的第一流体流通的流路,所述流路贯通筒状陶瓷体的一侧端面至另一侧端面,所述中间材料的至少一部分由杨氏模量为150GPa以下的材料构成, 使所述第一流体在所述筒状陶瓷体的内部流通,使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流体的第二流体在所述金属管的外周面一侧流通,使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信也高桥博纪川口龙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