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蝶阀及热交换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蝶阀及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353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蝶阀及热交换器,能够在抑制热固着的同时提高第一流体的截断性能。该蝶阀是设置于在热交换器中流通的第一流体的流路内的蝶阀(100)。蝶阀(100)具备:阀板(110),其设置于第一流体的流路内;轴(120),其将阀板(110)支撑为能够在第一流体的流路内旋转;以及阀板辅助部件(130),其具有与阀板(110)的至少一方的板面(111a、111b)接触且比阀板(110)的外周面(112)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131)。阀板辅助部件(130)由杨氏模量比阀板(110)低的材料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蝶阀及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改善汽车的燃料效率成为一种需求。特别是,为了防止发动机起动时等发动机处于较冷状态时的燃料效率恶化,期待一种提前加热冷却水、发动机油、自动变速器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等而降低摩擦(friction)损失的系统。另外,为了及早活化废气净化用催化剂,期待一种对催化剂进行加热的系统。

2、作为这样的系统例如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通过使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并且使第二流体在外部流通,从而在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在这样的热交换器中,通过从高温的流体(例如,废气等)向低温的流体(例如,冷却水等)进行热交换,能够有效利用热。

3、作为从汽车的废气那样的高温的气体回收热的热交换器,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热交换器(废热回收装置),该热交换器具备:分支部,其将导入的废气分支为两个;第一流路,其从分支部延伸;第二流路,其以从分支部沿着第一流路的方式延伸;热回收部,其将安装于第二流路的废气的热传递至介质;以及阀,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流路的下游侧端部,并对第一流路进行开闭。阀具有将废气的气流切换至第一流路或第二流路的功能。由此,例如,能够切换为在暖机时回收热的模式和在暖机完成后不回收热的模式。然而,该热交换器通过使配管分支为两个而形成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并且使用瓣阀作为阀,因此热交换器的紧凑化程度存在极限。

4、因此,从热交换器的紧凑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使用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热交换器。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其具有划分形成多个隔室的隔壁、内周壁以及外周壁,所述多个隔室成为从流入端面延伸至流出端面的第一流体的流路;第一外筒,其以与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外周壁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一内筒,其具有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且以外周面的一部分与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内周壁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二内筒,其具有第一流体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且流出口隔开间隔地配置于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内周壁的径向内侧;以及开闭阀,其配置于第一内筒的流出口侧。作为阀,从紧凑化的观点出发,使用蝶阀。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12780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1592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以往的使用蝶阀的热交换器中,为了抑制制造上的偏差、因暴露于高温且高流量的废气而导致的热固着,需要增大设置蝶阀的阀板的配管(在专利文献2中为第一内筒)的内径与阀板的外径之差(以下,称为“阀间隙”)。另一方面,若增大阀间隙,则在热回收时蝶阀对第一流体(废气)的截断变得不充分。其结果是,无法向热回收部充分地供给第一流体,热回收性能降低。

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热固着并且提高第一流体的截断性能的蝶阀。

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性能优异的热交换器。

5、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6、本专利技术人等对蝶阀的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具有由特定的材料构成的特定的延伸部的阀板辅助部件设置于阀板的特定的位置,能够解决上述的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以下那样例示。

7、(1)一种蝶阀,其设置于在热交换器中流通的第一流体的流路内,所述蝶阀具备:阀板,其设置于所述流路内;轴,其将所述阀板支撑为能够在所述流路内旋转;以及阀板辅助部件,其与所述阀板的至少一方的板面接触,且具有比所述阀板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阀板辅助部件由杨氏模量比所述阀板的杨氏模量低的材料构成。

8、(2)根据(1)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阀板辅助部件呈具有比所述阀板的外径小的内径和比所述阀板的外径大且比所述流路的内径小的外径的环形状。

9、(3)根据(2)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阀板辅助部件呈将所述环形状半分割的半环形状。

10、(4)根据(3)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半环形状在内径侧形成有切口。

11、(5)根据(1)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阀板辅助部件由互不接触的两个以上的阀板辅助部件片构成。

12、(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中,在利用通过所述阀板的中心轴的二等分线将所述阀板分为两个区域a和b的情况下,所述阀板辅助部件与所述区域a中的所述阀板的一方的板面和所述区域b中的所述阀板的另一方的板面接触。

13、(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阀板在外周面具有槽部,且在所述槽部配置有所述阀板辅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14、(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阀板具有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夹持有直径比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的直径小的第三板。

15、(9)根据(8)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阀板辅助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板和/或所述第二板的两板面及外周面接触的结构。

16、(10)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阀板由第一板和第二板构成,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配置有所述阀板辅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17、(11)根据(10)所述的蝶阀,其中,所述阀板辅助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板和/或所述第二板的两板面及外周面接触的结构。

18、(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中,在所述第一流体的所述流路的内周部形成有止动部,该止动部能够与所述阀板和/或所述阀板辅助部件接触。

19、(13)一种热交换器,其中,具备(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

20、(14)根据(1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还具备: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其具有外周壁、内周壁以及隔壁,该隔壁配设于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且划分形成从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的成为所述第一流体的流路的多个隔室;以及内筒部件,其与所述柱状蜂窝结构体的所述内周壁面嵌合,所述蝶阀设置于所述内筒部件的下游侧端部侧。

21、(15)根据(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还具备:第一外筒部件,其嵌合于所述柱状蜂窝结构体的所述外周壁面;上游侧筒状部件,其具有以构成所述第一流体的流路的方式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内筒部件的径向内侧的部分;筒状连接部件,其将所述第一外筒部件的上游侧端部与所述内筒部件的上游侧之间连接;下游侧筒状部件,其与所述第一外筒部件的下游侧端部连接,且具有以构成所述第一流体的流路的方式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内筒部件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以及第二外筒部件,其以构成第二流体的流路的方式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外筒部件的径向外侧,所述内筒部件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能够将在所述内筒部件与所述上游侧筒状部件之间的所述流路中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导入至所述柱状蜂窝结构体。

22、专利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蝶阀,其设置于在热交换器中流通的第一流体的流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13.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阀,其设置于在热交换器中流通的第一流体的流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石龙士郎川口龙生水野洋竹内文崇岩崎慎之介本多侑依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