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6231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在搭载有3点式附安全带座椅的车辆发生车辆碰撞时,可靠地防止座椅靠背的倾倒。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或丝线或链条,一端侧安装在配置于3点式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内的座椅框的上部;以及座椅靠背用的预紧器,装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下方,在座椅安全带用的预紧器动作时,卷绕所述带或丝线或链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附安全带座椅(belt in seat)的座椅靠背(seat back)移动防止装置,详细地说,涉及在车辆正面碰撞时防止座椅靠背向前方倾倒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
技术介绍
面向欧洲市场的商用车(特别是大型卡车)的驾驶席(以下称为“座椅”),大约80%是3点式的附安全带座椅。在附安全带座椅中,座椅安全带不是固定于车辆,而是安装在座椅本身上,所以肩带不是固定于车体的B柱,而是固定在座椅的靠背上。像这样,通过将座椅安全带安装在座椅本身上,特别是在作为座椅悬架而装配有空气悬架的大型卡车的情况下,座椅安全带跟随空气悬架导致的座椅的运动,所以与以往的座椅安全带相比,能够以更佳的状态佩戴座椅安全带,提高座椅安全带的保护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座椅和座椅安全带成为一体的附安全带座椅,由于车辆正面碰撞时(以下称为“车辆碰撞时”)的乘客的惯性力,座椅靠背与肩带一起被拉拽,存在向前方移动的倾向。其结果,与通常的座椅安全带(belt in cabin:车舱固定式安全带)相比,安全带束缚力下降,乘客的胸部移动量增加,存在胸部猛烈撞击方向盘的危险。此外,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车辆碰撞时防止座椅靠背向前方倾倒的座椅的加强构造。在该以往例中,在对置于车体侧面的座椅靠背的侧面,设置具有卡合爪的卡合机构,并且在门的内壁对置于该卡合机构而设置具有丝线的托架,通过所述卡合爪与丝线的卡合,防止车辆碰撞时座椅靠背的倾倒。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7-145264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所述以往例中,由于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而门变形且托架变形并破损时,存在卡合爪不与丝线卡合而座椅靠背与乘客一起向前方倾倒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可靠地防止搭载有3点式附安全带座椅的车辆在车辆碰撞时的座椅靠背的倾倒(降低胸部移动量)。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手段为达成所述目的,技术方案I的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带(belt)或丝线(wire)或链条(chain),—端侧安装在配置于3点式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内的座椅框的上部;以及座椅靠背用的预紧器,装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下方,在座椅安全带用的预紧器动作时,卷绕所述带或丝线或链条。此外,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中,所述座椅靠背用的预紧器被组装入座椅安全带用的预紧器的壳体内。此外,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或2所记载的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中,所述3点式附安全带座椅装配有作为座椅悬架发挥作用的空气悬架、以及调整该空气悬架的移动量的系带,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下方具备系带用的预紧器,在所述座椅靠背用的预紧器动作时卷绕所述系带。此外,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中,所述座椅靠背用的预紧器兼做所述系带用的预紧器,在卷绕所述带或丝线或链条的同时卷绕系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即使由于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而门变形,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座椅靠背的倾倒(降低胸部移动量),不会由于碰撞时的乘客的惯性力导致座椅靠背与肩带一起被拉拽而向前方移动,其结果,乘客的胸部不会猛烈撞击方向盘。而且,通过将以往公知的预紧器用于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能够通过廉价且短期的开发来提供。此外,根据技术方案2及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能够使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整体小型化,所以具有提高向车室内的搭载性的优点。此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通过抑制并防止以座椅靠背为首的附安全带座椅整体向前方的倾倒,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座椅靠背的倾倒。附图说明图1是装配了技术方案I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的附安全带座椅的侧面图。图2是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3是技术方案I及技术方案2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4是技术方案I及技术方案3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3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6是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及技术方案4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及图2表不技术方案I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图中,I是在车体底面3上经由滑动装置(未图示)设置的附安全带座椅。附安全带座椅I包括:座椅缓冲垫7,经由空气悬架(座椅悬架)5与滑动机构连结;座椅靠背9,经由后仰装置(未图示)与该座椅缓冲垫7的后部连结;以及座椅安全带装置11,被组装入附安全带座椅I内。并且,在座椅靠背9的内部内置有座椅框13,其外周被缓冲垫部件15等覆盖。座椅安全带装置11是由肩带17和收卷带(未图示)构成的3点式座椅安全带,肩带17构成为,在下端插通舌片19,通过舌片19折返之后,与收卷带连结。并且,收卷带的前端固定在配置于座椅缓冲垫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固定器(anchor,未图不)上,舌片19能够与装配于座椅缓冲垫7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锁扣21卡合/脱离。另一方面,在座椅靠背9的右肩上部设有将肩带17导入座椅靠背9内的导入口23。从该导入口 23穿过座椅靠背9内而被引导至下方的肩带17的前端如图1及图2所示,与安装于公知的ELR (emergency locking retractor,紧急锁定收缩器)25的预紧器(座椅安全带用的预紧器)27连结。众所公知,预紧器是在感知到车辆碰撞时的冲击时,通过自动卷绕座椅安全带来提前开始乘客的束缚的装置,预紧器的动作通常使用火药,构成为利用火药爆发时产生的气体的力拉拽带子(webbing)和锁扣。感知碰撞的传感器能够与搭载于车辆的气囊装置的传感器实现共用化,通过输入了来自感知到车辆碰撞时的冲击的传感器的信号的控制器单元的指令,使预紧器的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通过张紧器内的转子使收缩器的转轴旋转,从而将座椅安全带的松弛瞬间卷紧,提前束缚乘客。并且,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那样与以往相同的构成之外,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29,在车辆碰撞时防止座椅靠背9向前方的倾倒。S卩,在图 1中,31是一端侧与座椅框15的上部连结的带,该带31使用与所述肩带17相同的素材并形成为与其大致相同的宽度。另外,也可以取代该带31而使用丝线或链条。带31经由装配于座椅靠背9内的上下2个张紧带轮33、35,被向座椅靠背9内的下方引导,插通座椅靠背9的下部而被向外方引导。如图1所示,在座椅靠背9的下方,配置有容纳所述ELR25和预紧器27的壳体37,进而,在该壳体37上,配置有容纳第2预紧器(座椅靠背用的预紧器)39的壳体41,带31的下端插通该壳体41的上部而与内部的预紧器39连结。座椅靠背9用的预紧器39由与以往公知的马达式预紧器相同的构造构成,在所述预紧器27动作时,通过内置的马达(未图示)来卷绕带31,与气囊装置的传感器实现共用化,通过输入了来自感知到车辆碰撞时的冲击的传感器的信号的控制器单元的指令,马达动作预先设定的时间,卷绕带31并通过齿轮锁止,从而通过带31从座椅靠背9的后方抑制并防止座椅靠背9向前方的倾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或丝线或链条,一端侧安装在座椅框的上部,该座椅框配置于3点式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内;以及 座椅靠背用的预紧器,装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下方,在座椅安全带用的预紧器动作时,卷绕所述带或丝线或链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 的附安全带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用的预紧器被组装入座椅安全带用的预紧器的壳体内。3.如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山良嗣
申请(专利权)人:UD卡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