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冷柱加强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787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水冷柱,所述水冷柱设置在炉膛中且由多片柱用膜式水冷壁构成围合而成,相邻柱用膜式水冷壁之间形成角度,其中:在所述多个柱用膜式水冷壁的相邻柱用膜式水冷壁相接的角部在所述水冷柱的外侧设置有在所述水冷柱的整个高度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由水冷管形成的加强壁,所述加强壁从所述水冷柱朝向所述炉膛内突出。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增加循环流化床水冷柱强度的结构,该结构不占用柱内空间,同时增加了炉膛水冷柱的强度,保证水冷柱的运行安全,而且尽量减少了对炉膛燃料的燃烧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特别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冷柱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大型化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的增大,炉膛的放热容积较炉内蒸发受热面增加得更快,放热和吸热的不平衡增长导致受热面的布置问题。同时,炉膛深度增加,二次风穿透深度难以同步增加,也是大型化中的一大难题。为同时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过程中受热面的布置问题与二次风的穿透问题,中国专利ZL200710151813.0公开了一种设置在炉膛中的水冷柱,不仅作为扩展受热面大大增加了炉膛受热面积,还兼具向炉膛中心区域提供二次风的功能。由于水冷柱与炉膛高度相同,对于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柱高度可能达到50米以上;水冷柱的横截面尺寸相对其高度而言比例悬殊,因此水冷柱沿高度方向易扭曲变形,必须对水冷柱结构进行加固。现有技术的解决方式是在水冷柱内设置刚性梁来提高水冷柱的强度,但如果柱内同时还要布置二次风道,则布置空间紧张,往往不得不增大水冷柱的横截面尺寸。然而,水冷柱截面尺寸放大却不利于炉膛内的物料掺混。中国专利01227149.7公开了一种锅炉用的高强度膜式水冷壁,在主膜式水冷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水冷柱,所述水冷柱设置在炉膛中且由多片柱用膜式水冷壁构成围合而成,相邻柱用膜式水冷壁之间形成角度,其中:在所述多个柱用膜式水冷壁的相邻柱用膜式水冷壁相接的角部在所述水冷柱的外侧设置有在所述水冷柱的整个高度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由水冷管形成的加强壁,所述加强壁从所述水冷柱朝向所述炉膛内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 炉膛; 水冷柱,所述水冷柱设置在炉膛中且由多片柱用膜式水冷壁构成围合而成,相邻柱用膜式水冷壁之间形成角度, 其中: 在所述多个柱用膜式水冷壁的相邻柱用膜式水冷壁相接的角部在所述水冷柱的外侧设置有在所述水冷柱的整个高度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由水冷管形成的加强壁,所述加强壁从所述水冷柱朝向所述炉膛内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 所述加强壁包括单片加强用膜式水冷壁,所述加强用膜式水冷壁利用在水冷柱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鳍片与在水冷柱角部的水冷管彼此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 所述加强用膜式水冷壁包括1-4根水冷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 所述加强壁的水冷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水冷柱的不位于角部的水冷管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 所述水冷柱角部的水冷管的直径和壁厚均大于水冷柱的不位于角部的水冷管的直径和壁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 在所述水冷柱的角部,相邻柱用膜式水冷壁之间利用在水冷柱的整个高度上延伸的第一鳍片彼此相连; 所述加强壁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加强用膜式水冷壁,一个加强用膜式水冷壁的一侧与所述相邻柱用膜式水冷壁中的一个的与所述第一鳍片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清刚高鸣宋国良孙运凯张缦王小芳周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