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用减振装置以及支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707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支柱用减振装置。支柱用减振装置(200)具备:托架(202),该托架(202)具有安装于支柱(100)(支柱主体(102))的安装部(222)、以及从安装部(222)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224);安装于凸缘部(224)的上部或下部的橡胶(204);以及在与凸缘部(224)相反的一侧安装于橡胶(204)的配重件(206)。根据这样的支柱用减振装置,能够使支柱的振动在早期衰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柱用减振装置以及支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柱用减振装置以及支柱。
技术介绍
路标或道路设备(照明、路灯)、电线杆等支柱因风的影响或车辆行驶的影响等而发生振动。例如在高架桥等处,高架桥会随着车辆的行驶而晃动。设置于高架桥的路标或道路铺设设备随着高架桥的晃动而发生振动。这样的振动幅度虽小,但却会长期并持续地施加给支柱。因此,对于路标或道路设备的支柱而言,有时支柱或地脚螺栓会因金属疲劳而损坏(例如若支柱为空心管,则会产生龟裂)。因此,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针对这样的支柱,提出有各种关于使由风或车辆的行驶等引起的输入振动衰减的减振装置的方案。例如,提出有将重物与弹簧组合的方式(日本特开平9-143939号公报)、将弹簧与液压减振器(oildamper)组合的方式(日本特开平5-187482号公报)、浸渍于粘性流体中的方式(日本特开2006-71095号公报)、以及作为振子而安装于支柱外部的方式(日本特开2007-239906号公报)。并且,提出有在支柱与固定部之间夹入振动吸收体的方式(日本特开2001-73329号公报)、以及将振动吸收体埋设于支柱内部的方式(日本特开2001-207688号公报)。此外,还提出有在支柱内部使链下垂的方式(日本特许第4493090号、日本特开2006-226038号公报)、将配置有粘性流体与约束其流动的板的区块设置于支柱内部的方式(日本特开2007-127210号公报)、悬吊振子的方式(日本特开2007-170415号公报、日本特许第3222863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43939号公报、第0012段~第0014段、图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8748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7109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239906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7332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207688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许第4493090号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6-226038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7-127210号公报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7-170415号公报专利文献11:日本特许第3222863号公报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43939号公报)所公开的减振装置,内置于钢管柱的呈弯曲的前端的突出部(参照该公报第0012段)。此处公开的减振装置构成为包括:一端固定于固定部的螺旋弹簧;以及安装于螺旋弹簧的一端的配重件。这样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对于螺旋弹簧所进行伸缩的一个方向的振动而言能够发挥减振作用。由于螺旋弹簧沿着引导件伸缩,因此有时针对其它方向上的振动无法充分发挥功能。并且,虽然安装于前端弯曲、且突出的钢管柱,但是却无法应用于其它支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利用质量而尤其针对支柱的固有振动(特别是一阶振动)发挥减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具备:托架,该托架具有安装于支柱的安装部、以及从安装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安装于凸缘部的上部或下部的橡胶;以及在与凸缘部相反的一侧安装于橡胶的配重件。根据这样的支柱用减振装置,能够使支柱的振动在早期衰减。此处,配重件及橡胶可以形成为能够更换。并且,托架可以是在供托架安装的支柱的周侧面安装的环状的部件。托架能够在周向上分割,可以具备在安装于支柱的周侧面的状态下约束托架的约束部件。并且,托架可以具备对在周向上分割的部件进行连结的铰链。并且,橡胶与配重件可以分别配置多个。在该情况下,橡胶与配重件可以相对于供托架安装的支柱的轴线沿同心圆进行配置。并且,配重件可以是环状的部件,橡胶可以相对于供托架安装的支柱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支承配重件。并且,橡胶及配重件可以安装于凸缘部的上侧,可以具备在配重件与凸缘部之间支承配重件的滑动支承件。并且,橡胶优选剪切应变为3%~20%时损失系数tanδ为0.2~1.2的高衰减橡胶。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柱具备:竖立在被设置部的支柱主体;凸缘,该凸缘安装于支柱主体,并从支柱主体朝径向外侧延伸;安装于凸缘的上部或下部的橡胶;以及在与凸缘相反的一侧安装于橡胶的配重件。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凸缘安装于支柱主体的一半高度的位置、或比所述支柱主体的一半高度高的位置。并且,优选地,由凸缘、橡胶以及配重件构成的支柱用减振部分(支柱用减振装置)的固有振动频率A,与未安装有构成该支柱用减振部分的部件的状态下的支柱主体的固有振动频率B的比(A/B)为0.5≤(A/B)≤1.5。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以及支柱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安装于支柱主体的支柱用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安装于支柱主体的支柱用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从下侧观察安装于支柱主体的托架的图。图5是示出在支柱产生振动后的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其它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的图。图7是示出其它方式所涉及的托架的图。图8是示出其它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的图。图9是示出其它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的图。图10是针对其它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而示出了在支柱产生振动后的状态的图。图11是示出其它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的图。图12是示出其它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的图。附图标号说明:100、100B、100C…支柱;102、102B、102C…支柱主体;104…路灯;121…直立部分;122…突出部分;123…前端部;200、200A、200B、200C…支柱用减振装置;202、202A、202B、202C…托架;204、204B、204C…橡胶;206、206B、206C…配重件;222…安装部;224、224A、224B、224C…凸缘部(凸缘);226、226A、226C…孔缘部;227、227A…插通孔;228、228A、228C…约束部;231、231a、231b…对合片;232、232a、232b…对合片;234、234A…螺栓螺母;236…连结部件;237…分割面;238、239…约束板;252…安装板(安装部件);254…安装板(安装部件);262....调整用配重件;270…滑动支承件;276…铰链;278…缓冲件;300…被设置部;C…同心圆;O…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以及支柱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且,对起到相同作用的部件或部位适当地标注相同的标号。附图是为了辅助理解专利技术而进行简要描绘的,未必表示实物。《支柱100》图1是供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安装的支柱100的外观图。如图1所示,该支柱100具备支柱主体102、以及支柱用减振装置200。《支柱主体102》支柱主体102竖立在被设置部300。此处,被设置部300是地面、道路、高架桥的路崖等供支柱100设置的部位(场所)。支柱主体102由钢管构成。该支柱主体102铅直延伸到规定的高度,其前端弯曲并朝径向突出,供路灯104安装。这样,支柱主体102具备:铅直延伸的直立部分121;弯曲突出的突出部分122;以及供路灯104安装的前端部123。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柱用减振装置200安装于支柱主体102的铅直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支柱用减振装置以及支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托架,该托架具有安装于支柱的安装部、以及从所述安装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安装于所述凸缘部的上部或下部的橡胶;以及在与所述凸缘部相反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橡胶的配重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3 JP 2012-0113561.一种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托架,该托架具有安装于支柱的安装部、以及从所述安装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安装于所述凸缘部的上部的橡胶;以及安装于所述橡胶的与所述凸缘部相反的一侧的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安装于所述凸缘部的上侧,以使所述配重件相对于所述凸缘部不倾斜的方式,在所述配重件与所述凸缘部之间具备支承所述配重件的滑动支承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能够更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能够更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是安装于供所述托架安装的支柱的周侧面的环状的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在周向上能够分割,并且具备在所述托架安装于支柱的周侧面的状态下约束托架的约束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备对在周向上分割的部件进行连结的铰链。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与所述配重件分别配置有多个。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与所述配重件相对于供所述托架安装的支柱的轴线沿同心圆配置。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是环状的部件,所述橡胶相对于供所述托架安装的支柱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支承所述配重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柱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是剪切应变为3%~20%时的损失系数tanδ为0.2以上且1.2以下的高衰减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智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