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及高炉冷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5644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31
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冷却壁本体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冷却水流道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穿出高炉炉壳且其上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进水管或出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冷却壁本体上也安装有测温传感器;每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连通管相连通,连通管上设有调节阀。高炉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针对高炉全部冷却壁本体内的冷却水流道,将处于高炉同一层冷却壁本体内一条或多条冷却水流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设有调节阀的连通管旁路连通;2)控制调节阀开度,以增加或减少相应冷却水流道内的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冷却系统,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高炉冷却设备用于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和保护炉体,是高炉运行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的高炉冷却设备大都采用自下而上串联的恒流量供水方式,这种恒流量供水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在冷却设备高热负荷时不能满足对水量的要求,在正常生产时间又会因水量过剩而造成冷却水的浪费和过度的热量消耗;同时,高炉生产时不同高度、不同区间的温度及渣皮状况不同,所需的局部冷却强度要求也不同。当高炉或者其局部发生炉凉或结厚时,正常强度的冷却只会使炉况向恶,高炉只能通过原燃料的调剂来调整炉况,不但耗时较长,而且需消耗较多的燃料;反之,当高炉或者其局部炉况失常时,现有的冷却设备无法提供高热负荷所需的大水量,往往造成冷却设备温度过高而引起寿命缩短或过早损坏。针对上述状况,国内某炼铁厂应用了一种温差自立式调节系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使冷却壁的进、出水分别流经温差自力式调节阀的上水腔和下水腔,温差自力式调节阀将进出水温差转换为推力推动阀芯,直接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自动调节冷却水量的目的。这种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冷却要求,也节约了用水、降低了能耗,但是一方面,每个温差自力式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1),冷却壁本体(1)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1)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7),冷却水流道(7)两端分别连接冷却壁进水管(8)和出水管(6),进水管(8)和出水管(6)穿出高炉炉壳且其上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2、5),进水管(8)或出水管(6)上设有流量传感器(3),冷却壁本体(1)上也安装有测温传感器(10);竖直方向上各层冷却壁本体(1)内的冷却水流道(7)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每组进水管(8)和出水管(6)分别通过连通管(9)相连通,连通管(9)上设有调节阀(4),各测温传感器(2、5、1...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1),冷却壁本体(I)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I)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7),冷却水流道(7)两端分别连接冷却壁进水管(8)和出水管(6),进水管(8)和出水管(6)穿出高炉炉壳且其上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2、5),进水管(8)或出水管(6)上设有流量传感器(3),冷却壁本体(I)上也安装有测温传感器(10);竖直方向上各层冷却壁本体(I)内的冷却水流道(7 )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每组进水管(8 )和出水管(6 )分别通过连通管(9)相连通,连通管(9)上设有调节阀(4),各测温传感器(2、5、10)和流量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各调节阀(4)的执行机构分别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调节阀(4)的开度。2.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1),冷却壁本体(I)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I)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7),冷却水流道(7)两端分别连接冷却壁进水管(8)和出水管(6),进水管(8)和出水管(6)穿出高炉炉壳且其上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2、5),进水管(8)或出水管(6)上设有流量传感器(3),冷却壁本体(I)上也安装有测温传感器(10);竖直方向上各层冷却壁本体(I)内的冷却水流道(7)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处于高炉同一层冷却壁本体(I)上的至少两条进水管(8)通过进水组连管(12)相连,相应的至少两条出水管(6)通过出水组联管(13)相连,进水组连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本熹陆隆文陈奎生杨志泉连诚毕学工张进喜陈令坤尹腾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