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第二支撑和具有该车身第二支撑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62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第二支撑和具有该车身第二支撑的车辆。所述车身第二支撑包括下板和上板,所述上板设在所述下板上,其中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限定出空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具有强度高、结构简单、重量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第二支撑和具有该车身第二支撑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身第二支撑设在车辆的纵梁上且位于车轮后方。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身的前部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出现车轮向后移动到驾驶室中伤害驾驶人员的问题。通过在纵梁上设置车身第二支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车轮后移侵入驾驶室。但是,现有的车身第二支撑存在结构强度低的缺陷,不能有效地阻挡车轮向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第二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身第二支撑,所述车身第二支撑包括:下板;和上板,所述上板设在所述下板上,其中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限定出空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通过在所述上板上设置所述下板且在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之间形成所述空腔,从而可以使所述车身第二支撑具有封闭结构,由此可以提高所述车身第二支撑的结构强度。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第二支撑具有结构强度高、结构简单、重量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和上板,所述上板设在所述下板上,其中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限定出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板;和 上板,所述上板设在所述下板上,其中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限定出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的距离由内向外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包括上板本体和设在所述上板本体上的上翻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本体包括: 上子板,所述上翻边的外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内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内延伸; 前子板,所述前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前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 后子板,所述后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后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和 外子板,所述外子板的上沿与所述上子板的外沿相连且从所述上子板向下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第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子板、所述前子板、所述后子板、所述外子板和所述上翻边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徐波王志明王学军宋红双孟令洲薛旭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