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46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充气轮胎,能够保持胎圈线的紧固力并且降低嵌合压,从而提高轮辋组装时的操作性以及胎圈部的耐久性。充气轮胎(1)在胎圈部(4)配置胎圈芯(5)。上述胎圈芯(5)包括:第一胎圈线(9A)、和用式(1)表示的伸长率(α)大于上述第一胎圈线(9A)的伸长率的第二胎圈线(9B)。第二胎圈线(9B)在轮胎径向的最内侧至少配置有一根,伸长率α(%)=ΔL/L×100%…(1),L:无载荷下的胎圈线长度,ΔL:作用了单位载荷后的伸长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持胎圈芯的紧固力,并且降低嵌合压、提高轮辋组装时的操作性以及胎圈部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轿车用充气轮胎的胎圈芯是将一根或多根胎圈线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卷绕而构成的。另外,为了提高轮胎的各种性能而提出有各种各样的胎圈芯。例如,以轮胎的轻型化为目的而提出胎圈线的一部分采用了有机纤维的胎圈芯(参照专利文献I)、以吸收道路噪声为目的而提出在胎圈芯内部设置有吸收振动用的空隙的胎圈芯(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9672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35584号公报另一方面,近年来,轿车用充气轮胎显著低扁平化,另外即使在爆胎状态下也能够行驶的漏气保用轮胎逐渐增加。因此特别要求提高胎圈芯的紧固力、抑制轮辋错动以及轮辋脱落。对于这样的要求,通常是通过加宽胎圈芯的宽度,或增加配置于胎圈芯的胎圈线的根数来应对。由此提高胎圈芯的紧固力、抑制轮辋错动以及轮辋脱落。然而,若增大胎圈芯的紧固力,则在轮辋组装时,胎圈部会难以越过设置于轮辋的圈座驼峰,并且在越过圈座驼峰时会增大所填充的空气压力(以下,将该空气压力称为“嵌合压”)。在这样较大的嵌合压下,轮胎的胎圈部在越过圈座驼峰而紧贴于轮辋凸缘面时的冲击变得过大,因此有可能对胎圈部产生损伤从而降低胎圈部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问题所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将配置于胎圈芯的胎圈线用第一胎圈线和比该第一胎圈线的伸长率大的第二胎圈线来形成,并且将伸长率大的上述第二胎圈线配置在轮胎径向的最内侧,以此为基本,保持胎圈芯的紧固力并且降低嵌合压,从而提高轮辋组装时的操作性以及胎圈部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充气轮胎,在胎圈部配置有胎圈芯,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包括轮胎旋转轴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上述胎圈芯由多根胎圈线构成,上述胎圈线包括第一胎圈线和第二胎圈线,其中该第二胎圈线的用式(I)表示的伸长率(a )大于上述第一胎圈线的伸长率,上述第二胎圈线在上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的最内侧至少配置有一根,伸长率a (90= AL/LX100%…(1)L:无载荷下的胎圈线长度A L:作用了单位载荷时的伸长量。并且,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圈芯是将胎圈线层沿轮胎径向重叠多层而构成的,上述胎圈线层由沿轮胎轴向排列的多根胎圈线构成,上述第二胎圈线在轮胎径向的最内侧的胎圈线层亦即最内侧胎圈线层至少配置有一根。并且,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第二胎圈线配置在上述最内侧胎圈线层的轮胎轴向的最外侧。并且,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2或3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最内侧胎圈线层的胎圈线全部是上述第二胎圈线。并且,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至4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第二胎圈线的用式(2)表示的伸长率之差P为20%以下,伸长率之差e (%) =( a2-a l)/a2X100%…(2)a 1:第一胎圈线的伸长率a 2:第二胎圈线的伸长率。并且,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至5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第二胎圈线的断裂强度是上述第一胎圈线的断裂强度的90%以上。并且,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至6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第一胎圈线是钢丝线,上述第二胎圈线是有机纤维帘线。并且,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至7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圈芯是将上述胎圈线沿轮胎周向卷绕而形成的,上述第二胎圈线与上述第一胎圈线连接成一体且沿轮胎周向连续。并且,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至8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第一胎圈线和上述第二胎圈线分别由将多根细丝捻合而成的帘线构成,上述第二胎圈线的捻转结构与上述第一胎圈线的捻转结构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胎圈芯包括第一胎圈线、和伸长率比该第一胎圈线的伸长率大的第二胎圈芯,该第二胎圈线在轮胎径向的最内侧至少配置有一根。这样的充气轮胎,第一胎圈线能够保持胎圈芯的紧固力,另一方面在胎圈部越过圈座驼峰时,配置在胎圈芯的轮胎径向最内侧的第二胎圈线局部发生大的伸长,因此能够使嵌合压降低,从而提高轮辋组装时的操作性以及胎圈部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将图1的胎圈部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胎圈部越过圈座驼峰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圈芯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圈芯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圈芯的剖视图。图7 Ca)是由单根线构成的胎圈线的放大图,(b)是表示捻转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胎圈线的放大图,(C)是比(b)的胎圈线的捻转次数少的胎圈线的放大图,Cd)是对单根线实施波纹处理后的胎圈线的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2…胎面部;3…胎侧部;4…胎圈部;5…胎圈芯;6…胎体;7…带束层;8…胎圈三角胶;9…胎圈 线;10…胎圈线层;11…轮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I的正规状态下的包括轮胎轴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其中,正规状态为将轮胎对正规轮辋进行轮辋组装,并且填充了正规内压后的无载荷的状态。以下,在未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的尺寸为在该正规状态下测量的值。另外,所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根据每个轮胎来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表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表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表示“Measuring Rim”。此外,“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照每个轮胎所规定的气压,若为JATMA则表不最高气压,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INFLATION PRESSURE”,但是在轮胎为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设为180kPa。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I设置有:胎体6,其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而到达胎圈部4的胎圈芯5 ;带束层7,其配置在上述胎体6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的内部;胎圈三角胶8,其从上述胎圈芯5朝向轮胎径向外侧以尖细状延伸,在本例中表示轿车用的子午线轮胎。另外,上述胎体6由I枚胎体帘布6A构成,包括: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而到达胎圈部4的胎圈芯5的环状的主体部6a、和绕胎圈芯5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返的折返部6b。另外,上述胎体帘布6A是将胎体帘线用贴胶覆盖而成的帘线帘布,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以75° 90°的角度倾斜地配置。胎体帘线适合采用聚酯帘线、尼龙、人造丝、芳香族等有机纤维帘线,也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钢帘线。上述带束层7通过将两枚带束层帘布7A、7B沿带束层帘线交叉的方向在轮胎径向上重叠而构成,其中带束层帘布7A、7B是将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以15 35度的角度倾斜排列而成的。该带束层帘线适合采用例如钢帘线、芳香族或人造丝等。上述胎圈三角胶8由硬质橡胶形成,配置在上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在胎圈部配置有胎圈芯,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包括轮胎旋转轴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上述胎圈芯由多根胎圈线构成,上述胎圈线包括第一胎圈线和第二胎圈线,其中该第二胎圈线的用式(1)表示的伸长率α大于上述第一胎圈线的伸长率,上述第二胎圈线在上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的最内侧至少配置有一根,伸长率α(%)=ΔL/L×100%…(1)L:无载荷下的胎圈线长度ΔL:作用了单位载荷时的伸长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4 JP 2012-012320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圈部配置有胎圈芯,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包括轮胎旋转轴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上述胎圈芯由多根胎圈线构成, 上述胎圈线包括第一胎圈线和第二胎圈线,其中该第二胎圈线的用式(I)表示的伸长率a大于上述第一胎圈线的伸长率, 上述第二胎圈线在上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的最内侧至少配置有一根, 伸长率 a (90= AL/LX100%…(I) L:无载荷下的胎圈线长度 AL:作用了单位载荷时的伸长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圈芯是将胎圈线层沿轮胎径向重叠多层而构成的,上述胎圈线层由沿轮胎轴向排列的多根胎圈线构成, 上述第二胎圈线在轮胎径向的最内侧的胎圈线层亦即最内侧胎圈线层至少配置有一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胎圈线配置在上述最内侧胎圈线层的轮胎轴向的最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知荣子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