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智庆专利>正文

扳手的旋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4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扳手的旋动结构,主要是在扳手头部的凸部侧边环设有第一颚齿,而凸部则容设在扳手握柄的第一、二凸耳间,并让一枢杆穿设得以使扳手头部及扳手握柄呈一枢接关系;再透过按压扳手握柄第一容置槽的定位杆,让定位杆抵推第二容置槽内的调整杆,使调整杆前端的第二颚齿与凸部的第一颚齿暂时性脱离,以利扳手头部弯折调整角度,再放开定位杆使调整杆受前后方的弹簧弹抵作用下复位,即可达到弯折调整角度后的扳手头部固定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的旋动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定位杆可调整扳手头部的扳手的旋动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手工具业界发展已相当成熟,国内手工具业界所研发的产品种类亦相当多样,就国内所生产的手工具质量更是获致国内外优良口碑。但对当前业界现有扳手工具而言,当面临狭隘空间使用时,往往无法有效地夹固螺固件,不仅影响工作进度,也影响工作的流畅性,故现有的扳手工具使用方式不仅费时也费力;有鉴于此,故有业界创作出改良的扳手结构,如台湾智能财产局于2004年5月1号公告的第585807号专利,其名称为“活动摆头扳手结构改良”,该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扳手,其主要由一驱动头及一枢设在驱动头握柄所组成,该握柄内并设有一卡掣机构,该卡掣机构可选择性的限制驱动头与握柄间的相对枢摆,且其驱动头的枢部包括有一第一颚及一第二颚,该第一颚的外缘设有齿,该齿的设置位置相位于扳手的扳动方向端,该第二颚外缘的圆弧面为全肉厚,并圆弧面高于齿的齿根,利用此扳手扳动操作时,不致生成裂痕或破坏。该活动摆头扳手结构改良的卡掣机构,其包括有一按钮及一卡块,该按钮设在握柄的孔内,并可与握柄生成相对的位移,该卡块设在握柄的卡孔,卡块的第一端设有齿,第二端则凸露在卡孔中;另,其中该按钮相对于卡孔的适当处凹设有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与第二面的高度不同,而具有落差,可供卡块的第二端选择性的抵靠。但该活动摆头扳手结构改良专利存在有如下缺点1、扳手驱动头的枢部设有第一颚及第二颚,其第二颚设有齿部,在齿部空间会较易附着或是卡入较细小的螺丝或是铁屑,而导致卡块端的齿部难以有效地顶掣驱动头的枢部,直接影响到扳手弯折的稳固。2、其卡块的一端设有齿部,此齿部是以两斜切面呈V字排列而形成,当其齿部与驱动头枢部的第一颚之齿部相卡合时,因卡块端的齿部卡合面较小,故使用者若施力于扳手时,驱动头枢部的第一颚外缘齿部容易跑位打滑,而影响工作的顺畅。3、因其驱动头的枢部仅单单以第一颚齿部与卡块相互顶掣成一施力点,如此,当施力扳手时,会形成施力点不平均,仅以单一顶掣点去承受较大施力,将会造成该结构损毁或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扳手旋动结构的弯折的稳固性差、易打滑及结构易损毁或断裂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的扳手旋动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扳手的旋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及一扳手握柄,该扳手本体的握柄至少枢接有一头部,该头部一端形成有一凸部,凸部一侧环设有一第一颚齿;该扳手握柄设有第一、第二凸耳,两凸耳的适当处设有相对的枢孔,该枢孔可容置一可使扳手头部与扳手握柄呈枢接关系的枢杆,扳手握柄斜向设有第一容置槽,该第一容置槽内容设有一定位杆,插设在扳手握柄上之定位销限位固定该定位杆,定位杆在按压状态时,其与扳手握柄第二容置槽内的卡抵装置相顶抵;定位杆在松开状态时,其使卡抵装置与凸部相互啮合。所述扳手头部第一颚齿设在凸部的任一侧。所达定位杆嵌入在扳手握柄内与定位销相互配合形成可调整的关系。所述调整杆一端为一具锯齿面的第二颚齿。所述盖体设有用于螺设的螺纹。在扳手握柄的一面设有调整组件,与调整杆的第二颚齿形成活动关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扳手头部的第一颚齿,是设在握柄两凸耳中相枢设连接,而非如现有设计设在握柄的一侧,故可有效地预防其它金属工具如铁屑或细小的螺固件卡附在齿部内,导致影响固定弯折头部的稳定性;2、且本技术的第二颚齿卡合面较大是多角切面形成结构,当第二颚齿顶掣于第一颚齿时,可得到较多的卡合面,来增加其本身的稳固性,改善了现有把手卡块端齿部卡合面不足的情况,避免了容易跑位打滑的情形发生;3、本技术的第一颚齿与第二颚齿顶掣面为扳手的重心,使施力点可平均落在其握柄内,此用意是为了改善现有的扳手将弯折固定的施力点集中落于一侧,并避免了当使用者在以单一方向施力时,容易生成断裂或脱落的情形,也可有效地防止人员受伤。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扳手的旋动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2本技术扳手的旋动结构外观分解示意图。图3、4是本技术扳手的旋动结构的弯折作动图。图5、6是本技术扳手的旋动结构头部固定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扳手的旋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外观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扳手的旋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9、10是本技术扳手的旋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弯折作动图。图11、12是本技术扳手的旋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头部固定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是有关于一种扳手的旋动结构,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此种扳手的旋动结构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1,是指以一扳手头部10及扳手握柄20相连接而成,其中,扳手头部10的一端是一圆弧凸部11,凸部11的一侧并环设有第一颚齿101;扳手握柄20一端设有一第一、第二凸耳21、22,且在第一凸耳21及第二凸耳22相对位置贯穿有相连通的枢孔23,以利枢杆24穿设时让扳手头部10及扳手握柄20相枢接,在第一凸耳21下方适当处斜向设有一第一容置槽25,以供一定位杆26容置,而容设在第一容置槽25内的定位杆26一侧端并略微凸露在扳手握柄20外侧;另外,外观呈一“哑铃”状的定位杆26,其中杆身适当处设有一滑槽261,该滑槽261可供嵌设在扳手握柄20内的定位销262插设,以防止定位杆26脱离第一容置槽25,同时,更可利用滑槽261与定位销262的搭配使用,令,定位杆26可在第一容置槽25内活动调整移动;在第二凸耳22下方适当处斜向贯穿一第二容置槽27,该第二容置槽27并与第一容置槽25呈一连通关系,且,第二容置槽27主要供一调整杆28及一弹簧29的卡抵装置容置,最后,再以一盖体30螺固封闭第二容置槽27以达卡抵装置的固定功效;调整杆28是一圆形杆体,其受后端的弹簧29弹性抵推,以使调整杆28前端的第二颚齿281与扳手头部10的第一颚齿101呈一啮合关系,同时,调整杆28侧边形成的顶掣槽282恰与第一容置槽25内的定位杆26相顶抵,而按压定位杆26而连带控制调整杆28退位,进而使调整杆28前端的第二颚齿281脱离第一颚齿101,让扳手头部10顿时呈现自由状态,而可使扳手头部10达到可弯曲的目的,而当其放开定位杆时26,可使调整杆28可利用弹簧29的弹力回复特性,再次让第一颚齿101顶掣第二颚齿281,使得扳手头部10生成任意角度的固定功效;请参看图3、4所示,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其特征在于当按压其定位杆26时,其定位杆26会下推调整杆28顶掣点为定位杆26和顶掣槽282连接处,而使第二颚齿281脱离第一颚齿101生成一活动空间,使得扳手头部10暂时呈一自由状态,使扳手头部10可活动弯折调整;反之,请参看第图5、6所示,当一放开定位杆26时,其调整杆28会因安装下方的弹簧29回复力,而展开回复到原来的定位,便即为第二颚齿281向上顶掣于第一颚齿101,生成稳固定位的功效,且因第一颚齿101及第二颚齿281卡合处为扳手握柄20两凸耳21、22的中间处,而在扳动扳手施力时,其施力力量可为扳手握柄20两凸耳21、22所支撑,来达到更稳固的目的,也避免了打滑断裂的事情发生。又,本技术可有另外实施例,请参看图7、8所示,其特征在于扳手握柄20的适当处设一枢孔31,可供一调整组件32设入,而调整组件32的一端恰可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的旋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及一扳手握柄,该扳手本体的握柄至少枢接有一头部,该头部一端形成有一凸部,凸部一侧环设有一第一颚齿;该扳手握柄设有第一、第二凸耳,两凸耳的适当处设有相对的枢孔,该枢孔可容置一可使扳手头部与扳手握柄呈枢接关系的枢杆,其特征在于:扳手握柄斜向设有第一容置槽,该第一容置槽内容设有一定位杆,插设在扳手握柄上之定位销限位固定该定位杆,定位杆在按压状态时,其与扳手握柄第二容置槽内的卡抵装置相顶抵;定位杆在松开状态时,其使卡抵装置与凸部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