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文三专利>正文

电动扳手的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09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扳手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传动件,为一体成型的中空座体,是于座体前端开设有一圆槽,该圆槽内周缘设有内心式的内环齿,且圆槽中心处连结有一体成型的中空套轴,于传动件中段自顶端部往下至约略中心线处开设有一开槽,于开槽对应的壁面上适当处各穿设有相互对应的圆通孔及矩形通槽,而开槽底端平台部的左右两侧平面上分别延设一定位扣部,另于传动件末端对应前述中空套轴延伸有一内空套轴,该内空轴套与中空套轴共同形成一轴道; 一制动锤块,其实体两侧肩部延伸有非位于同一相向平面的二撞击端,并于中央位置上穿设有一贯穿孔; 一离合片,是位于制动锤块上方,该离合片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有挡止片,而使离合片的可活动范围被限制于传动件开槽的矩形通槽内,该左右两端部则呈圆弧状的适当延伸,另离合片的中央适当处设有相隔的二突端部,二突端部间形成一轨槽; 一拉伸弹簧,是钩置于传动件开槽的平台部两侧,其中段是位于前述离合片二突端部的轨槽内且被二突端部限制定位,而其二端部分别钩置于平台部两侧所延设的定位扣部内; 一固定基座,其上设有一定位套体,其下端适当处后侧延伸有一中空轴体,以中空轴体套置于前述传动件的中空套轴内; 一可逆马达,是可连结于固定基座的定位套体内,且于出力轴前端连结有一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且啮合于前述传动件的内环齿; 一传动轴,其实体为具有较大长度及适当口径的圆柱体,其一端延伸有一呈较小圆形口径的圆轴,该圆轴并预设有一环沟,另侧则制成一四方型体,前述传动轴于圆柱体适当处并设有二个不在同一圆形横截面上的受力嵌孔,前述传动轴可被置设于传动件的轴道内且圆轴可被定位于前述固定基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扳手,尤指一种电动扳手。或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26735号「电动扳手的结构」(申请案号第86211165号),该案主要是有鉴于前述专利案中所采用的零组件过于繁多,造成组装不易及成本增加等缺失,而加以改良所成,其主要是将前述专利案所采用的离合片删除,并将制动锤的形状特征加以改良,以简化原有的结构,然该案的结构虽较前述专利案的结构简单,但其应用的零组件仍旧繁多复杂,使其于组装上仍须耗费诸多工时,仍造成成本的增加,而不符经济效益的需求。再有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22162号「电动扳手新颖结构」(申请案号第89200156号),该案主要是有鉴于前述二专利案所采用的零组件过于繁多或组构复杂,仍有组装费时及成本增加等缺失而改良制成,其主要是将前述二专利案所采的构件简化和改良,使其具有较前述二专利案容易安装、故障率低的优点,然细观该案技术所采用动力输出的啮合传动方式,是属齿轮相互间外心式啮合的带动方式,其在传动的确实性和顺畅性上仍有瑕疵,即其在藉可逆马达驱动运转的过程中,利用一对弹簧将离合片固定于传动件的开槽内的情况,由于该对弹簧的最初弹性系数未必相同一致,且在电动扳手装置较长期或使用频繁性高的情况下,该对弹簧产生弹性疲劳后,该对弹簧的弹性力必然产生更大的落差,进而影响电动扳手本身作动的确实性和顺畅性,同时影响到电动扳手本身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创造出能够增进传动确实性和顺畅性,以达到适用性广及符合经济效益的良好技术实为当务之急。由此可见,前述习知产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为一完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专利技术人鉴于前述习知电动扳手结构所衍生的各项缺失,持多年实务的经验而加以苦心研究改良,终于开发出一种较习用电动扳手结构更为完善的新型产品本技术。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电动扳手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传动件,为一体成型的中空座体,是于座体前端开设有一圆槽,该圆槽内周缘设有内心式的内环齿,且圆槽中心处连结有一体成型的中空套轴,于传动件中段自顶端部往下至约略中心线处开设有一开槽,于开槽对应的壁面上适当处各穿设有相互对应的圆通孔及矩形通槽,而开槽底端平台部的左右两侧平面上分别延设一定位扣部,另于传动件末端对应前述中空套轴延伸有一内空套轴,该内空轴套与中空套轴共同形成一轴道;一制动锤块,其实体两侧肩部延伸有非位于同一相向平面的二撞击端,并于中央位置上穿设有一贯穿孔;一离合片,是位于制动锤块上方,该离合片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有挡止片,而使离合片的可活动范围被限制于传动件开槽的矩形通槽内,该左右两端部则呈圆弧状的适当延伸,另离合片的中央适当处设有相隔的二突端部,二突端部间形成一轨槽;一拉伸弹簧,是钩置于传动件开槽的平台部两侧,其中段是位于前述离合片二突端部的轨槽内且被二突端部限制定位,而其二端部分别钩置于平台部两侧所延设的定位扣部内;一固定基座,其上设有一定位套体,其下端适当处后侧延伸有一中空轴体,以中空轴体套置于前述传动件的中空套轴内;一可逆马达,是可连结于固定基座的定位套体内,且于出力轴前端连结有一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且啮合于前述传动件的内环齿;一传动轴,其实体为具有较大长度及适当口径的圆柱体,其一端延伸有一呈较小圆形口径的圆轴,该圆轴并预设有一环沟,另侧则制成一四方型体,前述传动轴于圆柱体适当处并设有二个不在同一圆形横截面上的受力嵌孔,前述传动轴可被置设于传动件的轴道内且圆轴可被定位于前述固定基座。藉著此种组合构造使传动件的旋转更加顺畅确实,同时,制动锤块更能有效地以其两端的撞击端进行与传动轴的受力嵌孔的结合动作。该拉伸弹簧的两端部分别钩置于传动件定位扣上,且藉离合片的中央所设二突端部间的轨槽限位,使其不作左右横向滑脱的移位,并藉拉伸弹簧钩置于定位扣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调整其松紧度,使其不易产生弹性疲劳,而能确实将离合片定位并令其配合制动锤块撞击传动轴。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主要是藉一定位销贯穿传动件开槽两侧的对应圆通孔与制动锤块的中通孔,使得该制动锤块定位于传动件的开槽内,并于制动锤块的上端面贴合覆盖一离合片,该离合片前后两侧延伸的挡止片是容置于传动件开槽两侧对应的矩形通槽中,另于离合片中心位置设有二突端部,可使弹簧作较佳的定位,而该弹簧的两端部可分别钩扣于传动件平台部的定位扣部上;该可逆马达是定位于固定基座上,且于可逆马达的出力轴前端连结有一传动齿轮,该固定基座下方适当处往后延伸有一中空轴体,而对应于中空轴体且是在固定基座前端平面上开设有一开槽,而利用以一横T状铜套容置于该开槽内,当可逆马达置入固定基座上端的定位套体时,可使传动齿轮与传动件前端延伸的内空圆槽内周缘所设的内环齿得以相互啮合,以达到动力的传递,再将一传动轴前端部圆轴穿伸经由传动件的导孔而与固定基座下方的中空轴体藉一C型扣环相枢接,使得传动轴上可受力的嵌孔定位容置于传动件内,而与制动锤块下端的圆弧缘面相互对应;当传动件受可逆马达的传动而高速旋转至一特定速度时,该传动件开槽内的制动锤块受离心力的影响,致使其两侧端部的撞击端以中央位置穿伸的定位销为支点,随传动件旋转方向的顺或逆,单向落下,撞击并嵌合进入传动轴开设上的嵌孔,使传动轴跟随传动件做同步旋转,使传动轴所装设的套筒可以从事固定元件的装卸工作;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动扳手的结构改良,与前述三专利案及其他习知技术相互比较,更有下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藉采用内心式啮合带动旋转的方式,使马达的传动齿轮与传动件的内环齿更能紧密结合,致使传动轴可得一既确实又顺畅的旋扭力输出。2.本技术于结构上不仅较习用电动扳手更为简单,且其在构件数量上又比前述习用的电动扳手更为精简,而于制造和安装上更突显其方便性及良好效果,实为一适用性广、实用性佳的良好技术。5 制动锤块 51 贯穿孔52、53 撞击端 6 传动轴61 圆轴 611 环沟62 四方形体 63、64 受力嵌孔6 C型扣环7 弹簧71 左端部 72 右端部8 定位销 9 枪型壳体90 开 91 盖板92 螺钉 93 螺孔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电动扳手的结构改良,主要包含有一可逆马达1、固定基座2、传动件3、离合片4、制动锤块5、传动轴6、弹簧7、定位销8组构而成,其中,固定基座2,其实体是设有一定位套体21,该定位套体21可供套置一可逆马达1,并以螺钉24穿伸圆孔210而将可逆马达1定位,前述固定基座2下方并设有一具有轴孔221的中空轴体22,相背于中空轴体22的壁体上则另设有一凹槽222,可将一铜套23置入固定;可逆马达1,其轴心11设有一传动齿轮12,当可逆马达1被套置于定位套体21时,该传动齿轮12可穿伸出套体上所设的轴孔211;传动件3,是为一体成型的中空座体,于传动件3前端设有一圆槽31,该圆槽31圆周壁设有内心式的内环齿32,且圆槽31中心处连结有一体成型的中空套轴33,该中空套轴33内设有一具有中通孔332的底座壁331,于传动件3中段自顶端部往下至约略中心处开设有一开槽34,该开槽34对应的壁面上各穿设有相互对应的圆通孔351、352及矩形通槽361、362,而开槽34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三
申请(专利权)人:周文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