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331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17
一种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直径为2-30nm,碳纳米管阵列高度为300-2000μm;将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夹持在两平板之间,施加1-10N的压力,同时沿水平相反方向推动两平板,获得水平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薄膜;浸入液体溶剂,5-30分钟后取出;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放置2-24小时,待溶剂完全蒸发后从平板表面剥离,得到水平致密排列的定向碳纳米管薄膜;以碳纳米管间的均匀孔隙为气体及液体分子的过滤孔道,获得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该滤膜具有孔隙均匀可控、柔韧性与导电性良好、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病毒过滤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水平定向排列碳纳米管薄膜,并以碳纳米管间纳米孔隙为过滤通道,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病毒过滤、药物分离等领域。
技术介绍
纳滤膜通常是指透过物尺寸小于IOnm的滤膜,介于反渗透膜及超滤膜之间,滤膜孔结构为IOnm以下。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海水淡化和软化、工业废水处理、气体分离、药物输送、食品加工等,涉及能源、资源、生物制药、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主要通过溶解-扩散或者电效应来达到选择性输运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纳滤膜多为聚合物复合膜,这些聚合物膜的渗透率低,选择性不佳,从而限制了纳滤膜的广泛应用。为了改善聚合物纳滤膜的性能,人们多采用向聚合物中添加沸石或碳分子筛等无机材料的方法。近来,人们通过分子动力学研究发现,碳纳米管原子级光滑的内表面有利于气体和液体分子的快速输运。利用碳纳米管的这一特性,人们采用聚合物或陶瓷材料填充碳纳米管阵列间隙,从而制备出以碳纳米管内孔为过滤通道的垂直碳纳米管复合滤膜,并获得了远高于理论模型预测的渗透速率。然而,垂直碳纳米管复合滤膜的孔隙率通常低于1%,因此透过总膜面积的气体流量不高。另外,垂直碳纳米管复合滤膜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碳纳米管阵列,其特征在于:A)所述碳纳米管为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的直径为2?30nm,碳纳米管阵列高度为300?2000μm;B)将步骤A所述的碳纳米管样品夹持在两平板之间,施加1?10N的压力,同时沿水平相反方向推动两平板,获得水平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薄膜;C)将步骤B所述的碳纳米管薄膜固定于两平板之间,并浸入液体溶剂,5?30分钟后取出;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放置2?24小时,待溶剂完全蒸发后从平板表面剥离,即可获得水平致密排列的定向碳纳米管薄膜;D)以步骤C得到的定向碳纳米管薄膜为过滤膜,以碳纳米管间的均匀孔隙为气体及液体分子的过滤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碳纳米管阵列,其特征在于: A)所述碳纳米管为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的直径为2-30nm,碳纳米管阵列高度为300-2000 μ m ; B)将步骤A所述的碳纳米管样品夹持在两平板之间,施加1-10N的压力,同时沿水平相反方向推动两平板,获得水平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薄膜; C)将步 骤B所述的碳纳米管薄膜固定于两平板之间,并浸入液体溶剂,5-30分钟后取出;在自然通风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杨俊和张磊方凯王艳严胜杰潘斌斌唐志红杨光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