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2654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属于轴承退磁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和退磁线圈,线圈箱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与线圈箱外部的电路连接,接线柱安装在线圈箱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和循环泵,油冷却箱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连通油冷却箱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连通,线圈箱出油孔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轴承退磁机的线圈冷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il cooling device of bearing demagnetization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earing demagnetization coil cool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earing demagnetization equipment;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is to provide a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bearing demagnetization coil cooling device for the cooling effect is good;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 bearing demagnetization coil coo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il box and a demagnetization coil, coil box is a closed box and mouth shap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emagnetization coil, demagnetization coil connected through circuit terminals and the coil box outside, terminals installed outside the coil box, including oil cooling tank and circulating pump, oil cooling box for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opening, a circulating pump installed above and oil cooler, oil pump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pumping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cooling tank, circulating pump oil outlet through a pipeline and oil inlet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il box, coil box The oil outlet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cooling box through a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属于轴承退磁设备

技术介绍
轴承制造完成后出厂前需要进行轴承退磁处理,以防止轴承运行中微小金属物或金属粉末进入轴承滚珠轨道,造成轴承磨损或故障。退磁设备的核心部件是退磁线圈,线圈为中空的矩形线圈,线圈输入工频380伏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轴承用输送带传输,通过退磁线圈中孔,完成消磁处理。由于退磁线圈电流大、功耗高,较长时间工作,产生很高的温度,现有的退磁线圈没有降温装置,只采用自然冷却,常造成线圈局部短路、线圈被烧毁等事故。有些厂家为了提高线圈安全性,满足消磁电流需要,同时又不产生过高温度,采用加大线圈导线截面的方法,以降低温度。但带来的问题是消磁设备体积增大,设备成本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和退磁线圈,线圈箱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与线圈箱外部的电路连接,接线柱安装在线圈箱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和循环泵,油冷却箱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连通油冷却箱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连通,线圈箱出油孔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和线圈箱出油孔分别设置在线圈箱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循环泵将油冷却箱中的油液抽送到线圈箱中对退磁线圈进行冷却,油液再通过线圈箱出油孔回到油冷却箱中进行自然冷却,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系统,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且成本低廉,延长了退磁线圈的使用寿命;将线圈箱出油孔和线圈箱进油孔设置在线圈箱的对角线两个端点上,使油液在线圈箱中流动行程增加,冷却面积增大,增强了冷却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线圈箱,2为油冷却箱,3为循环泵,4为线圈箱进油孔,5为线圈箱出油孔,6为接线柱,7为电路,8为抽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I和退磁线圈,线圈箱I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6与线圈箱I外部的电路7连接,接线柱6安装在线圈箱I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2和循环泵3,油冷却箱2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2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3,循环泵3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8连通油冷却箱2的底部,循环泵3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线圈箱出油孔5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2的内部连通。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4和线圈箱出油孔5分别设置在线圈箱I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工作过程使用前先在油冷却箱2中注入油液,然后开启循环泵3,再开启电路7使退磁线圈连通电源,开始轴承退磁的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退磁线圈电流大、功耗高,温度会慢慢升高;在退磁过程中循环泵3通过抽水管8从油冷却箱2底部抽取油液并通过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的管道输送至线圈箱I内部,油液在线圈箱I内部流过对退磁线圈进行降温,防止退磁线圈温度过高造成局部短路或被烧毁,最后从线圈箱出油孔5流出,并通过管道再次回到油冷却箱2中进行自然冷却,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当消磁工作完成后,关闭电路7和循环泵3。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I)和退磁线圈,线圈箱(I)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6)与线圈箱(I)外部的电路(7)连接,接线柱(6)安装在线圈箱(I)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冷却箱(2)和循环泵(3),油冷却箱(2)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2)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3),循环泵(3)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8)连通油冷却箱(2)的底部,循环泵(3)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线圈箱出油孔(5)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2)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箱进油孔(4)和线圈箱出油孔(5)分别设置在线圈箱(I)的一个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上。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属于轴承退磁设备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和退磁线圈,线圈箱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与线圈箱外部的电路连接,接线柱安装在线圈箱外侧,还包括油冷却箱和循环泵,油冷却箱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连通油冷却箱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连通,线圈箱出油孔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的内部连通;本技术主要用于轴承退磁机的线圈冷却。文档编号H01F13/00GK203055593SQ201320016589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志安, 王文芳, 王芳, 王国亮 申请人:长治市中瑞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退磁机线圈冷却装置,包括线圈箱(1)和退磁线圈,线圈箱(1)为口字形密闭箱体且内部安装有退磁线圈,退磁线圈通过接线柱(6)与线圈箱(1)外部的电路(7)连接,接线柱(6)安装在线圈箱(1)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冷却箱(2)和循环泵(3),油冷却箱(2)为上部敞口的容器,且油冷却箱(2)的上方安装有循环泵(3),循环泵(3)的进油口通过抽水管(8)连通油冷却箱(2)的底部,循环泵(3)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线圈箱进油孔(4)连通,线圈箱出油孔(5)通过管道与油冷却箱(2)的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安王文芳王芳王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市中瑞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