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磁合金磁环元件的退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26541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软磁合金磁环元件的退磁装置,主要由交流电流恒流源、导线与线夹、退磁棒组成,导线一端连接电流恒流源,另一端焊接线夹后与退磁棒连接;在退磁棒上套入合金磁环元件后即可退磁。使用时先将待退磁元件穿入退磁棒内,两端接上线夹,就可对软磁合金进行退磁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emagnetization device of soft magnetic alloy magnetic ring e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magnetizing device of soft magnetic alloy magnetic components, mainly composed of alternating current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and wire clip, wire ro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demagnetization,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elding clamp after demagnetization demagnetization in rod rod; sheathed on the magnetic alloy element after demagnetization.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he demagnetization element is firstly penetrated into the demagnetization rod, and the two en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wire clip, and the soft magnetic alloy can be used for demagnet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磁合金磁环元件的退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退磁装置,具体地说是软磁合金磁环的退磁装置。
技术介绍
软磁合金磁环经绕线加工及各生产工序以及大电流冲击等试验后,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剩磁,导致磁环导磁率下降,磁电转换效率降低。为了恢复软磁器件应有的磁性能,传统做法是将元件进行直流退磁或交流螺旋管退磁。传统退磁方法所用的设备较多、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快捷且能大批量对磁环元件实施退磁的装置,该装置能在生产现场消除磁环因各种因素产生的剩磁,从而恢复产品应有磁性能及提高产品合格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退磁装置,主要由交流电流恒流源、导线、线夹、退磁棒组成。线夹与导线电连接,其一端连接恒流源、另一端连接退磁棒。所述导线,为通过最大退磁电流时不发热的铜导线。所述退磁棒,其截面是圆形,其直径要小于需退磁磁环内径而大于或等于该磁环内径的2/3,材质用紫铜或无氧铜制成。根据需退磁元件磁芯使用的软磁合金材料不同,交流电流恒流源的最大输出电流值,应满足能产生该类退磁器件磁芯材料10倍矫顽力时所需的电流值(Imax - 10Hc*D ;式中Imax为所需的最大输出电流值,He为磁芯材料矫顽力,D为器件平均直径),或者达到经退磁后产品能达到规定的退磁技术要求的经验所需电流值。使用时,先将磁环依次穿入退磁棒,然后打开交流电流恒流源,将电流调节旋钮置于最低位(O位);将交流电流恒流源上两根输出导线通过线夹连接到装好磁环的退磁棒两端,此时观察恒流源电流显示窗,当显示电流为O时,开始慢慢旋动旋钮,使电流不断上升;当旋钮旋到电流显示值为所需的IrnA时,再慢慢把旋钮往回旋,使电流不断降下来,直到旋钮回到原位,电流显示为O时结束。最后,松开线夹,慢慢取出磁环,完成退磁工序。该退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退磁效率高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之软磁合金磁环退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交流电流恒流源、2电流值调节旋钮、3电流值显示窗、4导线、5线夹、6退磁棒、7磁环。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之软磁合金磁环的退磁装置,其结构如附图所示:主要由交流电流恒流源1、导线4、线夹5、退磁棒6组成。线夹5与导线4焊接在一起,其一端连接着交流电流恒流源1、另一端连接退磁棒6。导线4为铜导线制成;退磁棒6直径为磁环内径的2/3,系紫铜材质制成。操作时,从产线任取一互感器用磁环7 (其外径为1.2cm,内径为0.88cm,厚1.75mm,材质1J85,磁环上绕有1000匝次级线圈),先对该互感器进行性能测试,用I匝初级线圈输入电流5mA,在二次线圈上并联上1000Ω负载,测试二次输出电压,检测值为3.6mv。将此产品从测试台取下后穿在退磁棒6上;检查交流电流恒流源I之旋钮是否在起始位,然后将交流电流恒流源I两输出导线通过线夹夹牢在退磁棒6两端;打开恒流源并旋动旋钮使电流上升,待旋钮旋到电流显示窗显示电流达到IOOmA (使用的是使磁环退磁后能达到规定技术要求的经验退磁电流值)时,再缓慢往回旋,回到起始位置(即电流显示为O的位置);最后,松开线夹取出产品,整个退磁工序结束。随后,再对这只已经退完磁的产品进行第二次测试,以观看退磁效果:将产品原边输入5mA电流,付边并上二次负载1000 Ω测试输出电压,其输出电压为4.0mv,产品输出特性比退磁前提高11 %,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软磁合金磁环元件的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交流电流恒流源(I)、导线(4)、线夹(5)、退磁棒(6)组成;线夹(5)与导线(4)电连接,其一端连接着交流电流恒流源(I)、另一端连接退磁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4),为通过最大退磁电流时不发热的铜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棒¢),其截面是圆形,其直径要小于需退磁磁环内径且大于或等于该磁环内径的2/3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棒¢),其材质为紫铜或无氧 铜。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软磁合金磁环元件的退磁装置,主要由交流电流恒流源、导线与线夹、退磁棒组成,导线一端连接电流恒流源,另一端焊接线夹后与退磁棒连接;在退磁棒上套入合金磁环元件后即可退磁。使用时先将待退磁元件穿入退磁棒内,两端接上线夹,就可对软磁合金进行退磁了。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文档编号H01F13/00GK203055594SQ20132005568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赵克亮 申请人:江苏特威希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磁合金磁环元件的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交流电流恒流源(1)、导线(4)、线夹(5)、退磁棒(6)组成;线夹(5)与导线(4)电连接,其一端连接着交流电流恒流源(1)、另一端连接退磁棒(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克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特威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