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支座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254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悬架减震弹性体总成,具体是一种减震支座总成,包括滑板、弹性体和底座,弹性体设置在滑板和底座之间,所述滑板为底面中间设有销钉衬套的自限位滑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销钉衬套的自限位底座;滑板和底座上的销钉衬套通过一根销钉铰接在一起。采用自限位滑板和自限位底座,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抗冲、耐磨性好,而且具有装配维护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性能可靠、功能强大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悬架减震弹性体总成,具体是一种减震支座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重型汽车整体式平衡后悬架结构包括板簧一级减震,还有板簧和车桥之间增加橡胶座减震装置,构成后悬架减震弹性体总成,通过弹簧和减震弹性体总成两级减震,能够有效减缓对车桥和车架的刚性冲击。重型汽车后悬架减震弹性体总成主要由滑板、弹性体、下板等部件组成。滑板的下端和下板的上端通过销轴和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连接。上端板和板簧连接,连接方式基本可分为螺栓连接式和滑动连接式两种,下板通过螺纹与桥壳固定连接。后悬架减震弹性体总成采用橡胶座为减震弹性体,其优点是取消了与板簧连接的中心螺栓,装配和维修较为简单快捷。但缺点是由于取消了中心螺栓定位,橡胶座不能限制桥壳和车架的分离运动,所以现有的减震总成采用链条或者上下滑板的卡接结构实现限位。但是由于重型汽车的冲击载荷较大,极易导致限位结构的磨损和断裂,从而造成车桥和车架脱离引发事故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减震支座总成,不但保证其原有的减振效果,同原有结构相比,重量减轻,提高了整个总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震支座总成,包括滑板、弹性体和底座,弹性体设置在滑板和底座之间,所述滑板为底面中间设有销钉衬套的自限位滑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销钉衬套的自限位底座;滑板和底座上的销钉衬套通过一根销钉铰接在一起。所述弹性体为两块设置在衬套两侧的橡胶块总成。所述橡胶块总成包括上下两面折成梯形的钢板和中间若干钢板,相邻钢板之间为高分子弹性层,所述高分子弹性层通过硫化工艺与钢板硫化为一体,纵切面成八边形。所述自限位滑板上部带有纵向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下表面为弧面,与弧面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中间面;所述滑板下部底面中间有一个凸台I,凸台I内开有O形销孔,销钉可在销孔内上下活动;凸台I的根部和框架两端是可与橡胶块总成配合并防止橡胶块脱出的斜面。所述自限位底座包括上框架部分和下框架部分,所述上框架部分中间带有两个凸台II,凸台II内开有压装销钉的装配孔,两个凸台II之间为凹槽,凹槽与凸台I相互配合连接;凸台II根部与上框架两端是可与橡胶块总成配合并防止橡胶块脱出的斜面;所述下框架部分中间有加强筋,下框架四周设有与车桥固定的安装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自限位底座上两凸台II之一内的孔加工成阶梯孔,与其配合的销钉加工成阶梯销,并在销子的端部留有卡子的安装孔,这样销钉压装之后可防止销钉横向移动。销钉中间加工润滑油孔,通过润滑油孔定期向销钉和衬套接触处加润滑油,提高销钉衬套的耐磨性。并螺栓连接替换销钉连接,通过螺栓螺母把自限位滑板和自限位底座连接起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采用自限位滑板和自限位底座,使本技术具抗冲、耐磨性好,而且具有装配维护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性能可靠、功能强大的特点。另外当V型推力杆一侧失效时,总成具有一定的横向刚度,能代替V型推力杆起到横向定位作用,汽车可以继续行驶,卸载后再进站维修,这就避免了车辆重载野外维修,而且维修厂可自行更换橡胶块总成等易损件,而不用再向以前一样部分出现问题就更换橡胶支座整个总成,这样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提高了维修质量和维修人员安全性。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销钉连接式橡胶支座总成剖视图;图3为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底座的结构不意图;图5为带翻边的橡胶块总成;图6为O型衬套示意图;图7为带润滑孔的销钉结构示意图。其中:1、自限位滑板,2、衬套,3、销钉,4、橡胶块总成,5、自限位底座,6、纵向的安装孔,7、凹凸槽,8、销孔,9、与橡胶块配合的斜面,10、纵向限位平面,11、下限位平面,12、侧限位平面,13、销钉安装孔,14、纵向限位平面,15、侧限位平面,16下限位平面,17、与橡胶块配合的斜面,18、安装孔,19、梯形翻边钢板,20、橡胶弹性体,21普通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减震支座总成,包括自限位滑板1、衬套2、销钉3,橡胶块总成4,自限位底座5,所述滑板I的下端和自限位底座5的上端通过衬套2和销钉3链接起来,所述橡胶块总成4压装在自限位滑板I和自限位底座5形成的空间内。如图3自限位滑板包括上框架部分、下框架部分,所述上框架部分带有纵向的安装孔6,用于安装钢板弹簧;所述下框架部分有凹凸槽7,橡胶块总成4可做成相应凹凸结构与其限位配合;所述下框架凸台I内有O形销孔8,可把耐磨衬套2压装到安装孔内;所述下框架部分凸台I根部及下框架两端是与橡胶块总成配合的斜面9,压装后其与橡胶块总成的上钢板斜面紧密接触,提高了支座的纵向刚度;滑板的下框架部分凸台I的侧面是纵向限位平面10,当自限位滑板I与自限位底座5间纵向位移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可与自限位底座5的中间面接触,起到纵向限位的目的。凸台I的前后平面是侧限位平面12,当自限位滑板I与自限位底座5间侧向位移达到一定程度时侧限位平面12可与自限位底座5的侧限位平面15接触,起到侧向限位的目的。凸台I的下端是下限位平面11,当自限位滑板与自限位底座间上下方向相对位移小到一定程度时下限位平面11可与自限位底座5的下限位平面16接触,起到下限位的目的。如图4所示,自限位底座5包括上端中间两个凸台II,凸台II内部是可压装销钉3的销钉安装孔13 ;凸台II两侧面是纵向限位平面14 ;两凸台II的内侧是可与自限位滑板I中侧限位平面12接触的侧限位平面15 ;两凸台II之间是与自限位滑板中下限位平面11接触的下限位平面16 ;凸台II根部是与橡胶块总成配合的斜面17,压装后其与橡胶块总成的下钢板斜面紧密接触,提高了支座的纵向刚度;自限位底座5的下端是可与车桥相连接的四个安装孔18,通过安装孔把支座固定在车桥上。如图5橡胶块总成包括若干层普通钢板21和两个梯形翻边钢板19,相邻钢板之间为橡胶等弹性体20,所述橡胶等弹性体过硫化工艺与钢板硫化为一体,所述梯形翻边钢板的两端翻边部分可分别与自限位滑板I和自限位底座5侧面接触并可靠夹紧接触面或通过焊接等工艺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如图6、7所示,根据要求把O型衬套加工成与销钉配合可纵向限位的衬套2,当自限位滑板I与自限位底座5间纵向位移达到一定程度时,销钉3与衬套2的内部侧壁相接处,阻止相对位移继续增大,起到纵向限位的作用;当自限位滑板与自限位底座间上下相对位移增加到一定数值时,销钉与衬套的内侧下端面接触,阻止自限位滑板继续移动,起到上限位的作用;把销钉加工成带润滑油道的销钉,可定期向其内部加注润滑脂,可减小销钉与衬套之间的摩擦力,可提高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过程是:先将衬套2压装到自限位滑板的衬套安装孔8中,再把两个橡胶块总成4放在自限位底座5上端凸台两边的槽内,上部放上装有衬套的自限位滑板,然后在压缩橡胶块的过程中把销钉3从两个销钉孔和衬套中间穿过,最后把橡胶块总成的翻边固定在自限位滑板和自限位底座上。至此本专利技术装配完成。本专利技术在自由状态下或承受较小的载荷时保持初始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支座总成,包括滑板、弹性体和底座,弹性体设置在滑板和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为底面中间设有销钉衬套的自限位滑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销钉衬套的自限位底座;滑板和底座上的销钉衬套通过一根销钉铰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付葛方舟孙长春张付增高蕊杨永祥梁晓明李海林韩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