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集流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832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包括:复合于阴极上的内层集流层,所述内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形成;复合于内层集流层上的外层集流层,所述外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和贵金属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复合于连接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流层是由内层集流层和外层集流层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包括贵金属,使外层集流层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保持良好接触;同时,贵金属具有高的电导率,在高温下可以保持多孔结构和理化稳定性,减小了外层集流层与连接件的接触电阻,提高了输出功率;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集流层是由钙钛矿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是由钙钛矿和贵金属形成,内层集流层和外层集流层可以保持良好的接触,接触电阻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种类繁多,包括燃料电池、干电池、固体电解质电池、锂电池、化学电池等,其中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包括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其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主要由电解质(electrolyte)、阳极(anode)、阴极(cathode)组成,阳极也叫燃料极(fuel electrode),阴极也叫空气极(air electrode)。SOFC通常采用具有氧离子输运功能的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对氧具有还原活性的金属或氧化物为阴极,对燃料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或氧化物为阳极。在电池运行过程中,氧分子在阴极吸附解离后得到电子被还原成氧离子,氧离子在电位差和氧浓度差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电解质中的氧空位向阳极迁移,与燃料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释放电子,电子经外电路传输到阴极完成循环。在SOFC对外供电的过程中,需要将电子收集起来,对电池阴极和阳极表面电流收集的过程叫集流。SOFC电池堆主要由单电池、连接件和密封材料组成。单电池阴极印刷有集流层,集流层是由具有电流收集作用的材料组成。现有技术中,集流层多为镧锶锰层,连接件为不锈钢,由于连接件上需设置气流通道,其与集流层的接触面积通常在电极面积的50%以内,且由于镧锶锰层电导率低、横向电阻大,连接件与镧锶锰集流层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接触电阻,从而增加电池堆内阻,降低其输出功率。现有技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集流层与连接件的接触电阻,一种方式为使用贵金属作为集流材料,但该集流材料成本过高,不宜用作大规模生产。另一种方式为在电池与连接件之间夹入一层金属网,以达到改善电极和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降低电阻的目的。如中国专利申请CN1555105A公开了一种SOFC组装结构,在阴极和连接件之间使用了弹性接触材料,该材料是随机团聚成一定厚度的金属丝、金属毡、金属海绵体或具有弹性结构的弯曲金属薄片。但由于该接触层的变形能力来源于金属材料,属于一种弹性而非柔性接触层,因而接触点较少,变形程度不均匀;金属丝在高温条件下与表面涂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各自的化学成分,降低电导率和力学性能;随机团聚的金属丝形成的电流连接材料,气孔分布不规则,电流收集点不均匀,不利于降低电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阴极侧集流层有利于降低电池的电阻、提高输出功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包括:复合于阴极上的内层集流层,所述内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形成;复合于内层集流层上的外层集流层,所述外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和贵金属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复合于连接件上。优选的,所述内层集流层中,所述钙钛矿选自镧锶锰、镧锶钴、镧钴镍和镧锶钴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外层集流层中,所述钙钛矿选自镧锶锰、镧锶钴、镧钴镍和镧锶钴铁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内层集流层中,所述钙钛矿选自镧锶锰和镧锶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外层集流层中,所述钙钛矿选自镧锶锰和镧锶钴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外层集流层中,所述贵金属选自Ag、Au、Pt、Pd、Rh、Ru、Os和Ir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外层集流层中,所述贵金属选自Ag、Au、Pt和Pd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外层集流层中,所述贵金属占所述贵金属和钙钛矿总和的质量百分比为40% 99%ο优选的,所述内层集流层的厚度为10 200 μ m。优选的,所述外层集流层的厚度为I 100 μ m。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钙钛矿印刷到阴极表面,制备得到内层集流层;将钙钛矿和贵金属印刷到内层集流层上,得到外层集流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其阴极侧集流层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集流层或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集流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包括:复合于阴极上的内层集流层,所述内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形成;复合内层集流层上的外层集流层,所述外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和贵金属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复合于连接件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流层是由内层集流层和外层集流层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包括贵金属,使外层集流层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保持良好接触;同时,贵金属具有高的电导率,在高温下可以保持多孔结构和理化稳定性,减小了外层集流层与连接件的接触电阻,提高了输出功率;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集流层是由钙钛矿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是由钙钛矿和贵金属形成,内层集流层和外层集流层可以保持良好的接触,接触电阻较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阴极侧的集流层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所有电池中收集电流的体系,尤其适用于燃料电池,特别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单电池的断面的SEM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单电池表面的SEM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包括:复合于阴极上的内层集流层,所述内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形成;复合于内层集流层上的外层集流层,所述外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和贵金属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复合于连接件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包括内层集流层,所述内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形成;所述钙钛矿优选选自镧锶锰、镧锶钴、镧钴镍和镧锶钴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选自镧锶锰和镧锶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内层集流层的厚度优选为10 200μπι,更优选为50 150 μ m ;所述内层集流层复合于阴极上,本专利技术对于所述阴极材料并无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电池阴极材料即可,优选为镧锶锰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镧锶锰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按照1:1复合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内层集流层和阴极材料组成相近,因此能保持良好的接触,实现极低的接触电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包括复合于内层集流层上的外层集流层,所述外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和贵金属形成;所述钙钛矿优选选自镧锶锰、镧锶钴、镧钴镍和镧锶钴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选自镧锶锰和镧锶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贵金属优选选自Ag、Au、Pt、Pd、Rh、Ru、Os和Ir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选自Ag、Au、Pt和Pd中的一种或几种;外层集流层中,所述贵金属占所述贵金属和钙钛矿总和的质量百分比优选为40% 99%,更优选为40% 90% ;所述钙钛矿占所述贵金属和钙钛矿总和的质量百分比为1% 60%,更优选为10% 60% ;所述外层集流层的厚度优选为I 100 μ m,更优选为10 90 μ m0在本专利技术中,内层集流层和外层集流层能够很好的结合,实现极低的接触电阻;同时,在外层集流层中,贵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连接,以实现良好的导电和集流的效果,同时多孔的钙钛矿结构的化合物实现对贵金属的包裹,可以限制贵金属之间的团聚,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层网络和限制金属团聚的多孔的钙钛矿结构的化合物网络互相嵌套的结构,在中高温的条件下也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流层复合于连接件上,本专利技术对于连接件的材料并无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材料均可,优选为耐高温不锈钢。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阴极侧集流层,包括:复合于阴极上的内层集流层,所述内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形成;复合于内层集流层上的外层集流层,所述外层集流层由钙钛矿和贵金属形成;所述外层集流层复合于连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骏王蔚国何长荣孙珊珊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