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管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复合隔热结构的输送管道。
技术介绍
现有隔热输送管道,参考图1,一般采用下列结构:从内至外依次为无缝钢管内工作管101、保温层102、铝箔103、镀锌铁丝固定组件(图1中未示出)、铝板或镀锌铁皮外隔离层104。其中保温层多采用膨胀珍珠岩、硅酸铝镁、岩棉等。现有的管道结构存在以下缺陷:①管道体积臃肿。管道结构中的隔热层所使用的传统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高,隔热性能差,热损失严重。因此,为了达到隔热目标,常采用加厚隔热层的手段,造成了外保护层的直径增大,不但增加了建造空间,使得管道占地面积过大,影响了实用面积,同时布局庞重凌乱,不方便美观设计,还提高了建造成本,经济性较差,维护也比较麻烦。②管道适用温度范围窄。管道隔热层为单一结构,使用传统的隔热材料层,因耐温受限,导致需要的隔热层过厚的同时,一旦使用温度变化明显,需要更换隔热材料来满足温度使用,且能耗高,流体能量损失过大,直接加重了长期运营的生产成本。③管道质量重。管道结构中的隔热层填充的材料密度大,导致管道的整体重量大,对管托的要求高,对物流也要求高。④管道震动严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层复合隔热结构的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工作管、内隔热层、中间反辐射层、外隔热层、隔离层;所述内隔热层为疏水性或亲水性的气凝胶复合材料,所述外隔热层为疏水性的气凝胶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华,刘平,卫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