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交叉式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0466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2:00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管路交叉式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进气管、发动机、排气管、压气机、涡轮、连接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两个贯穿管均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体的左壁面、容积腔左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处于低速工况时,移动体在容积腔内向左移动,第二连接管与第五连接管相连通,排气余热对进气进行加热,发动机冷启动性能较好;当发动机处于高速工况时,移动体在容积腔内向右移动,第二连接管与第五连接管相隔断。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带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进气加热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交叉式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压气机进气管(1)、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发动机排气管(5)、涡轮(6)、涡轮排气管(7)和连接轴(8),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涡轮(6)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的出气口、涡轮排气管(7)的进气口相连接,压气机(2)通过连接轴(8)与涡轮(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积腔(9)、容积腔上壁面(10)、容积腔下壁面(11)、容积腔左壁面(12)、容积腔右壁面(13)、容积腔前壁面(14)、容积腔后壁面(15)、移动体(16)、弹簧(17)、换热器(18)、第一连接管(19)、第二连接管(20)、第三连接管(21)、第四连接管(22)、第五连接管(23)、第六连接管(24)、第一贯穿管(25)、第二贯穿管(26)和第七连接管(27),容积腔(9)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容积腔上壁面(10)、容积腔下壁面(11)、容积腔左壁面(12)、容积腔右壁面(13)、容积腔前壁面(14)、容积腔后壁面(15)固结为一体,换热器(18)安装在压气机进气管(1)上,第一连接管(19)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容积腔上壁面(10)相连通,第二连接管(20)的两端分别与涡轮排气管(7)、第三连接管(21)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连接管(21)的另一端与容积腔上壁面(10)相连通,第四连接管(22)的两端分别与容积腔下壁面(11)、第五连接管(23)的一端相连通,第五连接管(23)的另一端与换热器(18)的进气口相连通,换热器(18)的出气口与第六连接管(24)的一端相连通,涡轮排气管(7)的出气口与容积腔上壁面(10)相连通,第七连接管(27)的进气口与容积腔下壁面(11)相连通,移动体(16)安装容积腔(9)内并与容积腔(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贯穿管(25)与第二贯穿管(26)均贯穿移动体(16)的上下两壁面,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体(16)的左壁面、容积腔左壁面(1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井红孟祥慧程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