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学海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制作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383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和制作方法,制作设备包括缝纫机,和抛光轮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卡爪,其一端与抛光轮的轮芯中心小孔相接,另一端与传动杆一端相接,传动杆另一端通过蜗杆与蜗轮一端相啮合,蜗轮另一端的轮齿与齿条相啮合,齿条设置在支架上,支架设置在缝纫机旁边。制作时,先在制作圆型基片原料的同时开出中心小孔,然后以中心小孔为中心,将二层及以上的基片重叠在一起,通过缝纫机在基片上缝合出内、外层缝合线间距均等的螺纹渐开线,得到缝制好的抛光轮,接着以中心小孔为中心,冲制较大的装配孔,最后以冲制的装配孔切割和修饰抛光轮的外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背景常见的抛光轮是将切割成片的多层布、剑麻或其它植物性纤维重叠在 一起,然后通过线绳等将其缝纫为整体,这种缝纫工作多为手工,其效率非 常低下,也有釆用普通缝纫机进行缝制的,但是经过普通缝纫机缝制的抛光 轮,要么是抛光轮的内、外缝合线的线间距不能保持一致,导致抛光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平衡、震动大,从而影响产品的抛光效果;的内外强度不一 致,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破损,致使其寿命比较短,要么是抛光轮中央处得不 到有效缝合,导致抛光轮不能被完全利用,浪费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 内外层一次成型、内外层缝合线间距均勾一致,抛光轮中央得到有效缝合、 工作效率高、且操作灵活的抛光轮的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 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抛光轮的制作设备, 包括缝纫机,其结构特征是该制作设备还包括抛光轮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 包括卡爪,其一端与抛光轮的轮芯中心小孔相接,另 一端与传动杆一端相接, 传动杆另一端通过蜗杆与蜗轮一端相啮合,蜗轮另一端的轮齿与齿条相啮 合,齿条设置在支架上,支架设置在缝纫机旁边,传动杆和蜗轮分别穿套在 安装板上。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连接套简与导向杆相接,导向杆设置在支架上。 所述的连接套简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 所述的安装板呈L字形,传动杆及卡爪设置在端部,并从一侧靠近缝 纫机的缝合针,缝纫机的推脚设置在缝合针的另一侧。 所述的传动杆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为上下两个,位于上面的一个靠近传动杆上的蜗轮,位于 下面的一个靠近卡爪。所述的齿条一端铰接在支架上,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钩挂在支架上, 蜗轮及安装板压接在齿条上。一种抛光轮的制作方法,包括由基片组成抛光轮,其特征是制作时, 先在制作圆型基片原料的同时开出中心小孔,然后以中心小孔为中心,将二 层及以上的基片重叠在一起,通过缝纫机在基片上缝合出内、外层缝合线间 距均等的螺紋渐开线,得到缝制好的抛光轮,接着以中心小孔为中心,冲制 较大的装配孔,最后以冲制的装配孔切割和修饰抛光轮的外缘。所述的基片上的中心小孔位于缝纫机缝合针一侧,螺紋渐开线位于内层的一端尽量的靠近该中心小孔;制作时,将卡爪端部穿入基片的中心小孔, 并紧抓在中心小孔上,基片一端压在缝纫机的压脚和推脚之间,启动缝纫机, 压脚和推脚共同作用推动基片转动,又因为卡爪通过蜗轮与齿条啮合,故基 片在压脚、推脚、卡爪、传动杆、蜗杆和齿条的共同在我用下, 一边以中心 小孔为圆心作自转, 一边以直线状的齿条为导向作直线运动,最后通过缝合 针在基片上缝合出内外疏密度一致的螺紋渐开线。所述的基片原料包括片状的布、棉、麻和/或毛纺织物;和/或于装配孔 上套设塑料制或金属制的中心环。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髙各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传动稳定性及灵活性,于连接套 简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传动杆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上、下两个轴 承。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内外层一次成型、内外层缝 合线间距均勻一致,抛光轮中央得到有效缝合、且工作效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l为缝纫机,l.l为拨杆,1.2为缝合针,1.3为连杆,1.3.1为压 脚,2为卡爪,3为传动杆,4为蜗轮,5为推脚,6为导向杆,7为连接套 简,8为齿条,9为拉伸弹簧,IO为支架,ll为安装板,13为抛光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本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包括缝纫机1和抛光轮驱动机构, 该驱动机构包括卡爪2,其一端与抛光轮的轮芯13中心小孔相接,另一端 与传动杆3—端相接,传动杆另一端通过蜗杆与蜗轮4一端相啮合,蜗轮另 一端与齿条8相啮合,齿条设置在支架10上,支架设置在缝纫机旁边,传动杆和蜗轮分别穿套在安装板ll上,蜗轮4及安装板11压接在齿条上。安 装板11通过连接套简7与导向杆6相接,导向杆设置在支架10上。连接套 简7与导向杆6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安装板11呈L字形,传动杆3及卡 爪2设置在端部,并从一侧靠近缝纫机的缝合针1.2,缝纫机的连杆13及 推脚1.3.1和压脚5设置在缝合针的另 一侧。传动杆3与安装板11之间设置 有轴承,轴承为上下两个,位于上面的一个靠近传动杆3上的蜗杆,位于下 面的一个靠近卡爪2。齿条8—端铰接在支架10上,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9 钩挂在支架上。制作时,先在制作圃型基片原料的同时开出中心小孔,然后以中心小 孔为中心,将二层及以上的基片重叠在一起,通过缝纫机在基片上缝合出内、 外层缝合线间距均等的螺紋渐开线,得到缝制好的抛光轮,接着以中心小孔 为中心,冲制较大的装配孔,最后以冲制的装配孔切割和修饰抛光轮的外缘。权利要求1.一种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包括缝纫机(1),其特征是该制作设备还包括抛光轮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卡爪(2),其一端与抛光轮(13)的轮芯中心小孔相接,另一端与传动杆(3)一端相接,传动杆另一端通过蜗杆与蜗轮(4)一端相啮合,蜗轮另一端的轮齿与齿条(8)相啮合,齿条设置在支架(10)上,支架设置在缝纫机(1)旁边,传动杆和蜗轮分别穿套在安装板(11)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板(11) 通过连接套简(7)与导向杆(6)相接,导向杆设置在支架(10)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套简(7) 与导向杆(6)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 板(11)呈L字形,传动杆(3)及卡爪(2)设置在端部,并从一侧靠近缝 纫机的缝合针(1.2),缝纫机的推脚(5)设置在缝合针的另一侧。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杆(3 ) 与安装板(11)之间设置有轴承。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为上 下两个,位于上面的一个靠近传动杆上的蜗杆,位于下面的一个靠近卡爪(2)。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齿条(8) —端铰接在支架(10)上,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9)钩挂在支架上, 蜗轮(4)及安装板(11)压接在齿条上。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轮的制作方法,包括由基片组成抛光轮, 其特征是制作时,先在制作圆型基片原料的同时开出中心小孔,然后以中心 小孔为中心,将二层及以上的基片重叠在一起,通过缝纫机在基片上缝合出 内、外层缝合线间距均等的螺紋渐开线,得到缝制好的抛光轮,接着以中心 小孔为中心,冲制较大的装配孔,最后以冲制的装配孔切割和修饰抛光轮的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光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片上的 中心小孔位于缝纫机缝合针一侧,螺紋渐开线位于内层的一端尽量的靠近该 中心小孔;制作时,将卡爪端部穿入基片的中心小孔,并紧抓在中心小孔上, 基片一端压在缝纫机的压脚和推脚之间,启动缝纫机,压脚和推脚共同作用 推动基片转动,又因为卡爪通过蜗轮与齿条啮合,故基片在压脚、推脚、卡爪、传动杆、蜗杆和齿条的共同在我用下, 一边以中心小孔为圆心作自转, 一边以直线状的齿条为导向作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光轮的制作设备,包括缝纫机(1),其特征是该制作设备还包括抛光轮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卡爪(2),其一端与抛光轮(13)的轮芯中心小孔相接,另一端与传动杆(3)一端相接,传动杆另一端通过蜗杆与蜗轮(4)一端相啮合,蜗轮另一端的轮齿与齿条(8)相啮合,齿条设置在支架(10)上,支架设置在缝纫机(1)旁边,传动杆和蜗轮分别穿套在安装板(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杨学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