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1,8-萘酰亚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90281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8-萘酰亚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将BEN、三聚氯氰、缚酸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溶解,冰浴下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升温,继续搅拌反应;再次升温,最后搅拌反应24~48h;冷却至室温,经过过滤,水洗,干燥,硅胶柱分离,得到浅黄色粉末,记为TBEN;然后在N2保护条件下,将TBEN与N,N-二甲基乙二胺加热反应,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去离子水沉淀,经过过滤,滤饼真空干燥,再用丙酮洗涤,得橘黄色粉末,即1,8-萘酰亚胺衍生物,可用作Fe3+离子荧光分子探针。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可用于很宽的pH值范围以及水相体系,对Fe3+的响应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快速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8-萘酰亚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材料,具体涉及,8-萘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不能被生物降解,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富集,最后进入人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对人体有害,甚至会严重威胁生命,其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效检测金属离子可以控制污染和预防诊断疾病,在分析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迄今能够用于金属离子检测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光发射光谱、离子选择电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溶出伏安法以及荧光探针法,其中荧光分子探针检测法不仅方法简便,而且在灵敏度、选择性、响应时间、原位测定以及利用光纤进行远距离检测方面均有突出优点,并且用样量少、具有实用价值而成为检测金属离子的重要手段。荧光法检测金属离子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受体分子对重金属离子的识别,荧光基团起信号转换作用,通过将受体分子的识别信息转换为光信号,并以荧光基团的物理性质表达,最终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重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包含识别基团、荧光基团和连接基团三部分,1,8-萘酰亚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式Ⅰ。963803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梅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